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约翰逊说:
“一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
文化的欣赏和心灵的感悟是需要门槛的,
它需要你不断地去积累沉淀,不断地提升你的文化和素养,才能仰观宇宙之恢弘,
俯察万物之丰盛,
游目骋怀,真正到达人生的诗意和远方。
当你有了足够的文化积淀,
旅行会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也许不经意间,你的灵魂就受到了启迪,
你的人生也将到达另一个高度,而旅行也不再是“到此一游”。北方,有着伟大又神秘的游牧民族
他们离我们这么的近,但又那么的远
近是我们与他们的距离远是即便距离相近但他们的文化、历史、生活习性,我们却知之甚少以下
我推荐一些影视
作品、书籍、音乐希望大家能在旅行前
对游牧民族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在旅行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
1」
影视作品
01狼图腾 | 2015年“人的军队在冲锋的时候,会齐声狂呼冲啊杀啊,狗群在冲锋的时候,也会狂吠乱吼,以壮声威,以吓敌胆,而狼群的冲锋却悄无声息,没有一声呐喊,没有一声狼嚎,可是在天地之间,人与动物眼里,心里和胆里都充满了世上最原始、最残忍、最负盛名的恐惧:狼来了!”
——摘自书籍《狼图腾》
狼图腾的电影,
是由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拍摄的,
在内蒙古额仑大草原上
耗时5年拍摄的沉重故事。
电影中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描绘了
狼与人与自然的故事,
狼群和人群的对立、矛盾激发的同时,让人更能看清野性与文明的碰撞。
我们汉人总是认为狼是凶狠可恶的,而羊则是需要我们保护的对象;
牧民们说腾格里(上天)是父,草原是母,狼杀的全是祸害草原的活物,腾格里能不护着狼吗?
狼群为了生存而选择偷袭我们人类的圈养的羊群,他们
耐心、团结、听从指挥。
狼翻墙进羊圈
电影成功地改变了我对于狼的感受,
狼不再是童话故事里简单的平面形象。它像塞满了干草的狼皮一样,呼的变成了立体。圆滚滚,
饱满生动。
狼也是宽广大草原上的生命,
牧民不滥杀狼,也是在保护他们的草原。
草原民族捍卫的是大命——草原的命比人命更宝贵;而农耕民族捍卫的是小命——天下最宝贵的是人命和活命。导演用一种极其写意的方式
表达了不仅仅是人和狼的紧张关系,
更表达了文明的发展对大自然的影响。
可能“图腾”早已不在我们现代人心中,
因为如果我们真的信仰图腾,就应该对自然有
起码的尊重和敬意。
导演与狼交流
02成吉思汗 | 2000年草原,羊群,马儿,马头琴,这些是我对蒙古的最原始的印象
但在《成吉思汗》上,我看到了蒙古民族的彪悍与淳朴
用仅仅三十集的电视剧,讲述了成吉思汗这位枭雄的一生。
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心胸宽广,目光远大,不惧困难。但他也是一个孝敬父母、体恤部下、耐心教育儿女、看到美女走不动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带领着令人生畏的蒙古铁骑,
在冷兵器时代南征北战,战无不胜。
成吉思汗的一生,是一部男人的征服史,
广袤的土地,被他一点一点所征服,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所造成的掠夺与杀戮令人胆寒。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至于如何评价他?这就需要你自己去看电视剧了解了。
我现在只想到宽广的草原上,骑上骏马,感受一下那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03蒙古草原,天气晴 | 2008年这是发生在蒙古国大草原上
真实的故事影片讲述的是草原上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都只知道夏天草原的美,
却不知草原冬天的苍凉与萧瑟,
更遑论在草原上生活的人了。
冬天的北风,如刀割般刮着你的脸。
刺骨的寒冷,把你套马的手冻僵。
等待羊群出圈,放它们到很远的地方吃草...
日复一日的坚持。可曾想到,
当年路过此地的旅行家拍下的那张幸福的全家福,
已成为永远定格的过去。
那些曾经在镜头前鲜活的生命,
真的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个名叫普洁的小女孩最后还是没能离开这片土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画面中鲜活的生命映射的悲凉感久久不能散去
他们的生命属于草原,草样的韧性,草样的脆弱。
蒙古草原,天气晴04航拍中国第二季——内蒙古 | 2018年“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
——航拍中国
这是央视拍摄的纪录片,
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展示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
配上优美的文案,展示美丽中国、文明中国和生态中国。
在内蒙古的这一集里,跟随航拍器从空中眺望,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绿茫茫,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天山...
这是
自然之美。
冰雪那达慕上,
人们穿着蒙古袍骑着蒙古马,
欢聚共办各项竞技活动,
在这片厚实的土地上尽情地驰骋遨游,无所畏惧...
这是
人文之美。
阴山岩画、
满洲里繁华的夜景、
额尔古纳河...
这是
历史之美。
自然、人文、历史,内蒙古那栩栩如生的面貌,
在短短50分钟里完美的呈现在你的面前,
每分每秒都被内蒙古那绝美的画卷所惊艳、震撼。
「
2 」
书籍
01额尔古纳河右岸拿到
茅盾文学奖,迟子建的作品。
以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口吻,
叙述了一个民族的生存、坚守和文化变迁。
额尔古纳河右岸,
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
与驯鹿相依为命的
鄂温克人。
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寻求繁衍,
在日寇的铁蹄、乃至种种现代文明挤压下生存。
他们
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
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这本小说也是对
鄂温克族人的一个很好的记录。
从人文的方面来讲,
它有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
写出了
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
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
去大兴安岭,带上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
那片林海会因迟子建的文字而永埋记忆······
02蒙古秘史《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乃至称霸之历程的书籍,
记载了蒙古民族五百多年盛衰成败的历史。
书中既有蒙古高原父系氏族制时代狩猎生活,
以及与它相关的图腾崇拜现象的记载;
也有从氏族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
从而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的讲述;
还有从狩猎文化嬗变到游牧文化的如实记录;
更有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风云一代,
抛头颅,洒热血,从夹缝中崛起,成就霸业的全程写照。
用文学的手法来记载历史让人感悟到当年草原争霸的情形及生活的面貌,同时体察人物的内心。
这本书的每个字都让我怀着虔诚。
「
3 」
音乐
01♫ 鸿雁——呼斯楞“这首歌是一个寄情于草原的男人自语”
02♫ 呼伦贝尔大草原——布仁巴雅尔“呼伦贝尔市的市歌”
03♫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齐峰“席慕蓉听后曾说
好像又走进了草原,回到了自己的家”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