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雪丽
贾府的人,都爱钱,没办法,好的物质生活,就是需要有经济支撑。
可是贾府的官职,没有太大的实权,贾赦不过是袭职,品阶不低,可是那点工资,如何能打发贾赦呢。
而王熙凤呢,她带了大笔陪嫁进府,却仍然没有安全感,她的第一要务,也是弄钱。(一)公公贾赦的五千两
贾赦肯定也在想办法弄钱,府里的产业,收益并不是完全由他掌控,贾母在世,他没能大权独揽,可是贾赦花销大呀,今天看了石呆子的扇子,明天看上美女嫣红,花了八百两银子,一院子的小老婆,都要钱。
可是那点工资,哪里能支撑。
(贾赦)
所以他也要想生钱之路。
让贾琏一趟一趟跑平安州,不是公事,他没什么工作任务,他是恩养的袭职者,不过是找机会,共事,共事自然也要有利可图。
贾赦对于权力的运用,还是懂些的。
只是那些钱,究竟不是大钱。
他的大手笔,到是迎春的聘礼五千两。
这不是一笔小钱。
孙绍祖能点出五千两,说明他是给过贾赦五千两银子,自然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他在兵部候缺。
(贾迎春)
可是贾赦拿了钱,没办成事,这就有些麻烦,要是小数目,到好说,这五千两银子,让孙家打个水漂,贾赦也知道不稳妥。
孙绍祖呢,也想找个靠山,才有了求亲之念,贾赦想稳当的吞了五千两银子,正好嫁个女儿了事。
一个想找靠山,好做官,一个想要五千两银子,好挥霍。
里外里,就坑了迎春。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姑娘,哪里有活跃。
于是,迎春嫁了,贾赦捞了五千两,孙家成了贾府的亲家。
(贾迎春)(二)儿媳王熙凤的三千两
王熙凤是最能捞钱的。
因为是总经理,有人事权,所以日常收些孝敬,逢年过节,弄点过节费。
贾芸的冰片,太太房里的金钏没了,要补个人,那些想这个美差的人,自然要打点王熙凤。
可这些,都是小钱,能有多少。
王熙凤的目光很高远。
于是,才有了馒头庵那三千两银子。
先补充一下馒头庵的来历:贾家有两个家庙,一个叫铁槛寺,另一个叫水月庵。水月庵是供奉着各路观音的尼姑庵,因为庙里馒头做的好,就被外人起了个外号叫做馒头庵。
退一门亲事,王熙凤张口三千两,这到是见过世面,知道价值。
于是借了贾琏的名义,一封信,就成了。
这于王熙凤不是唯一的一次,以后有这类事件,自然还会办,她和馒头庵的师太,自然有了利益链条。
要是贾赦知道,儿媳妇如此轻易,就挣了三千两,会不会后悔,这么简单的事,自己怎么没碰上。
他会不会一声叹息,女儿的聘礼要少了。
【作者简介】韩雪丽,石家庄人,热爱诗歌,有作品发表在《写乎》《作家荟》《长江诗歌》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