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秋色图》卷(局部) 蓝瑛 作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位职业画家,其终生寄情于笔墨丹青,简历极为光彩照人:拜得名师——老师是当时艺术界首屈一指的领袖董其昌;教出高徒——在众多弟子中,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天才陈老莲;本人也独开门庭——画风融合南、北两宗,画出的山水有个专有名词叫“蓝家样”,开创了清初江浙画坛上著名的“武林画派”。这样卓然的成就,几乎让古今所有职业画家都望尘莫及。他的作品被谢稚柳先生誉为“形式是独立的,风格是前所未有的”。他有一个号为“蜨叟”(“蜨”同“蝶”)。他用自己的一生汲取优长、标新立异,诠释了化蛹成蝶的蜕变过程。他就是明代画家蓝瑛。
尽管如此备受瞩目,但由于打上了“职业画家”的标签,蓝瑛与其他职业画家一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史料记载十分匮乏,常常被学者们引用的地方志仅限于康熙《杭州府志》和康熙《钱塘县志》两种。
1585年,蓝瑛出生于“浙派”发源地钱塘(今浙江杭州)城东一个寒微的家庭。据《钱塘县志》(康熙五十七年刊本)卷二六记载,其身为童仆时就在执役的厅堂上“蘸灰画地,作山川云物、林峦峰麓,咫尺万里”。一个八岁幼童所画的山川林麓和峰峦能出神入化到有咫尺万里之势,无疑是方志撰修者的夸张之词,但却说明蓝瑛资质聪慧,在年幼时已显露出颇高的绘画天赋。出身不能选择,道路却是每个人自己走出来的。虽然迫于生计很早就走上职业画家道路,蓝瑛却通过自学,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能诗善书,甚至还会操刀治印。
《澄观图》册之《仿黄公望笔意》 蓝瑛 作
青年蓝瑛所处的时代,“浙派”名家戴进、吴伟作古已近百年,“吴门画派”也开始衰落,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主导着当时的艺术界。弱冠之年,蓝瑛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立足画坛,脱离职业画师的藩篱,获得更大的空间,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进入文人圈。怀抱这样的理想,蓝瑛23岁那年迈出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背井离乡,寓居松江,投奔书画家、藏书家孙克弘门下。孙克弘为人慷慨好客,稍有一技之长投奔到他门下者,都可以得到接纳和金钱报酬。蓝瑛在孙府得以饱览历代法书名画,并广泛结交文人墨客。也就是在那时,他结识了董其昌、陈继儒、赵左等这些当时书画界的名流“大腕儿”。
《澄观图》册之《仿张僧繇笔意》 蓝瑛 作
董其昌对这位小自己30岁、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极为赏识。孙克弘去世以后,蓝瑛长期追随董其昌左右,接受文人画思想与复古理论的启迪,大大提高了艺术眼界和交往层次。董其昌既富于收藏,又与画商和收藏家来往密切。“近水楼台先得月”,王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郭熙、王诜、范宽、米芾、李唐、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方从义、赵雍……这些董其昌所推崇的画史上的山水名家,都成为蓝瑛的模仿对象。大量的仿古、摹古让蓝瑛积累了丰富的绘画经验和扎实的笔墨功底。他在学习时吸取前人的精髓,集众家之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终成为一名“集大成者”。在深入学习古人的同时,他广泛游历山川,悉心观察生活,把奇峰插云、古树丫槎、烟云雾霭、瀑布流泉、茅屋水榭、高人逸士这样的绘画元素纳于笔下,使澄澈清明的山水画可望、可游、可居,引人入胜。
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初秋时节,29岁的蓝瑛意气风发,以连绵的节奏、简远的用笔创作《溪山秋色图》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蓝瑛早期颇有特色的山水作品之一。他在图卷中自题,画面构图借鉴元人赵孟頫,笔法来自黄公望。但画中山峦起伏却更为舒缓。他虽采用大痴的长披麻,但多以侧锋皴写。此卷与吉林省博物馆藏的董其昌《昼锦堂图》卷的结构、布局、用笔、设色非常相似。或许,当时侍墨董其昌左右的蓝瑛正是亲眼目睹了老师创作《昼锦堂图并书记》之后激情澎湃,下笔一挥而就。《溪山秋色图》卷一举获得了两位名家的“点赞”:卷首是陈继儒题字“澄怀观道”;卷尾有两段董其昌的书法题跋,其中一段不乏赞誉之词,认为蓝瑛此画“命意幽奇,用笔简远,撮诸家独擅之长,致一时传布之美”。
《澄观图》册之《仿吴镇笔意》 蓝瑛 作
董其昌的好友、著名书画家陈继儒也是蓝瑛在创作道路上的重要导师,蓝瑛曾多次追随陈继儒来往江南。1628年(崇祯元年)冬天,70岁的陈继儒在杭州登门访问当时仅18岁的青年黄宗羲。43岁的蓝瑛作为门生,徒步跟随在陈继儒轿后,“天寒涕出,……即以袍袖拭之”,可以说是相当相当恭敬了。陈继儒手中的山水藏品,如元方从义的《奇峰白云图》等,自然也成为蓝瑛临摹学习的素材。1638年,80岁高龄的陈继儒题款蓝瑛《仿黄公望山水》卷时给予了高度评价:“‘江山浑厚,草木华滋’,此张伯雨题子久画。若见田叔先生此卷,略展尺许,便觉大痴翻身出世作怪。珍藏之,勿令穿厨(橱)飞去。”这段话,直白地讲,就是夸赞蓝瑛画得特别好,仿佛是被黄公望“灵魂附体”了。
从青年到中年,蓝瑛在松江成长和成熟,但他最终却没有选择融入松江画坛成为“松江画派”中的一员,而是奔走各地,在松江外围各地发展出自己的市场:从南京、嘉兴、杭州,向南延伸至绍兴,向北延伸至山东,并在晚年定居杭州。从五十多岁开始,蓝瑛逐步摆脱“松江画派”的束缚。他以职业画家功力深厚的笔墨技巧,融会贯通宋元文人画的笔墨意境,承续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兼以对各地山川的饱游饫览,学习古人而又自出机杼。其艺术成就贯通南北,在文人画的时代,开创了职业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与文人画家笔墨情趣相结合的画风,形成了纵逸疏放、苍老雄奇的独特风格,完成了职业画家兼具文人画家的成功转型。他能够自如运用古代各家的笔墨技法,运笔上由中锋转为侧锋,或以中侧交替运用,用各种皴法、点苔法熟练地画出各种形态的山石、树木,笔法日益娴熟敏捷。他综合各家的典型构图,或简或繁,形成自家面貌,笔墨苍劲,气势雄浑,在明末清初的江南画坛树起了一面大旗,最终自立门户,形成人多势众、声名远播的“武林画派”。
蓝瑛一生笔耕不辍,传世作品数量众多、面貌多样。他的山水画创作一般被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50岁以前。他在临习古代名家作品的过程中,择良而取,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打下了深厚而扎实的笔墨功底。中期为50岁至65岁之间。他贯通南北,追求古法,托古而创新,技巧日益娴熟,个人风格初露端倪,苍劲雄强的笔性日趋显著。晚期为65岁以后。这是蓝瑛一生中最精彩的时期。他完全打破南北宗的界限,笔力劲健、浑厚练达,千岩万壑都已化为其胸中丘壑,落笔纵横、水墨淋漓,别具一格。
《澄观图》册之《仿范宽笔意》 蓝瑛 作
蓝瑛69岁时曾精心绘制了一本12开的《澄观图》册。该册为纸本,设色,每开纵42.5厘米、横23.2厘米,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澄观”一词出自六朝著名山水画家宗炳的《画山水叙》:“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宗炳认为山水画的功能在于“澄怀观道”,即通过欣赏山水画以涤除心胸之垢,进入平和无我的高尚境界。这也是蓝瑛创作此画册的初衷。他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准确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温婉秀美和北方山岳的雄伟壮丽。他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达到了“澄观”的目的,所以在该图册中找不到任何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具体景观。蓝瑛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又对自然山水的某些形式结构及色彩进行了分解和重新组合,使之化为自己的“胸中丘壑”。
明末清初的画坛,追随蓝瑛学画者众多,陈洪绶、高凤翰、法若真、禹之鼎、袁江等名家,以及“金陵八家”等均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陈洪绶十岁就跟着蓝瑛习画,后来以人物、花鸟见长,但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陈洪绶作品中的树石均采用蓝瑛的画法。直接继承蓝瑛衣钵的蓝氏一家子孙如蓝孟、蓝深、蓝涛,以及弟子刘度、洪都、王奂、顾星、陈璇等都各有成就。
《澄观图》册之《仿荆浩笔意》 蓝瑛 作
过去画史上常把蓝瑛划归“浙派”,并冠之以“浙派殿军”之名,其实并不客观。只要稍有见识与鉴赏能力,就可以看出蓝瑛的绘画风格、表现形式与戴进、吴伟截然不同。除了同样是职业画家的身份和生长于杭州之外,蓝瑛的绘画与“浙派”并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若以地域作为划分派别的标准,将蓝瑛归入“浙派”门下,实际上是否认了他的绘画成就与地位。因为在明末清初的画坛上,掌握着话语权的文人画家和批评家崇尚“南宗”山水,把“浙派”列为“北宗恶派”,横加贬斥。蓝瑛及其门人所形成的“武林画派”是对宋元文人画的继承、变革与发展,无论绘画风格还是笔墨意境都有上乘的独特创造。蓝瑛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兼容并蓄。他既谙熟董、巨、“元四家”,又不排斥被其恩师董其昌列入北宗的李唐等人,以一个大家的风范广纳博收、借古开今。
《澄观图》册之《仿倪瓒笔意》 蓝瑛 作
历史上关于蓝瑛的卒年说法不一:一说他卒于1664年,一说他卒于1666年。但无论是在哪一个年份离世,他长寿画家的身份都是毋庸置疑的。千百年来,为祖国锦绣山河传神写照的画家当中能够开宗立派的屈指可数。作为一名职业画家,蓝瑛无疑是勤奋且专注的。他用一生的时间向世人证明,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付出努力。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活出自我,才可以化蛹成蝶、名垂青史
他是一位集书法、绘画、鉴赏与史论研究于一身的艺术家;他是书画史论的研究者,一位书画鉴定大家。他的绘画,山水、花鸟和人物并工,写意与工笔兼擅。他的创作,借古开今,推陈出新,有感而发,不拘一格。
萧平别署平之、戈父。室名爱莲居。1942年生于重庆,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1981年调江苏省国画院。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展三十余次,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十多家博物馆收藏。出版书画集近三十种及研究专著《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人物画传统技法解析》《丹青论古今》《萧平之书画鉴、藏、论》等十数部。
萧平出生于具有深厚国学氛围的书画世家,耳濡目染,自幼形成对书画的爱好。青年时期,考入江苏省国画院专修班,得到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大师的指授,打下了坚实的中国画的根基。
萧平生于书法世家,于南京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工作近二十年之久,其后又调江苏省国画院任职业画家。他身为鉴定家与画家,在创作中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接触过数以万计的古代经典作品,他对各家之长都了熟于心,打破了传统“鉴者不画,画者不鉴”的艺术主张,将艺术理论、书画鉴定与艺术创作的精髓融汇贯通,在创作中结合时代潮流、表现对象加以变化,利用各种技法、风格,直抒胸臆。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肖晖荣认为,“他作为一个学者,对文史、对鉴定、对画评在理论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要创作如此多不同门类的画,样样精通,实属难得。他的书画鉴定,将辨真伪,断时代,明优劣,与画史、画论的研究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对中国古书画真伪的鉴定法,有“江南一眼”的美誉。把鉴定书画中获得的传统技法与心得应用到自已的绘画实践,成就了萧平特有的绘画风格。
萧平的山水、花鸟与人物画各有师承。
山水画融合“宋骨“、“元韵“,取王蒙之“苍”与石涛之“润”,苍茫而华滋,灵秀而雅逸。
《秋山读书》2014
花鸟画以大写意为主,斟酌于徐谓、李鳝及吴昌硕之间,豪放纵肆,大气磅礴。
人物画写实与写意并工。前者来源于明清肖像画传统,后者受梁楷、张风影响,略形取神,率意疏宕。
萧平学习书法,初从父教,后拜金陵书圣高二适、林散之为师。
萧平的书法,融章草、今草、狂草为一炉。风格清隽飘逸中寓刚劲挺拔,生姿韵,求变化;下笔沉疾有力,纵横不拘,翰逸神飞。尤其竹简书风,以行书为底,章草为风格,汉碑为笔法,朴拙率意,流动隽雅。
萧平坚持着书法、绘画、鉴定和史论写作四项并举的方针,旨在建筑一个广阔、深厚的基础。他的书、画、鉴、藏、论,并不各自孤立,而是交融互济,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