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货量将破2亿台华为手机背后的持续创新力是什么?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手机数码年发货量将破2亿台华为手机背后的持续创新力是什么?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手机新闻]年发货量将破2亿台华为手机背后的持续创新力是什么?

楼层直达
叮咚鸡叮咚鸡

ZxID:38322667

等级: 元老
回来留恋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26 0
年发货量将破2亿台 华为手机背后的持续创新力是什么?
            
HUAWEI Mate20 RS 保时捷设计“ 致敬时代 · 走进华为 ”交流活动嘉宾合影
此行第一站是位于东莞松花湖畔的华为“欧洲小镇”, 整个小镇都是按照欧洲经典建筑风格来建设,共分为12个建筑群,牛津、卢森堡、维罗纳、巴黎、海德尔堡、克伦诺夫等小镇尽收眼底。红色的小火车穿行其中,员工们上下班或者在各个部门走动,都可以直接坐小火车过去。

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昌竹
李昌竹表示,华为的创新投入,归根到底是要让每项技术投入都给消费者带来使用体验的价值。“包括与法国巴黎美学所联合设计的外观、主题、配色,甚至拉丝的材质、贴膜的设计等”,华为终端产品不断创新的发力点都是来源于消费者的体验。
李昌竹将华为的技术创新投入分解为十个聚焦方向。首先是电子消费品最根本的要义,即“时尚设计”,即要满足第一眼的视觉审美,同时也要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舒适使用。其次是“沉浸式的多媒体体验”,能够带给用户栩栩如生的临场感。随着智能手机承载越来越多的功能,手机的“隐私与安全”显得愈发重要,这也是华为手机近年来持续投入的重点。
快充续航创新背后的洞察:不是“电量不够了”,而是用户用的“更狠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无论是在硬件技术还是软件应用上的提升都非常快,而电池技术却显得落后于整个时代的进程。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用时长在不断增加,最近10年用户使用的手机数据流量几乎每年翻倍,随着短视频、社交应用、大型3D游戏的大范围流行,这一趋势变得更加明显,用户每天手机的亮屏时间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这也是为什么用户感到手机电池“不经用”的原因,很多时候并非“电量不够”,而是用户用得“更狠了”。以每年10%-20%的速度往上增加的电池密度,很难追上用户的需求。
李昌竹介绍,基于这种情况,“能源创新”成为了华为手机创新力另一大聚焦点。“华为手机在续航技术上聚焦三个方面的创新:开源、节流、快充。开源,在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寻找新材质,实现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的突破;节流,通过EMUI系统全面改善续航能力,比如智能管理后台应用的AI智慧节电技术;快充,今年华为手机的超级快充技术已经突破到支持40W,可以做到30分钟充电约70%,并且再次通过德国莱茵TüV权威安全认证。”
不久前面世的华为Mate 20系列就是华为手机快充续航技术的“代表作”,不但Mate 20 X的电池容量达到5000毫安时,Mate 20 Pro更是在电池容量提升到4200毫安时的同时,支持40W快充。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单纯提升快充速度并不难,难的是华为Mate 20系列在提升显性数据的同时,还兼顾了电池循环寿命长、电池容量不缩水、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足功夫”,换来享誉世界的极致体验
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华为手机同样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很多发烧友在拆解华为手机后都会对其精密构造和“十足用料”所折服。华为手机的生产线,一直在向全球自动化生产顶尖水平迈进,精简人数,缩短产线,通过在“精密制造”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效率。
今天的手机已成为用户连接整个世界的最重要终端,这也让手机里的零部件越来越复杂。李昌竹表示,一部Mate 20系列里大概有超过1800个分立的元件和零件,它们负责“连接”着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处都不能出错。众所周知华为手机的信号好、频段覆盖广,拿着华为手机,用户走到全球各地都能真正用到当地运营商的高速网络,而不是手机一出国就变砖。但少有人知在小小的机身里面要继承十几套不同的天线,要做到互不干扰、多频段协同有多难。这其中,华为公司30年来在通信领域的持续技术积淀,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徕卡在寻找,华为在敲门”的故事
在所有创新案例之中,李昌竹重点分享了华为手机与徕卡的合作案例。
在那个手机与摄影还不能划等号的时代,华为手机已经意识到,消费者需要一款把摄影功能做到极致的手机。同时华为手机坚持认为,在数字时代,手机摄影的成像原理、光学设计和图像质量控制的技术本质没有改变。要让手机用户得到出众的图像品质和愉快的拍照体验,必须从各个环节上进行优化和提升。为了让手机能够借鉴传统相机产业的技术经验积累,让手机拍摄的照片也有“情感”和“思想”,华为手机找上了影像产业中最顶尖的公司——徕卡。
事实上,彼时的徕卡同样在“思变”。徕卡虽然每年的销售还在平稳增长,保持着优厚的利润,但徕卡的高层也在思考:徕卡的使命是将优质的图像带给消费者,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照片图像来自于智能手机的今天,徕卡如何把它的百年积累应用在智能手机上。为此,它需要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有相似的文化、愿景、实干的精神、极致的技术。
这是一个“徕卡在寻找,华为在敲门”的故事,从华为手机高层拜访徕卡总部与徕卡CEO会面,到徕卡CEO专门从德国飞到上海敲定细节,仿佛良缘天注定。来自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与典型的德国百年老店,一见面便对上了眼,产生了化学反应。
动真格的,把徕卡的技术搬到最顶级的旗舰机上
为了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拍照体验,使华为手机的影像质量有实质性的提升,华为手机与徕卡成立了技术专家组,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光学设计和图像质量。华为手机如今享誉世界的摄影能力,在当时可谓“历经磨难”。
手机拍照机构的每个部分都和数码相机相对应,但手机的光学设计有着天然的限制:塑料镜头的光学素质距离光学镜片有差距;由于尺寸的限制,传统光学镜头的设计经验可能无法完全继承;镜头模组的加工难度较大,必须考虑生产的良率、量产和成本。当徕卡专家提出镜头模组的光学设计指标时,第一个挑战就排山倒海地来了。
另一方面,虽然手机和相机在客观评估图像质量的测试仪器和平台是一样的,但徕卡使用的测试标准要高很多。比如,用来测试色彩还原的色卡,华为手机一般要求准确还原几十个色块就不错了,徕卡的标准是140个色块的准确还原。要达到徕卡的标准,对手机的器件、ISP算法以及后处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像质量的测试包括颜色、对焦、纹理、噪声、畸变、动态等很多个维度,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华为研发多媒体部有一个专门的图像评测团队,光是有代表性的固定场景就有100多种,还有随机的场景。图像测评团队,每天不仅要拍大量的样片,还会接收大量的Beta测试图片,分析问题,每个问题都要跟踪落实解决。正是伴随着这种艰苦的工作,华为手机的照片质量才一步步向着徕卡的“德味儿”靠拢。
历经磨难,从“让人崩溃”到相互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徕卡专家在镜头的鬼影和炫光指标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徕卡测试鬼影和炫光用的光源相当于投影机的光源,比手机厂商平时用的测试光源强了几十倍。也只有在这种极端的强光源下,才能彻底暴露镜头在鬼影和炫光上的缺陷。徕卡坚持把镜头的测试标准用在手机镜头测试,因为这是优秀图像的基础。
一开始的试制良率结果是令人崩溃的,每做出100组镜片,最后只能出品不超过10套符合要求的双镜头模组。华为手机的研发团队除了聚焦攻克技术难题,还与供应商和徕卡的专家并肩作战。徕卡的专家团队多次和华为手机研发团队一起拜访生产厂家,一起讨论改进方案,充分发挥他们在光学系统设计和生产上的经验,指导如何调整镜片形状和间隔,如何考虑周边系统对光学部分的影响。夜以继日的努力,最终让镜头良率达到了量产的标准。如今实力超群的华为手机徕卡镜头,可谓是华为手机与徕卡的一种相互成就。
在分享过程中,李昌竹展示了大量的样片,有的来自摄影大咖,更多的是来自普通用户。2018年华为新影像大赛收到了来自全球华为用户的超过40万张照片投稿。在刚刚过去的Paris Photo巴黎影像博览会上,华为专门为获奖者举行了一个独特的颁奖典礼。所有的这些创新和努力,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摄影体验,更多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并享受摄影的乐趣。
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华为手机的AI不是概念
提及人工智能,李昌竹认为,人工智能应该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而不只是一个概念。例如机器擅长做海量存储、搜索、检索、记忆、计算等,那么应该将机器的长项和用户的意图、任务、目标更好地协同起来。同时,人工智能要端、芯、云协同,而不是一味在手机上或云端单独进行。华为把NPU装到麒麟芯片里并不断迭代,正是因为人工智能运算需要大量端侧计算力。
但是面对人工智能背后的大数据洪流,如何能高效且合理的将其进行利用,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厂商也要保持冷静和克制,李昌竹强调,“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我们的高压线也是我们的红线,这是无条件必须要遵守的东西。因为华为手机是全球化的品牌和销售体系,必须要满足全球各地对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的要求和法规。”
人工智能的实际使用价值,也更多体现在了华为手机最引以为傲的摄影能力上。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华为手机摄影可以实现“慧眼识物”,手机通过前期对大量场景和照片的学习、训练,可以自动识别用户所拍摄的场景和物体,比如绿植、蓝天、人像、宠物等等,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参数优化,以达到“随手拍出大片”的效果;在Mate 20系列上,还可以基于AI能力识别出食物的卡路里。
事实上除了场景识别,华为手机基于AI能力还拥有诸如“AI智能购物”、“AI全屏翻译”等其他强大的AI功能。但是在李昌竹看来,人工智能时代刚刚起步,现在AI的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变得更优、更强,会更好地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
在李昌竹看来,做2C的消费品,是一条非常艰难的路,因为不仅是消费者诉求多、期望高、众口难调,而且终端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华为手机正被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
阳光在前面,把曾经的荣耀与困难丢到身后
在李昌竹精彩的分享后,在场诸位嘉宾纷纷与其进行了交流。
李宁品牌创始人李宁先生问到:“华为手机策划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摄影、艺术、文化方面的工作,最终有没有测评过摄影相关的技术或者项目推出后,对华为手机实际销售的影响有多大?在购买者的意愿和动力中,这些摄影相关的功能和项目能够占到多大比例?”

上海交通大学奢侈品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李杰
李昌竹表示,华为手机始终希望不断给用户带来惊喜,华为终端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所有的技术选择、规划、产品开发、美学设计等等,都是为了给用户完整、美好的体验。最后李昌竹总结:“曾经经历的努力和困难就如身后的阴影,在激励团队不断前进。因为大家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1-27

你是一个和我一样酷的人

雾中列车`

ZxID:17730012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27 0
你是一个和我一样酷的人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