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准?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影音天地
万众期待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准?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影视资讯]
万众期待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准?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4
发帖
313847
在线
16884小时
精华
0
DB
20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29
0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的乐迷们公认的皇后乐队最伟大的作品,皇后乐队的传记片以此命名,显然导演布莱恩·辛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皇后粉丝。虽然后面福斯另找了个导演来做剪辑,但拍摄部分几乎是由辛格完成的,而且剪辑师是布莱恩·辛格的御用,所以这基本可以认定为是辛格的作品。
皇后乐队在英美流行乐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不必多说,只列举几个零星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在英国音乐专辑历史销售排行榜中,皇后乐队占去了包括最高位在内的两席位置。专辑销售量常年位于英国专辑销售周排行榜上共1322周,也就是27年。
需要提醒的是,皇后乐队组建于1971年,主唱弗莱迪·墨丘利去世于1991年,也就是20年时间,但专辑在榜时间却长达27年。不完全统计,皇后乐队知名粉丝有Lady Gaga、“水果姐”凯蒂·佩利、艾达姆·兰伯特等,Lady Gaga的名字正是来自皇后乐队的一首歌曲《Radio Ga ga》。
这些事实都从侧面证明了皇后乐队在欧美乐坛的影响力。
弗莱迪·默丘里是皇后乐队的灵魂人物,粉丝对他的印象是身材壮硕、长着一口“任性”的龅牙却有着天生的好嗓音,皇后乐队最知名的曲目几乎都是他演唱的,包括但不限于《We are the champin》、《We will rock you》、《Killer Queen》以及作为电影片名的《Bohemian Rhapsody》。
直到2017年,人们提到皇后乐队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还是弗莱迪·默丘里。这个来自东非的桀骜不驯的男孩,是英国第一个亚裔摇滚巨星,他一手创造出了皇后乐队这个不朽的传奇。
本人于1991年因HIV去世,他的性取向为男性,这更给他的故事加上了许多传奇色彩。影片的导演布莱恩·辛格本身也是一个知名同志导演,一个知名同志如何去谱写另一个知名同志的故事,这本身是非常吸引人的。
《波西米亚狂想曲》在音乐部分和演员选择部分都非常的恰如其分。
音乐部分选择了皇后乐队几乎所有的知名曲目《We are the champin》、《We will rock you》、《Killer Queen》、《Bohemian Rhapsody》、《A Day at the Races》、《Somebody To Love》、《News of the World》……这些熟悉的旋律响起,皇后乐队的粉丝们就已经坐不住了。
要知道,欧美半个乐坛都是Queen的粉丝。甚至可以说,《波西米亚狂想曲》在颁奖季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有大部分的功劳都在皇后乐队上。布莱恩·辛格选择了一个自带流量、关注度、票房以及原声销量的绝佳题材。
可以说,有了歌曲,这部电影就成功了至少一半了。
再说选角问题,饰演弗莱迪·默丘里的男星拉米·马雷克身材健硕、长相帅气而且自带小龅牙,尤其是最后一点相当的神似,很难找到这样形似的演员。他能被选中演默丘里,简直就是缘分中的缘分。唯一不太足的就是气场稍显得弱一些,但形象和表演可以说非常接近了。
接下来就说说《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故事。
电影开始于1971年,皇后乐队组建的年份,讲述了乐队组建之后14年之间的历史。默丘里去世于1991年,但电影并没有选择以默丘里去世结束,而选择了皇后乐队生涯的最高点——1985年的Live Aid“拯救生命”大型摇滚演唱会作为结束。影片的后20分钟,全景还原了长达20分钟演出中,千人一起合唱《We are the champin》的宏大场面。
整场戏下来,节奏、剪辑、气氛围绕着音乐的配合都十分到位,这场戏的主角其实是音乐。导演曾经是《X战警》系列的导演,是超级英雄电影中群戏最为成功的系列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后20分钟从大远景到近景,台上台下舞台的互动都十分顺畅而出色,布莱恩·辛格施展出了强大的大场面群戏调度功力。
其余的几场大型演出,都十分有节奏感。可以说,电影中单独拎出每一段故事,都是十分成功的,足以让一个皇后粉丝充分燃烧起来。
但布莱恩·辛格却采用了断代的方式去讲一个连贯的故事,这就十分尴尬了。
电影选择了几个事件作为节点展现。1971年皇后乐队成立,1973年发行第一张专辑《皇后》,1973年巡回演唱会以及随后与第一任妻子分手并认识到自己的同志身份,1975年发行《波西米亚狂想曲》,1977年《We will rock you》作为单曲发行,80年代初默丘里单独搞专辑,1985年回归乐队并参加演出,其中也包含了默丘里的性取向认同、与几任男友之间的情感纠纷。
影片浮光掠影式的展现了十四年之间,乐队的发展历史,以及默丘里本人的情感纠葛,应该是一条完整的脉络,但是不断跳跃的时间线却将连贯的情感割裂了。每一次,当观众的情绪达到高潮,期望着下一秒还有更精彩的情感大戏的时候,导演就喊了“咔”,限制了很多内容的表达。
默丘里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美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恐同”时代。80年代初期,美国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人,随后性解放运动的蔓延,让艾滋病快速蔓延到整个美国。
那个年代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是相当严重的,而据影片所展现的内容来看,导演显然在性取向认同和艾滋病的接受上,都有意在寻找可以深挖人物内心的点。但是却受限于这种不连贯的叙事方式,人物的情感和弧光塑造都得不到完整的展现。
导演本可以抛弃这种叙事方式,集中地找出一条线去完善默丘里的人物塑造,但导演并没有这样选择。
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上一场戏默丘里开掉了想要劝他单飞的经纪人,下一场戏立刻改变态度单独签约去做专辑,就连一个最起码的人物情感转变都没有铺垫。
更不要说突然到来的性取向认同过程和结尾20分钟之前一秒突然决定回归的一系列突变,在不是皇后粉丝的观众看来,这个人物一定是不成立的。
一个完整人物的塑造,要有完整的情感变化和充足的动机才能说服观众,从而产生人物弧光,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布莱恩·辛格采用的叙事方式,亲手断掉了整部影片深挖人物性格的可能,造成了现在这样浮光掠影的感觉。
本身是一部人物弧光很强大的传记电影,布莱恩错误的选择将本片拉到了平庸的水准,身为半个皇后粉丝和影迷,就连一个及格分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个及格分,还是看在皇后乐队和后20分钟精彩还原的份儿上,若没有这两点,恐怕又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
看来,唯有皇后乐队的传奇,才是真正不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TiKo.
DB
+15
2019-01-29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TiKo.
ZxID:1302134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08-20
最后登录
2023-08-16
发帖
42155
在线
3208小时
精华
0
DB
33585
威望
33533
保证金
0
桃子
15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大元帅
配偶:
猴岛第一帥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29
0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