内置大涡轮,我的3A平台就这样成为了狂暴级大钢炮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电脑百科内置大涡轮,我的3A平台就这样成为了狂暴级大钢炮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网络资讯]内置大涡轮,我的3A平台就这样成为了狂暴级大钢炮

楼层直达
叮咚鸡叮咚鸡

ZxID:38322667

等级: 元老
回来留恋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0
内置大涡轮,我的3A平台就这样成为了狂暴级大钢炮
            长久以来一直有着把电脑机箱到底是放在桌面还是放在桌下的讨论,其实现在来说几乎组建一套性能不打折的小机箱逐渐成为大家热爱的对象,而且现在ITX板子越来越受欢迎的情况下,小机箱逐渐也成为了主流的选择,加上ITX小板的狂热粉呢,这次装机就真的像我标题说的一样! 桌面我做主!

机箱选定接下来就是选“大脑”了,我选的是AM4平台的AMD Ryzen5 2600X和B450I GAMINGPRO AC主板的优惠套装,在2018年的很长一段时间内Ryzen5 2600X和各种型号的B450主板所组成的优惠套装真的是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叱咤风云”了,现在选AMD已经谈不上是狂热粉的所作所为了。一年多的时间从人见人烦变成现在的“网红专用”AMD经历了怎样的“梦境”?而此次剁手Ryzen5 2600X和B450I GAMINGPRO AC主板的优惠套装也是觉得很自然,毫无“抬不起头”之感。

SSD的选择“小钢炮理念的诠释”东芝原厂RC100 240G NVMe 2242固态,你可能会觉得SSD现在都白菜价了还有什么好选的?其实如果仔细看看SSD的电商综合报价大家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掉价SSD都是SATA速率的产品,即便是M.2接口的只要大跳水的也都是SATA速率的。市场上的固态硬盘简单来说共有SATA、PCIE、M.2和U.2四种接口类型。具体到协议上来说又能分为上层协议和传输协议,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述。现在看不懂不要紧,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这张图来细细解读,力争让大家都能明白其中关系。

RC100 NVMe固态硬盘虽是东芝原厂打造,但是东芝毕竟是站在存储业界顶端的厂商,他们对零售市场始终没有100%的投入精力,从RC100的包装上就能窥见一斑,并没有因RC100是新品而做出太多的装饰,还是简单的一套量产包装搞定了。

一个SATA缺口的M.2固态硬盘通常可以肯定使用了NVMe协议。但是两个缺口却不能作为判定SATA协议的依据,因为两个缺口下也能支持PCIE传输协议,常见的M.2固态硬盘分为一个缺口(M Key)和两个缺口(B Key)两种类型。下图中从上到下分别是东芝饥饿鲨RD400 NVMe固态硬盘、东芝Q200 240G M.2固态硬盘和东芝RC100 NVMe固态硬盘,分别对应PCIE NVMe、SATA AHCI、PCIE NVMe接口。也就是说,两个缺口的M.2固态硬盘既有可能是NVMe协议,也有可能为SATA协议,而只有一个缺口(M Key)的通常只有NVMe协议一种可能。

总的来说一台主机是否值得“小钢炮”称号,它的性能如何表现主要就是要看显卡的战术性能了。所以我此次选的显卡也挺给力的,微星的RTX 2070 ARMOR 8G装甲师。正面部分采用整体黑色加白色线条点缀的配色。整体颜色上比较低调,但是正面外壳棱角分明,基本上都采用了硬线条处理,也符合装甲师这个称号。RTX 2070 ARMOR 8G装甲师采用的是大尺寸双风扇设计,长宽高为330mm×155mm×50mm,长度相比一般三风扇的显卡会短一些,不过高度相比某些小尺寸散热风扇的显卡要高,除了个别小钢炮机箱安装可能会出现问题之外在主流机箱中安装可以说是随心所欲了。而装在MANTA里完全没有问题。

B450I GAMINGPRO AC主板PCIE-3.0X16插槽。还加了金属保护槽,除了加固插槽,而且还能够防止干扰。单边卡扣的内存插槽。



一次亮机,散热器、内存、显卡上都有原装的RGB信仰灯效,MANTA的电源仓位置上也有白色LED的“MZXT”信仰字样。

系统安装U盘的制作:好像至今很多玩家的系统虽已升级到WIN10,但是很多使用的还是五花八门的WINPE装的GHO盗版操作系统。而实际上自己动手装一个正版ISO的WIN10系统是很简单的。首先上网搜“MSDN”在MSDN网站找到自己需要的系统版本(现在最新的是WIN10 1809版本)



东芝RC100 240G M.2,2242尺寸,官方标称读写1600MB/s、1050MB/s,单芯片设计主控未知,东芝TLC闪存颗粒,3年质保。DiskInfo中显示的东芝RC100 240G信息,Win10系统默认就在NVMe1.2&PCIe 3.0x2模式工作。而在过去的M.2 2242规格未能流行主要是受限于PCB板面积不足以容纳多颗闪存颗粒,导致M.2 2242规格的固态硬盘容量普遍偏小。而东芝RC100应用融合技术将主控缓存和闪存集成在一颗芯片当中,加上64层堆叠3D闪存的容量优势,单颗芯片就能提供最高480GB海量存储空间。RC100真的是做到了很多不可能的事。


首先理论性能测试,使用CrystalDiskMark、AS SSD Benchmark和TxBENCH测试,这3个软件都是最常用的SSD测试软件(HDD机械硬盘也能测,但速度和时间惨不忍睹),软件体积小,测试简单快速,能够让用户直观地了解一个SSD的最优性能和状态,测试主要项目都是持续读写、4K读写和多线程4K读写。东芝RC100 240G的CrystalDiskMark成绩单,连续读写性能居然在AMD B450的ITX平台上也能做的如此出色!

总结:实话实说整套的小钢炮配置采购下来是比一般的PC机装出来要贵不少的,如果抛开价格的问题,个人的信仰是无价的,机箱和电源都是自我充值的信仰,第一次使用微星显卡是个满意的状态,画质与流畅度是不错的。整体的使用感受还是很不错的!AMD的崛起怕是势不可挡了,装机是件麻烦事,但是对于把一堆的东西成功装起来是种自豪感。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