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狂响》它可以使人变得更好,或者更坏 ????
“不是木仓杀人,是人杀人!”
这句话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名言,发生在他遇刺之后,有议员建议赶紧在全国范围内颁布《禁木仓令》,结果我们的大总统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为什么是“之一”呢?因为还有一处原版没有涉及到的,就是喜剧效果。
为什么要翻拍
《来电狂响》改编自意大利名作《完美陌生人》,电影对此倒是一点也不避讳,海报上大大的“《完美陌生人》中国版”就是证明。原作想必不少朋友都看过,作为翻拍电影,其实有着一定的劣势,毕竟非原创作品,在声势上自然会稍微低一些。
但翻拍并不是问题,没有拍好才是问题。
总得来说,翻拍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技术上的更迭,比如《美女与野兽》,就是把动画变成了真人。
★我能拍得比你更牛逼,比如《新龙门客栈》
★区域革新,把对方国家的故事放置在本国之内,比如好莱坞大部分翻拍片。
很多人觉得,相比以上几种翻拍,区域革新似乎原创性最低,只是从一个地方誊到另一个地方而已,但并不是这样。因为作品要因地制宜的更迭适合自己区域的风格化和符号化标签,说白了就是风格方向和文化方向的变化,这才是《来电狂响》所要完成的根本内容。
PS,诸如《深夜食堂》那样“真正拿来主义”,那才是前所未见,所以才会死得那么惨,去年的剧,今年继续鞭尸。
而到了中国的《来电狂响》,这可不是一个“中产阶级”就能搪塞过去的。电影中的3对搭档外加玛丽这个“光杆”,都是我们身边很有代表性的形象。
★乔杉+霍思燕:
个人最喜欢的一对,相信很多人朋友跟我的选择一样,尤其是乔杉,这个后面再说。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离婚,电影没有细说,但可以肯定的是:
假如乔杉那一对没有被撞破、任由他们“野蛮发展”的话,那么他们的未来就是田雨他们家的结局。原因很简单,一个偷看直播,一个跟别人线上组CP,虽然都没有明确“出格”,但迟早有捅破窗户纸那一天。
★佟大为+奚梦瑶
情侣,设定非常特殊。就是我们眼中“别人的男/女朋友”,他们各自是我们理想另一半的形象——“郎才女貌”,而且有着让人嫉妒的背景,一位擅长吃软饭,一位是富二代。
这个角色的动机,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她表面坚强,但内心已经很脆弱了,尤其是遭遇那么坏的事件之后,所以她并不希望有人知道自己的秘密,因为难以启齿。但为什么她最终选择勇于说呢?这个转变就在于电影故事中的这场“爆料”游戏。她一直在逃避,甚至还得到猪队友(乔杉)的“助攻”。
上述6位的秘密先后被曝光之后,马丽在一旁就像看戏一样,阅尽了人间冷暖,完成了心态上的转化,她才决定鼓起勇气,勇敢面对现实。最后她借用了佟大为之前给乔杉出的主意,把“争论往我这边引”,大家打成一团的时候,不但把自己的秘密告白于天下,也成功化解矛盾,原来最大秘密在这!那意思就是:你们那点事儿算个屁啊。
这就是本土化很成功的地方。
手机不背锅
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就是本文开篇大总统那句话的观点。
电影的视角,让我想起了去年矢口史靖的一部电影叫《生存家族》(上半年在国内上映来着)。
电影中一帮人因为一场游戏丑态百出,但在场外,零星的几个情节和角色的延展,每一位都是正能量的代言人。他们的生活因为手机变得更加便利,手机甚至能成为养家糊口的工具,这就是本片的核心观点。
并不是有了手机,人与人之间隔阂越来越大,也更加难以发现眼前的美好,而是我们现实中都越来越孤独,我们才对手机越来越依赖。
《来电狂响》不鸡汤,我原本以为在国内的大环境下,电影会变成“号召大家放下手机,多多关爱身边人的故事”,并不是这样。
其实电影的视角不偏不倚,我们使用手机的初衷是方便我们的生活,回过神来才发现我们的生活已被手机支配时,原因在自己身上找吧。
手机,我们是离不开的。
我承认,我看过原版,但观影的时候,没有料到喜剧成分这么多,好几次都被逗得前仰后合。
因为这是一部戏剧张力非常强大的电影,完全由对话和信息内容推动剧情,而且故事讲得心机深重,相当刺激。
最后力挺一位演员,乔杉。
全片的精华,笑料之魂!演得太棒了,戏又好,段子又多,因为他精彩的表演,我会毫不犹豫向诸位推荐这部电影,完全值回票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