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富贵才华横溢,赵无极一生不曾缺钱,但始终得不到幸福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出身富贵才华横溢,赵无极一生不曾缺钱,但始终得不到幸福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出身富贵才华横溢,赵无极一生不曾缺钱,但始终得不到幸福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6-25 0

对于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所缺失的东西都不一样。一个人的幸福就是追求到了自己想拥有的而没有的,包括物质上或精神上的东西。
然而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幸福往往是极难追求到的。很多人穷尽一生都会追赶不到自己心中的幸福。拥有上天赏赐的无限的才华和一掷千金的富裕的赵无极,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绘画奇才坎坷多变的一生,亦是没有得到幸福快乐的一生。
一、天之骄子
1921年生生在一个世代富有的大家庭的赵无极,可谓是真正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公子。虽然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除了拥有上天给他优厚的家庭背景外,他还是一个无师自通,自成一派的绘画天才。
即使现在,人们对于以艺术作为谋生手段仍是十分地不看好,更不要说在赵无极生活的那个随时战火纷飞的年代。但是不依靠家庭,赵无极做到了。他以绘画谋生,而且最后还成位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大画家。

赵无极的画作在当时就受到了许多外界的关注和喜爱。世界闻名的毕加索曾经和赵无极在一个画廊,这位高冷自持对外界不甚关心的大画家,每次到画廊,都会问别人一句,“那个矮个子来了吗?”这个毕加索口中的矮个子,就是赵无极。一个人不知道要拥有多大的魅力和才华,才会引起一代大师的注意。
赵无极的事业顺风顺水,没有一切物质的烦恼。在很多人看来,他应该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

事情恰恰相反,一方面的强势往往会招来另一方面的巨大落差。赵无极的物质条件羡煞旁人,但是精神的满足差强人意。
二、婚姻爱情的坎坷
人生最难过的,就是一个情字。多情多钱的赵无极也不例外。赵无极有过三次婚姻,前两次是中国妻子,后一个是一位法国妻子。
他的第一段婚姻是令人不齿的。赵无极的第一位妻子是和他门当户对,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谢景兰。

两个人家庭背景相似,按理来说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不会有冲突和矛盾。但是谁也没想到,就在两个人度过一段相安无事的婚姻时光后,相比相貌普通的赵无极,容貌姣好的谢景兰出轨了。她爱上了音乐才子马赛,并且马上毫不犹豫地和他离了婚。
这件事对赵无极的打击十分巨大,他苦闷痛苦,但也无可奈何,选择放手。
所幸,他也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香港的女艺人陈美琴。相互爱慕的两个人迅速结了婚。

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恶意安排,让赵无极的婚姻和爱情注定不顺利。婚姻多年后,陈美琴因为精神病,自杀了。原本在此之前,陈美琴的病情有所好转。自杀的时候她只有四十一岁,而赵无极也才人生过半。
赵无极又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无人陪伴照顾。他不禁审视自己的一生,到底是痛苦还是快乐,他开始想要诅咒命运的安排。

三、家庭的纠纷
经过一系列的打击,赵无极的绘画风格和原来的大相径庭。在不幸的环境下创作的作品,反而成为他艺术生涯的巅峰。2018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赵无极的一部作品以5.1亿的高价被拍下。这次拍卖刷新了香港艺术拍卖史的历史纪录。
在第二任妻子去世五年后,赵无极又遇见了他的第三任妻子,一个法国女人。他们结了婚,往后赵无极的整个晚年生活都是由这位妻子照拂。

他好像可以停下人生的脚步,安稳地度过他的晚年时,命运又给他安排了一次考验。
他的家庭又起了纷争,这次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和第一任所生的儿子,他们要争夺在当时就已经价值数十亿的赵无极的画作。
这一次的纠纷让赵无极痛心不已,悉心照顾自己的妻子和独子的矛盾把他紧紧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最后,万般无奈的赵无极只好投身他的艺术创作,不在管理那些让他伤心的事和人。
一开始,人们也许会羡慕赵无极投胎的好运,但是听了他坎坷的一生后,无疑会统一认为他亦是一个没有得到幸福的可怜人。家财万贯怎样,一身才华又怎样,对每个人来说幸福终究是可遇见但是不能强求

Franz Xaver Winterhalter(1805-1873)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 Xaver Winterhalter 1805.4.20-1873.7.8),19世纪中期德国学院艺术派的古典主义绘画大师,擅长人物肖像画,他也是一位版画家。

Portrait of Leonilla, Princess of Sayn Wittgenstein (1843)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Franz Xavier Winterhalter 1805年4月20日出生于德国的黑森林地区的Menzenschwand(为St.Blasien的一部分),他是农夫兼树脂生产商菲德尔·温特哈尔特Fidel Winterhalter (1773-1863) 和他的妻子伊娃・迈尔Eva Meyer (1765-1838)的第六个孩子。 他的父亲对他的生活影响很大。家庭中八个兄弟和姐妹,仅四个生存了下来。 在他的生活中,弗朗兹・温特哈尔特受他也是画家的兄弟Hermann (1808-1891)影响很大。

Count Jenison Walworth (1837)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在St.Blasien的本尼迪克特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的学校学习后离开了Menzenschwand,1818年,十三岁的温特哈尔特开始研究学习绘画和版画。后到摩纳哥学院学习绘画。

Empress Elisabeth of Austria in dancing dress (1865)
在1823年,十八岁的温特哈尔特到慕尼黑寻求发展。在1828年他成为了卡尔斯鲁厄(Karlsruh,德国西南部一城市,在莱茵河上,位于斯图加特西北偏西)的公爵夫人Sophie Margravine of Baden(Princess Sophie Wilhelmine of Sweden)的绘画大师。

Helene-Louise de Mecklembourg-Schwerin, Duchess of Orleans with his son Count of Paris
他在德国之外获得成功的机会始于1832年,1833-1834年他到意大利旅行,这是受Grand Duke Leopold of Baden大公的支持,他从卡尔斯鲁厄回来时,他的利奥波德大公爵及其夫人的画像“The portraits of the Grand Duke Leopold ofBaden and his wife”使他很快成为大公国的专职画师。

Karl Josef Berkmuller (1830)
温特哈尔特之后又成为欧洲许多大国的宫廷专职画家,服务于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还有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皇室的宫廷,为国王和皇后画像而著名。

l dolce Farniente (1836)
1835年后,温特哈尔特成为受各国宫廷欢迎的肖像画家,拥有广泛的知名度,他同时又兼营平版印刷事业,并通过这项技术将自己的作品推广出去。1852年他的求婚被拒绝,这之后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Franz Xaver Winterhalter效忠于自己的绘画工作,一辈子单身。

Leopold I (1840)
温特哈尔特 Franz Xaver Winterhalter后来在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定居。 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的绘画作品变得很少。

Louis Philippe I, King of the French (1840)
1873年的夏天,在参观法兰克福的期间,温特哈尔特不幸患上斑疹伤寒症,于1873年7月8日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Louis-Charles-Philippe of Orleans Duke of Nemours (1843)
温特哈尔特 Franz Xaver Winterhalter 能敏锐地察觉到不同宫廷中的政治风向及道德倾向,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绘画方式。

Ludwig, Graf Von Langenstein (1834)
温特哈尔特的作品展示了严谨精道的德国风格,绘画表现手法接近现代人的审美标准,画中贵族姿态优雅,衣着极其华丽,在肖像画中出类拔萃。通过他的绘画,人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欧洲19世纪皇室贵族的肖像面貌和奢华生活。

Markgräfin Sophie von Baden (1830)
一个困难的问题是,很难把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Franz Xaver Winterhalter归为是什么绘画派的画家。 他的早期绘画风格是新古典主义的,但是他的风格又可以被描述作为新洛可可式。 在他去世以后,他的绘画被认为是浪漫派的。关于他的个人和绘画情况资料也较少,致使他的绘画作品长期以来未被认真研究。

Portrait of Count Alexei Bobrinsky (1844)
然而,就在1987年,在伦敦国家肖像画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和巴黎的Petit Palais博物馆,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 Xaver Winterhalter的绘画作品被做了一个主要的陈列。这使他的优秀画作重新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温特哈尔特又回到被人们认可的杰出的绘画大师的地位上来。今天,他的绘画作品在欧洲和美国的主要博物馆展出。

Portrait of Francisca Caroline de Braganca (1844)

Portrait of Leopold I of Belgium (1846)

Portrait of Louises von Orléans (1841)

Portrait of Madame Ackerman, the wife of the Chief Finance Minister of King Louis Philippe

Portrait of Madame Rimsky-Korsakov, Varvara Dmitrievna Mergassov (1864)

Portrait of Prince Albert (1843)

Portrait of Prince Henri, Duke of Aumale (1843)

Portrait of the Prince de Wagram and his daughter Malcy Louise Caroline Frederique Napoléon Alexandre Berthier (1837)

Portrait of Victoria of the United Kingdom (1843)

Portrait of Victoria of the United Kingdom (1844-1845)

Prince Albert (1842)

Queen Victoria (1842)

Queen Victoria (1843)

Queen Victoria and Prince Albert with the Family of King Louis Philippe at the Chateau (1845)

Roman Genre Scene (1833)

Self-Portrait of the Artist with his Brother, Hermann (1840)

Sophie Guillemette, Grand Duchess of Baden (1831)

The Decameron (1837)

The Royal Family in 1846 (1846)

Victoria, Princess Royal (1842)

近日,陈妍希被《芭莎艺术》特别邀请出镜拍摄一组大片,以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对艺术态度进行视觉呈现,在丰富的层次和构图中,用情绪和肢体完成对于自我精神空间的审视。值得一提的是,陈妍希在大片中尝试金色超短发的“男仔头”造型,配上复古感的贝雷帽,宛如油画中走来的精灵少年。

在绿色的密闭空间内,人、物以及光感搭配奇幻,陈妍希淡妆出镜,肢体和情绪都诠释得十分到位,将观者完完全全带入到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意境氛围内。当她在室内翩翩起舞时,一束光打在她的身上,手臂延展的线条展现出美好身形;而当她趴在玻璃窗前,眼眸微垂,一人一猫于空旷的房间里营造出一种虚无的孤独感。在另一幅画面中,陈妍希身穿复古的白裙,扎着两条辫子,眼神里透露的纯真与抱着黑猫的小女孩别无二致,整体画面超和谐。
陈妍希曾在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求学,并于南加州大学副修美术学系,对艺术作品特别是绘画作品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此前,她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展现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是大家公认的绘画能手。对于这次和《芭莎艺术》的合作,陈妍希在拍摄前与艺术家深入沟通讨论,了解到这组照片背后的意义,将艺术家脑中的构思与现实结合,利用光与影的艺术,以旁观者的视角,超出理智地将非存在的场景演绎得生动独特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19-06-25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6-25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