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有一条尼雅河,河畔曾经的绿洲上,坐落着一座城池,那是两千多年前的西域古国——精绝国的故址。
公元7世纪时,玄奘印度求法,途经尼雅河谷的尼壤城,说这里的环境是“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苇茂密,无复途径。”其描述,与今天尼雅河谷的自然景观仍十分贴切。
尼雅河谷两岸,仍是胡杨、红柳、芦苇丛生,沙生植物遍野,红柳深处,偶见民居二三,白羊点点散落草丛之中。行人过处,突然会惊起一只灰兔,如脱弦之箭,夺路狂奔。这一切,展示出草木旺盛的平原草场景观。
进入沙漠以后,则立即步入了一个没有生命的荒凉寂寞的世界。没有一棵树,不见一根草,丛丛沙丘之中,人们只能依循大概的方向,觅路而行,这就是精绝遗址!
直到二十世纪初,英国冒险家斯坦因多次进入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这里竟然有一座古城遗址,并且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珍贵文物,多达12箱。
这些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立刻轰动了全球,这个古城遗址就是尼雅。这座被人遗忘在黄沙中的古城,渐渐重现在人们的视觉中。
1959年2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学者史树青一行,深入尼雅,对遗址进行了考察。调查了佛塔遗存,并对部分遗存进行了简单清理,发现了一处冶炼遗址,采集了相当数量的文物。还收集到一枚“司禾府印”,再次引发了学术界对尼雅遗存的关注。
同年10月,新疆博物馆学者李遇春率考古队员10人,用骆驼由民丰北行5天,抵大玛扎。自大玛扎北行两天,抵佛塔。在遗址地区实际工作9天。共清理了10区房址,1座墓葬。获陶器、坩埚、纺轮、毛、棉、丝织物、竹、木器、五铢钱、铜顶针、铁镞、铁刀、角质带扣、角杯、磨石及象牙、玛瑙、珊瑚、玉石、玻璃等遗物。
在出土的东汉夫妇合葬墓中,男女主人尸体保存完好,穿着大量丝绢锦绣,棺上覆印花棉布,随葬藤奁、木栉、木简、碗、盘杯及弓箭、钢镞、君直高官铜镜、铜戒指、铁刀、金箔、一小块纸片等。为深入分析,认识精绝王国社会上层人物的物质文化生活、人种特征、精绝在“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地位等,提供了第一批相对完整的发掘资料。
自从尼雅古城被发现后,有越来越多的冒险家、考古专家向往这个地方,但由于地处沙漠,也有许多人在这里出事了。因此,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前往这个神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