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祝寿画,是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社区服务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齐白石的祝寿画,是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文字美图]
齐白石的祝寿画,是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帖
313271
在线
16844小时
精华
0
DB
120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0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21
0
中国有祝寿的传统,
祝寿的文化,祝寿的艺术。
松、柏、鹤、石、桃、灵芝等多种自然景物,
都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它们进入画面,
成为祝寿画经久不衰的主题。
齐白石的祝寿画,以寿桃为最多。
他爱画桃,求画者也喜欢请他画桃。
齐白石《吉猴献寿》
齐白石画桃,以晚年为多,
桃子或画于篮中,或画于树上。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方式就是——灵猴献寿。
由于猴子极具灵性,又喜欢吃桃子,
故猴和桃结下了不解之缘;
亦因‘猴’与‘侯’的读音相近
而有封侯进爵之意,
显得题材更为吉祥。
齐白石《猴寿图》
齐白石《白猴寿桃》
齐白石《寿桃》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
祖籍安徽宿州砀山,
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
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
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
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
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
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长寿》
齐白石75岁画《寿桃》
齐白石86岁画《寿桃》
齐白石83岁画《寿桃》
齐白石93岁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90岁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87岁画《寿桃》
齐白石91岁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87岁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87岁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齐白石83岁画《寿桃》
齐白石画《寿桃》
伟大的心创造出伟大的画,世界上只有一个梵高!
一提起梵高,几乎是世人皆知,就算是不懂绘画的人,一看到著名的《向日葵》《星空》,恐怕也会脱口而出:梵高!
因为喜欢艺术,隔一段时间笔者就会去一次“大芬油画村”。在这个中国最大油画村的街巷里行走,随处可见《向日葵》《星空》以及达芬奇的《蒙拉丽莎》的临摹品。可以这么说,“梵高的作品是世界上被人临摹最多的画家”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梵高其实与尼采很像,两人都是基督徒,所不同的是,尼采出生于清教家庭,而梵高则是新教家庭。虽然清教徒也是基督新教的一个派别,但相对来说清教徒更强调克制与禁欲,新教徒则比较自由。和尼采一样,梵高青少年时期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牧师。但与尼采因“贵族血统”产生的强烈优越感而宣称“上帝死了”不同,梵高一心想过传道生活,在矿区做过传教士,但因过于“热心”被教会解雇,从此开始他的绘画生涯。
虽然梵高不再传道,但他的传道经历应该对他后来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因长期接触底层民众,与他们一起生活,更有一种悲悯与普世情怀,对底层民众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这从他大量的田园风光和农民劳动的场面可以看出。其实,很多印象派画家都喜欢画田园风光,最著名的如莫奈和毕沙罗,比起学院派的古典主义绘画,印象派主要在笔触、光线、色彩方面的创新,但总的说来,所描绘的对象仍然是静态的。梵高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笔下的风景也好、人物也好,总是处于“动态” 。这种“动态”,不是外在的物理性的动态,而是内在的心灵的动态。这种“动态”,从他大胆丰富的色彩及旋转的笔触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如此震撼人心!
梵高究竟是用怎样一双眼睛来观察世界,为什么他笔下的世界跟别人如此不同?可能大家都会说:心灵的眼睛呗。说的没错。但问题是,不同的人,心灵也有很大的差别呢。梵高的心灵是什么?
回到梵高的成长经历。梵高对圣经的熟悉及他的传道经历让他能用“神性”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是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世界。“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只要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是可弃的。”(提摩太前书4章4节)
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世界,就会被各种世俗的道德、观念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梵高的眼光从不被世俗观念所左右,他一直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忠实于自己的感情,绘画如此,生活也如此。他始终有一颗火热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生活与艺术,普通人的善恶标准在他那里都不存在,凡一切存在的都是好的,都值得用全部的热情去对待。所以他笔下的花草、树木、田野、星空都不是我们普通人所看到的花草、树木、田野、星空,而是如他的内心一样,饱含着生命的热情;他笔下的人物,每一寸肌肤、每一根头发、每一根神经都是活的,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跳动……
梵高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家族里有几个还是有名的画商,包括他的弟弟提奥,在当时是很有地位的家庭,如果走世俗的道路的话,他完全可以拥有稳定的生活。然而,梵高却不愿意过这种世俗的生活,他想成为一名牧师,所以在他传教失败,被教会解雇后,他彻底失望,从而转向绘画创作。虽然梵高不再传道,但他的心仍然是一颗传教士的心,仍然用一颗火热悲悯的心看待世界。即使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他仍然热爱着这个世界。
看看他的几段感情生活:在自家的画店工作时爱上房东的女儿被拒绝;爱上表姐求婚时被拒;与村姑恋爱也以不幸告终;最后与一位怀孕的妓女同居,对方又因为没钱给她治病而离开。梵高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艺术家那样,以风流为荣,并不想在一个女人身上投入太多的感情。而梵高对自己爱上的每一个女人都投入了全部的感情,而且这些女人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优秀”女人,甚至是被人遗弃的。这不是一颗“基督”的心又是什么?!
然而,悲剧也在这里。一颗“基督”的心却不得不生活在被世俗污染的世界里,那颗火热真诚的心与冷漠虚伪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无法与世俗世界调和,在经历一连串的失败与极度贫困后精神失常,最后开木仓自杀。
可以说,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既是饱含着渴望与悲悯的产物,也是灵与肉激烈挣扎的产物。离开了神的梵高试图用艺术来拯救自己,最终却失败了!
这么说来,难道艺术与信仰是矛盾的吗?有人认为,人有了信仰后创作会变得僵化。我认为这是对信仰的极大误解,人们所理解的信仰还停留在那种教条似的清规戒律里,而真正的信仰是叫人得自由,当然不是肉体的自由,而是心灵的自由。肉体的自由由快乐开始,最终却免不了以悲剧结束;而心灵的自由就像破茧而出的过程,一开始痛苦,最终是真正的叫人得释放。心灵的自由让艺术家在创作时不被世俗的道德观念所左右,而是用一颗洁净的心来观察世界,就像梵高!
就算临摹得再多再好,也只能临摹到皮毛,而梵高那颗观察世界的心是任何人都无法模仿的。世界上只有一个梵高!
大气磅礴的风景,白羽平油画
白羽平,1960年生于山西。满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油画高级研修班,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作品曾参加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艺术是有生命的,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类,也是有生命和其独特的语言的。绘画语言凝结着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精神,也表现着人类对艺术的审美、思考和感受。绘画的发展不能离开对视觉形象表达语言的探索。艺术家只有不断提高对绘画语言的表达能力,深入到成绘画语言的本质中去,才能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作品才能吸引观赏者的眼球。
在白羽平的作品中,绘画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成分。画家凭借绘画中独特的语言,获得创造的灵感与自由,利用语言进行大胆独特的创造,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审美追求孕育在语言之中。白羽平对语言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形象与具象的表现层面。
对他而言,绘画语言与传统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绘画中的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是画家的精神载体,是纯粹和个性的体现。它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色彩感和美感。正是具有对绘画语言独特的理解,白羽平在他的绘画中将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以语言的形式完整记录了下来,他没有刻意去追求画面的形式美,只是很坦诚地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露在画布上,他曾经说过,“当凝视一座大山时,它会引起我抽象的构成或色块的联想。去掉一些繁缛的具体细节,去捕捉最感人的东西,这样我似乎更主动地获得精神感染去启自我表现这真诚的世界。”因此他的画都极具真实感,是自然生命的再现。
白羽平出生于山西,贫瘠的大地孕育了他宽阔而悲悯的胸怀,苦难的岁月带给了他对艰辛生活深刻的感悟。因而他的作品画面空间充实,意蕴空灵,夹杂其间的情绪似乎带了些悲剧激情的调子,广漠、大气而又庄严肃穆。在作画时,画家的情思都在作品中得到渲染与升华。而他笔下的大地风景已不完全仅仅是自然的再现,而是着力于“怎样画”;在他的风景画中,于葱茏处透出清瘦,灿烂处散出荒寒,《长城》这幅作品就体现出了他画面的孤寒意韵。画面感很充实,但却给人一种空灵寂静的感觉。
作者夹杂其间的情绪似乎带了些悲情的调子,广漠、大气而庄穆,使他的情感在渲染中得到升华。而且画中通过对长城景象的塑造,作者似乎将空间与时间定格,表达了其内心深处的宁静,似乎还有对某种逝去的回忆。这又回到了作者的绘画语言之中,看似平静,实则让人内心情感激荡,无以言表。再说用笔方面,白羽平不拘小节,喜欢大面积用笔并上色。这使他的画常常看上去似乎是一气呵成的,实际上是经反复思考,不断摸索,多层次覆盖后才形成最后的画面效果。他的油画中既有一种生动用笔的气韵,又有耐人寻味的色彩肌理。既有严谨的构图布局,又有自由运笔写意的视觉快感。
仔细研究他的油画,会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具有独特的装饰性,画家不受对象的约束,而是注重形式的创造,并在形式中注入了生命精神。如《高原秋色》、《攀石岭》这两幅作品都带有很强的装饰性与构成性,体现了画面的形式之美。色彩上,作者都以黄色为主调来画大色块,可见他绘画语言的简练灵活与形象生动。
作风景画时,白羽平自由奔放,在他的画布上任其感情挥洒。色彩浓厚,笔法拙而有力,意象的空间广阔宏大,具有粗放的气质。而作人物画时,他则更加注重形质的把握,色彩平淡,下笔沉着,画面真实。他的人物作品总是塑造着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劳动者,贫寒却温馨的家庭,饱经风霜的老人等,处处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刻怜悯。《老俩口》这幅作品构图完整,画面感极强,两位八旬老人处于画面的正中央,一立一坐,背景是他们的家。作者将两位老人刻画的十分传神,他们身材瘦弱,穿着很朴素简单的衣服,头发花白,脸上都饱经风霜,布满了皱纹,手上的青筋暴起,老爷爷的裤脚向上卷起,老奶奶还穿着高统雨靴,他们大概是才忙完田里的农活。老人家中的陈设简单,可见他们作为低层劳动者生活的艰辛。画家将他的感情寄予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显然,白羽平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艺术形象表面的塑造与表现,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地探索和创造自己的语言,正是拥有独特的语言意蕴,他的绘画才具有了无限的伸展性与可能性,拥有了艺术鲜活的生命力。对他而言,语言是纯粹形式意义上的表达,节奏、韵律、色彩、明暗以及审美等等,都是绘画语言的一种具体体现,而它们本身就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与价值。再看白羽平的作品,他的绘画艺术是十分朴实而亲切的,他的绘画语言值得所有艺术家学习。
《文化参考报•艺术周刊》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20
亖
DB
+20
2019-01-22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亖
ZxID:427969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9-02-14
最后登录
2023-08-29
发帖
50612
在线
27739小时
精华
0
DB
873
威望
26763
保证金
0
桃子
2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22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