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档哭上热搜的节目我们可能骂错了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临近过年,有一个话题如鲠在喉——
#催婚#。
不是Sir要刻意提起,而是有档“催婚节目”最近吵得很凶。
节目里,女嘉宾哭上热搜;节目外,评论区怼得厉害。
所有单身青年,和单身青年的父母们。
今天可以跟着Sir来放开聊一聊——
《我家那闺女》
差距在哪?
首先Sir认为,是选人。
对比《那小子》清一色全艺人组合,《那闺女》请来的两位运动员是亮点。
相比男生的日常,单身女性的生活就精致可爱多了。
许多女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你可能起床的时候开始蹬腿2分钟,象征性做完了今天仅有的运动。
“洪荒少女”傅园慧,一出场就自带笑点。
但当我们真正走进她的生活,才发现她的一脸轻松,背后有几斤几两。
训练,训练,训练。
2017年那次世锦赛银牌,是她最大的遗憾。
于是每天为了一个枯燥的入水动作,反复做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为的只是缩小那0.01秒的差距。
运动员的艰辛与付出,相比艺人的条条框框,来得实在。
另一位运动员,曾经也家喻户晓——
“蹦床女王”何雯娜,蹦床项目第一块奥运金牌得主。
但许多人不知道,她现在已经是退役两年的前辈了。
她生活中最明显的性格,就是集体生活在她身上留下的独立与规律。
8点起床看看电视,喝热水的同时,不自觉要拉筋。
对,明星也吃麻辣烫。
但不同的是,为了控制身材,她只能吃两三口。
饭后开始化妆,带着一脸的妆,大家以为她要出门?
却从厕所里搬出一桶水……开始泡脚。
被群嘲,“泡脚妆”。
在亲妈和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这些单身男明星好像是被标好价,等着有个好心人收购。
就连节目的字幕,都透出一种让人厌恶的说教:
回家吧!孩子
在自然界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女儿说话,本来爸爸们都不善言语。
但只要女儿一说出关于对象的事,马上忍不住插嘴——
“女孩还是早点结婚比较好”,“今年都三十了”……
幸好,节目没有继续把矛盾深化,也没有把父母和女儿摆在对立的位置,让观众看戏。
而是把他们“隔离”。
注意《我家那闺女》的宣传语——这是一档“观察节目”。
怎么观察?
几位爸爸坐在摄影棚,观察女儿的日常生活。
让父母深入女儿的生活,但又保持着安全距离。
结果?
婚,不敢再轻易催了。
因为她们看到了女儿的压力,女儿的难处。
沉默,变成了爸爸们的标准动作。
比如吴昕跨年晚会因为超时,十个主持人的节目唯独把她的节目砍了。
在《那闺女》里痛哭流涕。
都看得出来,他在试图打破尴尬的气氛。
但同时,这句话也是在对他自己说——他要尽快消解自己的情绪。
最痛心的,是亲身骨肉。
只有当自己的闺女不在面前,他才能故作轻松。
面对如此的工作压力,父母还舍得施加感情压力吗?
还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来自袁姗姗。
录制那天,她请来了好朋友吃火锅。
面对朋友,她畅所欲言,说出了她对婚姻对工作的所有郁结。
但,这些话都不能对爸妈说。
但是多沟通
他们就操心得更多
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女儿也倾诉了内心的苦衷。
节目营造的距离感,反而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
谈到#催婚#,所有年轻人都会反感。
但为什么父母总是停不下来呢?
我们都知道,双方自己都有各自的苦衷。
但面对面的时候,想说的话,又会因为顾及对方的感受而吞回去。
今天Sir想给大家一个机会。
隔着屏幕,把你想对父母/女儿说的话,在留言区说出来。
不想上墙的,可以偷偷标注。
Sir绝对保密。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