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精神回归的先锋 | 袁 武:我想尽可能挖掘我自己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传统精神回归的先锋 | 袁 武:我想尽可能挖掘我自己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传统精神回归的先锋 | 袁 武:我想尽可能挖掘我自己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6-12 0


封面艺术家
袁武
YUAN WU
1959年9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历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教授;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画院执行院长,2017年3月辞去北京画院执行院长之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期封面:袁武作品

作为当今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大家,袁武在离开领导岗位之后,回归一个艺术家的本色。他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艺术应当尽可能放下意识与功能性的负累,回归到艺术家个人真实的自我表达。他并不以精湛的技艺沾沾自喜,反而愈加感到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他迫切希望重拾绘画本来的乐趣与朴素的表达。艺术没有标准,不同类型的艺术间也不应有高低,在全新的问题意识引导下,袁武正在缓慢地摸索转型之路,返璞归真。

袁武 人流 317 cm × 144.5 cm × 4 纸本水墨设色 2008-2017
袁武:我想尽可能挖掘我自己
采访人_ 于海元
库艺术= 库:在您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中抽身出来之后,回归到一个单纯艺术家的身份,您的创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袁武= 袁:首先是不再挤时间急匆匆地画画,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想一想再画。甚至把一个题材系列地画下去,使其挖掘的更深更完善。其次是在画什么、怎么画的问题上更自由了。

《人流》局部
库:在与您的交谈中,我们也感受到您现在有强烈的求变的意识,作为一名在业界具有名望的成功艺术家,为什么仍然要求自己去做出这种改变?
袁:我的绘画之路是从“徐蒋体系”即现实主义绘画走过来的,可是多年的体制内创作,发现我的许多作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无论从表现还是题材上,都越来越不能代表我自己。其实“徐蒋体系”走出来的画家也都有各自不同。我想尽可能挖掘我自己,现实主义绘画也应该有自我表现。

袁武 老头与牛之二 158 cm × 157 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老头与牛之二(局部)
库:在画院和其它的命题性创作中,您要考虑的更多可能是如何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完美诠释和表现主题,现在最重要的则是您自己个人性的表达以及如何去表达。这种转变对您来说困难吗?
袁:是有些困难,因为几十年的绘画创作养成了一种模式和习气。特别是“主题性绘画”和“全国美展”有一种公共的审美套路,独特个性和深刻思想越来越少。这是我现在想改变过去构思方向和表现方式的原因。

袁武 水不深系列之《春》 200 cm × 200 cm 纸本水墨 2019

水不深系列之《春》(局部)
库:参加“国展”对艺术是有明确、具体标准的,而广义的艺术则是没有明确标准的,或者说观念、语言的独特性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这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看、定义艺术的角度。您如何定位自己将要走的路?
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创作,因为一直是体制内的专业画家,所以基本都是为国展而画画,命题而作。观念是艺术家很重要的窗口,观念有新有旧。因为一直为一种意识形态画画,形成了一个固化的观念,所作的作品与自己关系越来越小。我现在还无法定位自己要走的路,只是试尝摆脱业已行成的创作模式,画我真正关注的事件和人生,把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

袁武 水不深系列之《秋》 200 cm × 200 cm 纸本水墨 2019

水不深系列之《秋》(局部)
库:随着艺术观念、个人立场等一系列问题的转变,是否必然会影响到您的艺术语言表达层面?
袁:这是自然的,绘画形式服从于绘画内容。观念和题材的改变,直接触及表现语言转换,只是对我来说,已经形成的个人绘画语言积重难返,改变起来不很见效。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磨合。
库:几十年锤炼出的造型能力和笔墨功夫,今天不再能令您满意。您今天如何看待个性与共性,“功夫”与“创造”之间的关系问题?
袁: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训练的造型和笔墨使我的绘画语言进入了共性审美系统中,这可能是一个学画者的正规道路,但却很难造就一个有独特高度的艺术家。“笔墨功夫”是传统中国画的一个标准,艺术不是科技,不是递增发展的。纵观美术史,绘画技术不是进步的,只有变化。不能说沈周、文征明超越了范宽、郭熙,更不能说齐白石超越八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和大家,所以没有一种技术是一劳永逸的。
但现在的中国画却是几代人同练一种功夫,这本身就存在问题。“造型能力”也如此,一个好的画家不仅训练造型准确,还应该训练形式感觉和对形的重组能力。“功夫”和“创造”是相互的,没有传统功力就没有高度,没有创造就有发展。

袁武 大昭寺的清晨之一 090 66.4 cm × 78 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库:“现实主义”是中国1949年之后占主要地位的艺术流派,一直以来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抛开官方、意识形态等方面限制,您如何阐释自己的“现实主义”立场?
袁:近几年我才发现中国的“现实主义”是伪现实主义或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是一边倒的艺术形式,只对现实唱赞歌不作批判。画家没有了个人思考和深刻反省,只是载歌载舞地描绘表象。我想在我的作品中表现我对现实和历史的理解。

袁武 大昭寺的清晨之一 099 66.4 cm × 78 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库:我们知道您近些年来一直关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梳理,也创作了“大江东去”等一系列作品。从个人视角去观察历史,您最大的收获和感触是什么?
袁:因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历史都是后人写的,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无法看到的。因此,历史人物也就不那么真实。20 世纪风起云涌的一百年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可惜她模糊不清,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为我们这个民族做了许多或至少一两件重要的事情,但历史留下的形象却不完整。有贡献的人,我们都应记着他们。
一个画家是没有能力梳理历史的,我只想为这样的人物造一小像,表示我的敬意。人真实了,历史才能接近真实。不管怎样,面对历史,我们要永远有一种情怀和尊重,这是我画“大江东去”系列作品所具有的感受。

袁武 大昭寺的清晨之一 081 66.4 cm × 78 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库:您的新作《朝拜者的天空》、《水不深》等,已经与之前的作品拉开一定距离,主题与叙事不那么具体,形象和构图都带有更多象征性意味,感觉到您在寻求变化,但画面背后对人,对现实,对精神与信仰的关注这一点似乎是您不变的底色?
袁:一个人的世界观是慢慢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我的绘画表达从来没有轻松过,更不会“玩”艺术。我觉得表现沉重的作品才有内容,艺术家的劳动才有价值,艺术品的传流才有意义。

袁武 朝拜者的天空 500 cm × 600 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袁武 高天无声 500 cm x 600 cm 纸本水墨设色 2018

创作中的袁武
《传统精神回归的先锋》
THE PIONEER OF THE RETURN OF TRADITIONAL SPIRIT
火热预售中
·邀请中、西美术史专家、文人、学者共同参与讨论;
·呈现十一位极具创造力又兼具传统精神的艺术家个案;
·全方位回顾首届《库艺术》“自由绘画展览季”;
·特别选拔、推荐“艺术新生代”。



优画网驻站唐卡画师作品:绿度母
唐卡是藏语,意为一种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关注藏民族文化的人,都无一例外地熟知唐卡这一名字。当你见到金碧辉煌的唐卡,再华丽的文字也无法穷尽它璀璨、繁盛、充满幻想色彩的美丽。然而,唐卡的美丽并不仅仅在于外表。唐卡的美丽,涵盖了信仰之美、材质之美、匠心之美、技艺之美、内容之美以及传承之美等多个方面。

西藏风光(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信仰之美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它既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又是佛教、苯教信徒修行的重要辅助工具。修行者把唐卡画中的圣像作为修行中观想和膜拜的对象,悬挂于家庭佛堂和寺院、庙宇的墙壁或柱梁上,其魅力完全不受尺寸大小的限制,也不受表现形式的影响,它是匠人的劳动成果,也是艺术家的心灵表达,更是宗教信徒们的修行依托和日记。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唐卡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佛教的传入,藏族文化吸收了不少其它民族的文化成分,与本土文化相交融,形成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独具特色的藏文化,这一点在唐卡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藏的许多艺人为了画唐卡,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将自己对佛祖的敬仰发挥到了极至,但西藏唐卡很少留下他们的名字,但一些著名画师却是人们熟知和敬佩的。如前藏的洛扎丹增洛布,后藏的曲银嘉措、绒巴索朗结布、江央旺布等,都是17世纪著名的绘画大师,还有一部分唐卡是由寺院有绘画才能的僧人绘制的。过去,寺院是西藏文化荟萃之地,许多高僧不但是深受崇敬的佛学大师,而且是出类拔萃的绘画能手。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您也许并不十分了解西藏的宗教和信仰,但您能从充满美丽和幻想的唐卡中感悟生活,感悟生命,感悟未来。

优画网驻站唐卡画师作品:白财神
材质之美&匠心之美
早在许多年前,唐卡就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永乐年间,内地织物唐卡大量流入西藏,使唐卡艺术,在西藏,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空间。而西藏唐卡并不拘泥于彩缎,其材质是多样的,有刺绣、织锦、贴花及珍珠镶嵌等,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在每一幅唐卡有限的画面中,每一条纤细的、变化丰富的线条,就好像是画家的心电图;每一个艳丽而典雅的色块,就好像是画家浓缩了的心灵世界。一个有才华的唐卡画家在近似单调的画面中,一束野花、几块岩石、几只动物就能把整个画面活跃起来。
唐卡一般是在宽约60厘米,长约90厘米的画幅中心位置画一尊大佛像,称为主尊像,而把一段故事,从唐卡的左上角开始围绕主尊像,顺时针布满一圈,每轴画一般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由于画心安排了主尊像,其周围的空间大小、形状都很不一致。靠近主尊像的地方,其轮廓更不规则,这就要求故事的每一个画面构图必须是因地制宜的。

优画网驻站唐卡画师作品:观音菩萨幻身
技艺之美&内容之美
唐卡所反映的内容涉猎面广,它囊括了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中的人物图像、故事片断,并把雪域高原的风情习俗、山光水色,尽收卷中。这样浩繁的内容,要在咫尺卷轴里反映出来如果没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富扎实的生活积累,是很难做到的。我曾仔细观赏过一些唐卡,西藏画师要构思数以千计的不同场面,描绘数以万计的人物,还要做到山川有别,建筑各异风土民俗迥然不同,即使一时一地也有僧俗官僚百姓之分,耕耘畜牧,百工杂技,诸方仪礼,甚至刀戎甲胄,法鼓锣号,都要精心构图,无不显示藏族画师高超的技艺及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被誉为藏传佛教艺术之乡的青海热贡艺人的作品《南海观音菩萨》,构图饱满、场面宏大,是集印度、尼泊尔以及藏族艺术风格于一体的代表作。这幅唐卡人物造型千姿百态、表情微妙传神,线条细腻流畅、组织有序、层次分明,集细腻与宏大于一体,犹如一首气势恢弘的交响乐。
唐卡的形式与游牧部族的生活经历有关。藏胞在辽阔而荒凉的高地上逐水草而居,裹成一卷的唐卡成为随身携带的庙宇。毕竟,唐卡比塑像更轻,也不同于壁画,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把唐卡系挂在帐篷里,哪怕是一根树枝上,就能成为一种象征,让藏胞们祈祷、礼拜、观想,或保佑离去的亲人。据说最小的唐卡仅有巴掌般大小,画在纸上、布上或羊皮上;而大的唐卡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每年择吉日而向广大信众示现,当其缓缓展开后,竟能遮住整整一面山坡。

布达拉宫(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我所见到的布达拉宫的唐卡,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失艳丽,总给人一种惊艳冷俊的感觉。我们援藏干部的驻地泽当镇的唐卡,因为悬挂在厅堂,供人瞻仰与选购,所以,显得亲近而鲜活。拉萨八廓街的唐卡,则大多是用来销售的,色彩要更加浓艳一些。尽管商家规定不能近距离拍照,但毕竟可以走近欣赏,唐卡上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佛像,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让人感叹之余,思绪万千。
唐卡在流通过程中,其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缜密的线条,丰富多彩的画法,为唐卡的流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优画网驻站唐卡画师作品:金刚萨埵
传承之美
唐卡起源于何时,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就西藏绘画艺术而言,其历史大体可以追溯到吐蕃早期。据藏史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修建的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的墙壁上就绘有壁画。西藏唐卡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数量可观,但由于社会的各种动乱,唐宋时期的古老绘画保存下来的唐卡已不多见。据说萨迹寺保存有一幅叫做《桑结东厦》的唐卡,上面画有35尊佛像,其古朴典雅的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是吐蕃时期极为罕见的一件珍贵文物。
唐卡的题材是多方面的。有取材于西藏社会历史和生活习俗的历史画和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法和藏医藏药的科学唐卡。据史作画,以画言史是西藏唐卡的一个显著特点。反映西藏历史的唐卡,有通史性的,有断代性的,还有一种人物传记唐卡。西藏唐卡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宗教这一主题,唐卡中所表现的佛像,具有多姿多态的特点。可以说,每一幅唐卡,都有一段历史,而您永远也猜不透画像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激发您去大胆地想象与幻想。
如果说,通过梵高的油画,您可以洞察人类内心的孤独;通过齐白石的画,您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可爱;那么,通过西藏唐卡,您就可以进入神圣的雪域佛国,感受宗教信仰带给人的震撼和洗礼。这就是西藏唐卡,一种美丽与幻想的艺术,它可以净化您的心灵,让您的灵魂更加纯粹,感受到身心的震撼!
文字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19-06-13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6-13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