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也叫“龙潭”哦~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屏南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也叫“龙潭”哦~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风景插画]屏南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也叫“龙潭”哦~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19 0
上一周,小SHUI陪伴着粉丝们
一起到龙谷山庄和双龙潭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不仅品尝了美味的农家菜

更在双龙潭进行了“挑战自我”之旅

滑车、滑鞋、射箭
每一项运动都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但是今天呢,咱们不去双龙潭
去另一个“龙潭”玩玩~
屏南龙潭村,走起!
神秘桃园龙潭村
位于屏南的龙潭村,古村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村中穿梭而过,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包含负氧离子的空气让人呼吸起来,神清气爽。

云雾缭绕山间,站在高处看,整个古村宛如仙境一般,瞬间就爱上了~

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旧称龙潭里,地处熙岭乡东南部,龙潭又名虎朝潭,潭圆似锅,面积约200平方米。
龙潭村有一座“末代廊桥”——【回村桥】,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重建。该桥原建于村中,是屏南县建设完工年代最晚的一座石拱木屋廊桥,桥长26.1米,宽4.9米。桥拱以块石拱砌,桥面以卵石铺设桥屋建9开间40柱,九檩穿斗式构架,重檐翘角歇山顶,造型别致,古朴典雅。
黄墙黛瓦沿溪而建,木质长廊里挂满红色的灯笼,一排过去,整整齐齐、喜气洋洋。以这个角度过去,随便拍一张都可以是一张明信片。

老房子、青石板路、小桥流水、木门、长廊...一切都是那么淳朴,怀旧,都是岁月的印记。
曾经,岁月老去的龙潭村,同中国很多乡村一样,变成了一个交通闭塞的留守山村。是一位画家的慧眼相中和谋划,一群文创青年和村干部、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几年时光,古村便重生而来,成为乡土的文化“宋庄”、宜居的心灵家园,这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和游人的慕名前来。

图:木舸
这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留影的绝佳背景,更是写生和摄影爱好者的首选外景地。

图:木舸
藏于深山的小村,知道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什么游客了。走在路上,感觉承包整片天地,拍起照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漫步其中,炊烟袅袅、烟雾笼罩,在这时光遗忘的绝美古村里,愈发意境丰富,犹如一幅古朴的江南水墨画。

龙潭村不仅环境优美,气质古朴,更是传统文化的孵化地,龙潭村是目前四平戏唯一留存的地方。
四平戏,俗称庶民戏,被喻为“明代四平腔的活化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孑遗高腔剧种,于明朝万历年间由江西传入龙潭村,其中《天子图》、《撒青》、《白兔记》、《琥珀岭》等剧目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
在这里惬意的打开方式就是:品酒、看戏、观桥。如果小伙伴逛累了,尽管入乡随俗来一个~

当然在屏南,好玩的去处还好多,位于甘棠乡小梨洋村的甘国宝故居,就是个不错的游览地。

清代民居,正厅前有左右下廊、马弄、现皆毁,楼上正厅悬挂有甘国宝中试后上司赠给的"会魁"金字匾。


青石板路、黄土高墙,与乡间小巷非常配,最适合来踱踱步,古朴又悠闲的气息。
龙潭四周好风光
除了质朴美丽的屏南龙潭,
还有这些风景也是相当棒的。
霍童古镇
保持独有的典雅古韵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嵛山岛
天然草场
露营、毕业旅行之选
太姥山
海上仙都,太姥幽洞
九龙漈瀑布
华东第一瀑
霞浦滩涂
古色古香的古村
乡土文化的“宋庄”
传统文化的摇篮
这周末,我们一起
去“龙潭”撒欢吧~
法海寺看明代壁画,赏沥粉贴金之奇妙
中国游览N必去之一那就是庙。凡是有灵光菩萨驻扎的寺庙那都是旅游胜地,一来是烧香许愿;二来看看山中风景。中国的菩萨都喜欢山,而且都是名山,所以名山里的寺庙都有大佛驻扎。
北京的几座大庙以前都去看过,不过没有烧过香,也没有许过愿。没有大事求菩萨先不说,我这不信佛的人上的香,估计菩萨也懒得看。许了愿,万一菩萨真给帮忙办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还,还不还得上。
偶然听说北京有一座法海寺,那里的壁画很有名,值得去看。据说这法海寺的壁画和敦煌壁画有一拼,而且还略胜一筹。即如此说,我就走他一遭,权当预习一遍敦煌文化。
昨天一大早,驱车上了阜石路向石景山方向开去。这阜石路可不比从前了,现在都修了高架,全封闭高速路。这回可以有效缓解西长安街的交通压力了,从西四环定慧寺桥就可以直接上阜石路高架。
从金顶街出口下了高架,再走一段109国道就到了模式口大街西口。说是大街,其实也就是不到十米宽,两边都是平房,和城里的胡同差不多。但是,你别小瞧这模式口大街,它可是过去的京西古道。云南那边有马道,这京西古道走的是骆驼队,老舍笔下的祥子每年都要从这里走过几次。这模式口在古代曾经当过蓟国都城,后来就成了一个村落,被京西古道从中间穿过。这模式口村坐落在翠微山南麓,这京西古道当然也就是沿着山势行走,并没有东西南北一定之规。京西古道在明清时代是运送煤炭柴禾的,没有什么达官贵人每天上下奔走,村里的店铺也就是给祥子之流准备点买卖,肯定没有百乐门那样的旺铺。
到了大街路口一看,路口立着两个水泥桩子,显然是不欢迎车辆进入。下车上前一打听,原来里面早已成了早市,村民每天从外边趸来各式吃喝拉撒睡用品当街占道叫卖,附近首钢宿舍的剩余工人则穿街走巷选购每日所需。即如此,我就只能把车停在口外的109国道辅路路边,这一段叫做石门路,和上海的那个石门没一毛钱关系,这里说的是石景山到门头沟之路。
我们顺着大街向里走,沿途除了看看小摊,也看看两边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改翻建以后的平房了,但还有一些老式大杂院,甚至有一户大宅院,门口还有石头门墩,门楣上还有彩绘遗址,门里面居然影壁还在。
我们向村人询问法海寺是哪个方向,得知往前走。我们又问是欺负白娘子的那个法海吗?答曰:就是他。佛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幢婚”,这法海死活非要拆散人家白娘子和许先生,真是坏人。
走到半截,看见一座田义墓,好像是村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这田义是明万历皇上的掌印太监,西方国家掌玺的都是大臣,万历却让一太监掌印?一查证,这田义不是普通太监,是叫宦官,享受四品待遇。掌的也不是“老子天下第一”大印,而是“验”印,就是咱们现在屠宰场在猪屁股上盖的那个印。田义是死在工作岗位上,算是因公殉职,万历皇上将他厚葬,规格蛮高的,据说万里皇上还掉了眼泪。
再往前走一里地,往山上一拐,就到了法海寺。

别小看这个法海寺,这可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呐。

法海寺门票20元,但是要看壁画真迹的话就要100元,有真人解说。我们当然要看真迹。
据记载,明英宗朱启桢的太监李童一心想给皇上修一座御庙,偶得一白衣术士托梦告知京西一块风水宝地正堪此用。李童便遍寻京西各山,终在模式口发现一座破庙叫做龙泉寺,这龙泉寺的所处正是白衣术士梦中所言,毫无二致。李童便以朝廷的名义征用了此庙,开始大动土木。那是明正统四年(1439年)的事情,五年之后,法海寺落成。李童修建此庙时,动用了大量朝廷资源,包括钱粮和人头。各式工匠不一而足。
其实这法海寺和那个坏和尚毫无关系,它借意“法海无边”。法海寺距今已有五百多年了,可是据考证,这大雄宝殿前面的两棵白皮松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应该是前面的那个龙泉寺旧物。

这个庙和全国所有其它寺庙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接待香客,大雄宝殿门户紧闭。

法海寺的任务不是旅游,而是文物保护。这大雄宝殿里面就是中国保存最完好、最精美和最高级的壁画,门票价格要控制在不让烧香的人进来,而喜欢看壁画的人又进得来的水平。
法海寺壁画和敦煌壁画不同,敦煌壁画属于洞穴壁画。法海寺壁画和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属于一类,叫做室内壁画。永乐宫壁画和敦煌壁画都是民间作品,而法海寺壁画是皇家作品,所以它们在质量、画法、材料等各方面都完全不同。但是,法海寺只有在大雄宝殿里才有,规模上比不过那些。
法海寺大雄宝殿的墙面经过了特殊处理,据说里面添加了不止常见的糯米浆,而且还有羊毛。解说员说是羊绒,我认为应该是羊毛,从力学角度说,羊绒的效果肯定没有羊毛好。这就相当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所以,经过了五百多年历史,以及期间大大小多次地震,大雄宝殿的墙面仍然没有脱落,壁画也保存得完好无损。只是在墙体和柱子之间有少量裂缝。
大雄宝殿的所有门窗都用厚实的帘子挡起来了,为了不让壁画受紫外光损害;控制客流也是为了保持室内空气平衡。工作人员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个冷光手电筒,可以用来照明,解说一圈下来以半个小时为限。
法海寺壁画的颜料也是采用矿物质的,还有纯金纯银。它的画法和别处不一样,它叫做沥粉贴金,线条都是用颜料堆出来的,即使是很细的线条也是这样,颇有立体感。皇家画匠可以采用更高级的颜料,所以即使有一些退色,法海寺的壁画到现在仍然栩栩如生。皇家画匠的手法和技艺都要比民间画匠高很多,所以这些壁画更加细腻,也更传神。另外,这里的建筑和壁画艺术综合了中华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特点,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别是曼陀罗式样的藻井,完全是藏传佛教的风格。画中的人物也有很多西藏唐卡的风格。
大雄宝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和佛龛后背墙上都有壁画,画的是礼佛护法,多是佛经中的菩萨,也有天帝、天后、侍女和童子,甚至有明代世俗人物。整个图画线条飘逸、花纹精细,人物神态各异、生意盎然。特别是佛龛背后的三副佛像,水月观音、文殊和普贤三位菩萨,端庄肃穆。殿内一共九幅壁画,体现出各种情绪,有菩萨的庄严,有帝王的威严,有武士的威武,有女性的美丽,有童子的天真,也有百姓的平和,呈现出一派欢乐和谐的气氛。
听完解说,我们问讲解员,这么漂亮的壁画是如何躲过文革浩劫的?据说当年的管理员就是本村人,来破四旧的红卫兵也是本村人。红卫兵受命前来破四旧,管理员就和他们商量,最后结果是把佛龛上的石佛像和东西两侧的罗汉塑像打倒在地,红卫兵也好交差了,管理员也保住了最珍贵的壁画。近年,政府又拨款重修了寺庙,又有信徒,不对,应该叫施主,捐了三座木质佛像。
历史上,明代的时候这座庙是皇家寺庙,不对百姓开放。清代的时候,清帝看不上太监修的庙,就慢慢边缘化了。到了现代,百姓不知它边缘庙里的菩萨是否灵验,也无人来拜。因此,法海寺一直就不是大众化的宗教、旅游场所,保持了一份清静,也保住了一件珍宝。
大雄宝殿里的真迹不让拍照,我们就出来在庙里梭巡。小卖部里没有茶水供应,只好向服务员讨了一些自用的私家茶喝。小卖部里出售敦煌壁画复制品。

还有不知哪里佛像的头部复制品。

还有88年印刷的画册,当时一共印了300本,100元一本。现在还剩100本,350元一本。文物所所长说省着卖,你要是不把他说高兴了,他就不卖给你。据说有人想五万块钱都买走,所长还不卖给他,就卖给他一本。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药王殿。
在其它大庙里,药王殿大多是在边路上,这里的药王殿是在中路上。

药王殿里展览着一些大雄宝殿壁画的复制品,一来供人在暖光下瞻仰;二来也是让我等憋不住要拍照的人过把瘾。
这是那幅水月观音。

礼佛护法图局部。脑后有光环的是佛和高人,其他的是俗人。

看看这个侍女。

佛的脚前有狮,脚后有豹,象征“前事后报”。

裙带飘逸。

世俗乡绅。

三人行,必有我师。

菩萨飞天。

如来佛。

这复制的壁画比真迹差得很远,没有完全反映出原画的风采,当然也没有沥粉贴金的那种立体效果。再加上我摄影技术所限,这些照片完全不能再现壁画真迹的面貌。
从药王殿出来再往上,就是最后的藏经楼。这法海寺里不知道藏有多少经书。

法海寺规模不大,游客也不多,而且没人烧香,真是一个好去处。这个地方不是旅游的地方,却能看到当今独一无二的壁画真迹,真是不枉此行。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19-01-19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门户编辑

ZxID:16356843

等级: 元帅
只做我做不到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19 0
古建筑
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只有中国人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1-19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