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周岁的海南特区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节
一个具有展示性的文化出口在特定阶段的特定地点被赋予了更高维度的价值。
海南岛电影节有望为三亚和海南带来更丰富的文化财富,和更具粘性的游客群体。同时,在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作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有贸易港的先导性项目,电影节被赋予了更高维度的政治内涵。
30周岁的海南特区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节,刚刚宣布成立的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节,所有人都希望在其中获得解答。
它必须是世界的,严肃的,但同时又不能不是自由且浪漫的。
沙滩影院
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受到海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限制,旅游和酒店成为海南大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唯一产业,与此同时,依靠自然风光和酒店行业的旅游业态同样缺乏丰富性。
这些潜在问题在三亚这座城市上集中显现。三亚市区很小,基础设施建设也十分有限,事实上在度假区之外,三亚能够提供的旅行体验非常有限。对于三亚本地而言,旅游和展会来带的实际工作机会和长期经济效益仍然有限。
另一个问题是,依靠海岸自然风光的旅游内容依然缺乏粘性,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三亚已经试图通过引入《三亚千古情》等大型表演提供更为丰富的内容体验。
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城市调性的重塑。海南有意塑造更时尚也更开放的城市形象。
在《非诚勿扰》等电影和节目中的出现试图为海南建立更为丰富的链接。
而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定位给予了海南新的机会。2000年,海南率先实行落地签证政策。2016年,海南成为全国首批服务贸易创新试点省份。2017年,海南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至56条。
开放的政策使海南比其他地区拥有更多尝试机会。推动营地建设帮助房车旅游项目落地,引入国际帆船项目和游艇旅游,主办国际性时尚赛事都包含在内。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海南自贸试验区)并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而作为海南自由贸易区的先导性项目,无论是为三亚带来更多游客和新机会,还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的诚意,海南岛电影节都被寄予厚望。
海南岛电影节“大师嘉年华”约翰尼·德普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影项目在当地景点的落地,海南岛电影节期间,还组织有景点推介会。
同期还成立了“全国影视旅游文化合作联盟”,未来将致力于推介各地具有艺术创作价值和可能的丰富地貌及理想景区,以促成旅游与影视创作的更多合作
与此同时,电影作为一个极具展示性的窗口,在特定的时间点,被赋予了更高维度的政治含义。
首次举办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将“面向世界”作为了首要的关键词。
国际影展环节,在位于红树林的影院中,电影节持续放映来自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近百部优秀的新片。
除此之外,在大师嘉年华活动中,包括土耳其电影大师努里·比格·锡兰、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约翰尼·德普、伊莎贝尔·于佩尔等在内,对话在中外电影人间展开。
"
电影院博物馆揭幕仪式
除了充分展现海南自贸区的开放性,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海南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特殊时间点,相应的纪念活动被同时举行。
2018年12月10日,在三亚大东海广场,电影博物馆正式揭幕开馆,未来半年,博物馆将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向三亚市民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电影成就。
和带有明确独立色彩的FIRST,标有鲜明贾樟柯个人特色的平遥相比,刚刚举办第一年的海南岛电影节在浓厚的政治寓意之外似乎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但一些细节已经有迹可循。
来自挪威的电影《北极》正在沙滩影院放映,椰林之间,微醺的温暖海风中,屏幕上是冰天雪地的极地风光。
开幕式上,演员蒋雯丽为本届电影节送上了祝福,她说,希望这是“最随意最自在最浪漫”的电影节。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