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卡告诉您护肤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三样@!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电脑百科阿贝卡告诉您护肤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三样@!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网络资讯]阿贝卡告诉您护肤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三样@!

楼层直达
叮咚鸡叮咚鸡

ZxID:38322667

等级: 元老
回来留恋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20 0
阿贝卡告诉您护肤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三样@!
            护肤最重要的有三样,清洁,保湿,防晒。做好这三样,护肤大业已经完成了80%。这里按照护肤的步骤来一个个说~
第一环节,清洁
说清洁重要,意思不是说要用粗暴的清洁方式,把脸上的油脂都刮下来。小年轻们新陈代谢旺盛,皮脂腺往往比较活跃,因此喜欢天天猛烈洗脸,一天三四次,洗的时候恨不得能把脸搓得像洗盘子一样吱吱叫,看得人心痛……说清洁重要,是说我们要在保证清洁能力的情况下,尽量温和地去清洁。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洁面产品。现在各种氨基酸洁面风吹得很大,大多以温和自称,其实也不尽然。许多氨基酸洁面为了保证肤感和清洁力,会复配皂基,因此不要看着宣称是氨基酸洁面就认为是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以结晶型氨基酸洁面为佳,外表通常呈膏状。
此外葡糖苷(APG)洁面也是很好的选择,去蛋白能力不强,但是去脂能力却不错,难办的油敏皮可以尝试下这种洁面。甚至拿它来对付一些普通防水的防晒产品也可以的哦,但是要注意加大用量和清洁时间。葡糖苷复配氨基酸表活,洗感好,清洁力佳,温和不刺激又便宜大碗
清洁手法也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洁面产品应该充分起泡再上脸(除了一些无泡洁面产品),推荐使用起泡网。普通泡沫型洁面产品在脸上停留时间不宜超过15秒。对于油性皮肤,这15秒内可有侧重地在易出油部位打圈清洁;敏感、中干性皮肤宜利用洁面产品的泡沫的缓冲在全脸轻轻拍打清洁(低泡或无泡产品用手掌轻抚即可)。冲洗时,水温不宜过热,最高不超过40度,所以如果你有洗澡时用花洒冲淋的习惯就要注意了(因为洗澡水温往往是过热的)。花洒的压力不宜过大。推荐用双手捧起水利用水流轻轻带走脸上的泡沫,尽量减少手在脸上的拉扯、抚摸的动作。对于低泡和无泡洁面,洗完仍有滑滑的感觉,这是正常的。
第二个环节,保湿。
保湿这个环节说起来简单,要做到位还是要费点心思的,选择的产品应该根据自己的肤质、所处的环境、皮肤的状况、搭配的产品做调节。皮肤含水量下降时,面部会显得黑黄,同时不利于皮肤屏障的维持,严重的时候,皮肤会失去弹性、脱皮,代谢也会慢一些,引发种种问题;而过度的保湿又适得其反,会加重痘痘和黑头等油皮爱出的毛病。要做好保湿,要先了解保湿的原理,同时对保湿成分有大致的了解。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保湿和补水其实是两个概念。所谓一年敷六千张面膜,补的只是角质层的水分而已,很少会进入内部。有实验表明,过度补充角质层的水分反而会引起在揭下面膜后,若环境湿度较低且不及时进行后续保养,角质层中的水分很快就会蒸发完毕。过度、过长时间敷面膜(这里指水含量较高的贴片、凝胶式面膜)不仅不能帮助保湿,反而会造成角质层过度水合,引起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引发痤疮。此外,敷完面膜以后,角质层处于一个比较软化的状态,此时进行过于粗暴的保养动作,都会让角质层变薄。比如这几年很火的欣兰黑冻膜,敷完后会有白头浮出,此时若还用棉棒去擦白头,带走的就不仅仅是你的粉刺,还有你的角质层了。
保湿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皮肤失水的速率(TEWL),说人话就是减缓皮肤内水份蒸发流失的速度。保湿首先要依仗皮肤天生的保湿机制,包括下列的条件:
1.完整覆盖的皮脂膜  
2.结构完整,排列整齐的角质层
3.皮肤内的天然保湿因子(NMF)
正确的清洁方式对以上三点的维持至关重要,如果遗忘了,快翻回去复习一下吧。
而护肤品中的保湿剂是如何帮助我们维持水分的呢?保湿剂首先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油脂等封闭类保湿剂:各种动植物油(如羊毛脂,荷荷巴油等),矿物油(凡士林等),人工合成酯,硅油等
2.吸水性保湿剂:透明质酸,糖类,多元醇等。在这个类别下,有一些比较特殊,属于皮肤本身角质层中所含有的保湿成分(NMF),亲肤性很好。它们包括氨基酸、PCA钠(吡咯烷酮羟酸钠)、乳酸钠、乳酸、尿素(Urea)等。
3.修复类保湿剂:泛醇(B5),鞘氨醇,乳糖酸,燕麦提取物等等能促进角质正常分化的成分。
吸水性和封闭性保湿成分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保湿效果。并且在整个routine中,吸水性保湿成分应该偏前,封闭性的偏后。这些成分如果具体介绍开来,可以再写两千字,出于篇幅考虑,暂时只能列一下名字,见谅 。具体的不妨拿起你们手中现在的护肤品,对照成分表看看有哪些保湿剂,吸水和封闭型的是否都有并且足量。
在实践当中,如何利用现有产品搭配出自己需要的保湿组合也是一门技术活,此外,保湿产品不一定需要额外购买,许多精华、乳液、面霜中已经含有保湿成分,是否需要额外增加保湿产品步骤则视皮肤状况决定。保湿到位的皮肤应该外观润泽饱满,角质排列整齐,甚至会显得更白一些。在实践当中,如何利用现有产品搭配出自己需要的保湿组合也是一门技术活,这就需要靠你们自己多实践多观察啦。美丽也需要智慧和细心~
第三个要点,防晒。
防晒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护肤的作用就是预防,如果真的出现问题了护肤的作用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再没有比做好防晒更事半功倍的预防措施了!!相信我!下面解答一些防晒方面的误区和常见疑问!
1. 误以为防晒只是为了防晒黑。然而比晒黑更可怕的是光老化。

放一张老图。光老化往往表现为深皱纹、色斑、皮肤粗糙、增厚、松弛、肤色不佳,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可能出现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这张盖茨的照片几乎前六项全中,熏疼。光老化是可积累的,你现在晒出的斑,可能是你前二十年积累的结果哦。现在没有长斑,不代表明年不会长哦=。= 不好好做防晒就不要想着美白和抗氧化了,不仅白费功夫还浪费钱。
2.误以为阴天、秋冬就不用防晒了。
秋冬天依然有紫外线,而且UVA几乎全年无变化。并且除了紫外线,可见光甚至红外线都能造成光损伤。阴天时候的紫外线大约是晴天的一半,也是要乖乖防晒的。以后在路上看见别人阴天打伞就不要奇怪啦,说明人家懂得多啊~
3.SPF数值应该怎么看?
SPF的含义可以这么理解,如果在某种强度的阳光下暴露10分钟会出现红斑,那么使用SPF15的防晒霜会将这个时间延长至15*10分钟,也就是150分钟后才会产生红斑。另外打个比方,涂防晒霜好比拿把伞在雨中走。如果是一场瓢泼大雨当然用结实防水性好的伞最好了,但是如果是毛毛细雨并且在雨中待的时间不长的话,用一把防护性不是那么好的伞也可以达到避雨目的。所以如果是日常通勤或者只是去食堂打个饭的时间的话,涂SPF25+的防晒足以(涂够量的前提下)。
4.防晒都好油腻,不想涂。
早几年确实是这样啦,因为防晒剂往往是油溶性的,没有办法。现在技术更进步啦,水溶性防晒剂的开发和配方技术的提高,让防晒霜没有那么油腻了。在这方面可以尝试日本的产品,有许多肤感不错的产品,但是偷偷说一句,这些产品的SPF值可能没有他们宣称的那么高哦,但是涂够量应付日常通勤也足够了~当然如果是特殊情况如旅行、外出运动等会长时间被晒的情况还是建议用防护性好的欧美产品,为了皮肤好牺牲点肤感也没办法啦。
5.涂了防晒霜就不需要做硬防晒了?
硬防晒是指利用墨镜、遮阳帽、防晒伞等手段进行防晒,经济实惠能循环利用。如果说涂够量、选好防晒、注意补涂的情况下防晒霜能帮你防护住73%的UVA的话,一顶能遮住脸的遮阳帽能帮你防住90%呢(还有一些来自建筑物、地面的反射光难以防护)。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硬防晒也一定要重视!
6.防晒要不要专门卸妆?
这个确实争议了很久了。基本上现在大家也都认识到一些防水性不强的产品是可以用清洁能力强一点的洁面产品洗掉的。出于保护大家的皮肤屏障的考虑,我推荐平时通勤使用普通防水或不防水产品,下面做好打底(就是乳液精华面霜之类要涂够量)搭配葡糖苷型或一些无泡低泡洁面产品洗一洗试试。洗完后观察水在脸上的状态,如果“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的话,说明是洗干净了,否则再洗一次。如果两次还是洗不掉的话只能上卸妆产品了。如果使用了强悍抗水的防晒产品,还是建议用温和的卸妆产品卸一次。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