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倒孙红雷新剧的最后一根稻草:植入广告,金主变成“刽子手”?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压倒孙红雷新剧的最后一根稻草:植入广告,金主变成“刽子手”?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压倒孙红雷新剧的最后一根稻草:植入广告,金主变成“刽子手”?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6-24 0



孙红雷新剧《带着爸爸去留学》撤档后终于上映,虽然收视飙升、口碑却一路走低,豆瓣评分4.0,创下孙红雷近年作品中最低。
弹幕网友火力密集集中吐槽的重点,就是剧作中植入广告太多太密太频繁。
由广告商分摊成本,原本是一项很有利的“找金主”行为,但影响口碑甚至影响收视,这是所谓过犹不及效果吧?“金主”变异为“刽子手”。

所谓“植入”广告是近些年才逐渐广泛流行的模式,早期电视剧和广告二者之间有严格相区分,此后网剧中开创的“小剧场”广告模式,由剧中演员以与剧情设定有一定程度相关性的内容来安利产品,这种模式中正片和“小剧场”之间的分界线依旧相当分明。

而后“植入”广告进一步渗透剧中,比如古装剧中出现以现代化妆品牌命名的某某美妆坊,比如零食品牌也穿越去玄幻世界开设同名分店,剧中人物间或去美妆坊或买零食、完成“安利”指标。
《带着爸爸去留学》中的植入广告就是类似模式,原本是常规操作,为何却引发连环吐槽、成为拖垮剧作品质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第一点,出现频率过高,且屡次导致剧情无意义停滞。
无论是孙红雷兜兜转转绕一大圈让儿子喝感冒药,还是辛芷蕾打电话“哎呀我想起来了、等我问某留学机构老师”,抑或是多次上线的帮租房找房的工作人员,这些广告的共同特点是都在飞速推进进退条、却几乎丝毫不推动剧情,也就是说占用了大量时间却只提供了极少的有效信息。

此前《欢乐颂》中某零食品牌的植入,仅仅是商品logo出现在主角桌面上或者很少几句台词中,而如今如此大规模的“僵尸型植入广告”入侵,自然容易导致观众反感。
第二点,植入广告的“表演”人员状态更接近群演,表现僵硬,对比“小剧场”模式里的演员们(男主角或者重要配角)差别更明显,影响追剧感受。

通常卫视播出的广告都由专业人员出演,网剧小剧场模式也往往由主创演员完成,比如《古董局中局》中男二号乔振宇出演小剧场,《怒晴湘西》中更是由一番主演潘粤明本人出演小剧场,但《带着爸爸去留学》里出境的租房公司工作人员,表现如同群众演员(舒心酱甚至觉得有可能就是金主公司的员工),对比之下观感差距明显。
第三点,剧情质量欠佳、逻辑硬伤颇多,整体品相的不尽人意会加重观众对于动辄跳出来的植入广告的反感。

如果一部剧的诸多方面都是短板,自然会更容易引发观众对单一缺点的“嫌弃”之情;如果剧作本身质量扎实,那么沉迷剧情的观众很可能表示“因为剧好看所以愿意忍受广告多”。
很显然《带着爸爸去留学》属于前一种情况,屋漏偏逢连夜雨,横竖都不景气。

如今剧作口碑日益下滑,评分似乎还有“创新低”的可能,但另一方面收视率却表现优异。
如果仅仅算一笔金钱账,如此大密度、高频次、多方位的植入广告,很可能早已经回本。

但对演员们来说,尤其是孙红雷、辛芷蕾、涂松岩、刘敏涛这样的实力派演员,未免有些“得不偿失”;首先,制作方收入囊中的广告费并不会额外分摊给他们,其次,(小部分)收入和传播度、口碑、行业认可相比,哪个更重要?要靠演技吃一辈子饭的演员们,心里都有数吧。
演员的身不由己,是让片方的金主,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拦路虎甚至是“刽子手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19-06-25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6-25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