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经验】我个人推荐以及不推荐的「思维导图」用法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电脑百科【独家经验】我个人推荐以及不推荐的「思维导图」用法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网络资讯]【独家经验】我个人推荐以及不推荐的「思维导图」用法

楼层直达
叮咚鸡叮咚鸡

ZxID:38322667

等级: 元老
回来留恋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03 0
【独家经验】我个人推荐以及不推荐的「思维导图」用法
            
示意图来自 Wiki 百科
我们不完全归纳一下,「思维导图」大致用在了这些地方:

知识管理
想象那些华丽的知识结构图谱
表达观点
特别是有层级的主观点 / 子观点
任务管理
有些人会用来做复杂的任务分解和状态进展标识
思路整理 / 头脑风暴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的用法

然而,个人用了几年下来,发现有些好像是坑,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用法。以下是我不太推荐 / 比较推荐 的用法以及理由:
不太推荐
首先,要说明一下,不太推荐不是说这种用法「错误」,而是说按照自己有限的场景下,发现可能有比「思维导图」更有效率的替代办法。
知识管理
应该承认,「思维导图」用于呈现知识的大纲图解,分类范畴,其实还是挺生动的。然而,如果要涉及到很细节的地方,那难免会产生复杂而且盘根错节的图样,可读性/可理解性反而大大降低。

To Do List X Mind Map
我们想说的是,任务管理之下清单/看板工具已经很成熟,把我们从从复杂的项目和事件线索当中解放了出来,一目了然的看到事情,我们能不能就继续保持「简单」下去呢?
推荐用法
事实上,我个人只推荐一类用法 :
那就是「思路整理 / 头脑风暴」
导图工具不限,以下几种我常用,效果都很好:

纸笔手写画图  
iPad + 电子笔 + 绘图App
PC/Mac 电脑上用 绘图 + Mindmap类专用软件

个人的感觉,除了桌面级的应用,并不强调非要用 MindMap专用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对于「桌面用户」,由于使用鼠标绘图得技巧性太强,有专用导图工具会顺手很多。
重点在于,「思维导图」提供了一个启发思维的 过程。这个过程比最终结果可能还要重要,最终结果概括起来可能就是几句话,但是达到结果的过程可能异常复杂。
画思维导图的过程能够启发我们以下几点:

分类归纳
关联启发
平衡思考

个人的具体做法参考:(个人喜好不必求同)
第一,先从核心目标开始
用思维导图来思考问题或整理思路时,首先要想清楚:核心目标是什么?
这个目标可以是:「月内提升业绩,年底喜提年终奖」, 也可以是「迎娶白富美,纳斯达克敲钟」。个人觉得核心约小越具体越好,否则这个图纸可能太小容不下自己膨胀的野心。
找个足够大的白纸 / iPad / 电脑屏幕,把核心目标写在正中间,这就算开始了。
第二,开始 分类/关联
分类:就是在一个节点下引申出几个分支。例如:核心节点是「认识太阳系」,可以分出「地球」,「水星」,「火星」等节点。 也可以分出「形成历史」,「现状」,「未来变化」这样的时间维度子节点。
关联:就是突破传统的层级分类,把两个节点之间添上联系,例如:「地球」和「火星」之间加上线条,标上「移民火星」的字样,表示联系。
由于我定义的「思维导图」是用于启发思维,所以绘制原则是:
(1)绘图时,形式不重要, 不要为颜色字体纠结,非常容易打断思路
(2)罗列时,对错不重要(尤其是头脑风暴),不必苛求「分类」时一定要一丝不漏,因为随时可以补充的。
第三,考虑一下「平衡性」
简单来说,不要沉溺于一条分支。当一条分支写的太多时,提醒自己看看全图回顾一下。这是「思维导图」的一大优势,如果用文本大纲很容陷入一点而难以自拔,导图的话,因为整张图始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相当于一直提醒我们注意「平衡性」。
不要吝啬「减枝」,这些年来我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减法」可能比「加法」更重要。 「思维导图」一开始是把自己想法罗列出来,但逐渐逐渐需要变得精简,把一些不合逻辑的「枝条」去掉,最后呈现的结果就是精华结论。 这个结论可能就是几句话,但是推导出这个结论的过程可能会很复杂,「思维导图」恰恰能有力的帮助我们执行推导过程。
最后
个人对「思维导图大师XX弟子」,「XX导图高级培训班」,「维导图花式用途工具」之类不太感冒。我觉得「大道至简」,如前文所述,那些过于纠结的用法都不太适合我。 但其他人是否适合,我并不知道。
原文链接:
http://xlrocket.com/20181213a/

际遇之神

奖励

不小心在路边拣到一个信封, 发现里面原来有3DB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