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是唐代的教坊曲,后作为词牌名流传下来,内容多以爱情为主,如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五代时期的词人牛希济,名气当然无法和后世的一代文宗欧阳修相比,就是在当时,他的地位也远逊于韦庄等一线大咖。但他有一首《生查子》却享誉词坛,尤其最后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更为后世称道,正因为他这妙不可言的两句,《生查子》词牌又多了一个别名——《绿罗裙》。

《生查子》
五代牛希济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词的开篇,徐徐展开一幅写意水墨画,一幅春天景象的水墨画。黎明时分,恬淡星稀。天还没有完全亮,白茫茫的雾气开始消退,远山笼罩在一片轻烟当中。一开始就渲染出一种烟水迷离的韵味。点明了节令、时间、环境、早起等,为下文铺垫了丰富的内涵和想象空间。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这是一幅朦胧缥缈的远景图。接着词人将笔墨从远景拉回到近景——“残月脸边生,别泪临清晓”。如果说上两句是写景,那么这两句就是情与景的相互交融了。它像电影镜头一样,把远景直接转变为一个特写镜头,快要西沉的月亮和曙色一起,照在一张清丽的脸上,那脸上挂着的两行清泪,在月色下是那般楚楚可怜。这么美好的春天早晨,是谁在哭泣呢?又为什么哭泣呢?“别泪”,这是词中给出的答案。这是离别时恋恋不舍的泪水啊!而且是一对爱人的离别!由此可见,这首词的主题就是“离别”。对于“离别”这个文人早已嚼烂的话题,牛希济去写出了和前人完全不同的味道。

这首《生查子》词的最大特点就是,牛希济将爱人在离别时候的赠语与“移情”手法结合在了一起。什么是“移情”呢?文学上所谓的“移情”就是人的情感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如“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把人的情感投射到无情的老天上面,好像天和人能成为知己一样。那牛希济的“移情”对象又是什么呢?“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移情”的对象是女子身上穿着的那条绿色的罗裙,而且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移情”手法。通常情况下,诗词当中习惯用花来比喻女性,即“美人如花”。可牛希济却借这位女子之口,别出新意地选择芳草做“移情”的对象。为什么呢?

首先是她平时就爱穿绿色的裙子,而且在他们分手的黎明时候,她仍然穿着的是绿色的裙子,和草一样绿色的裙子。她希望自己最爱的颜色,也能在爱人的心里留下最难忘的印象。再有,鲜花和芳草的最大区别就是:鲜花颜色亮丽,是那么抢眼,瞬间就能抓住人的视线,给人以惊艳的感觉。而芳草呢?它是那么普通,那么不惹人注目,但生命力却极其顽强,不容易凋零。就如白居易所说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正是她所期待的爱情。

女子想要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的炽烈,而是能经得住考验的细水长流。现在爱人就要远行了,她不能跟他一同前往,但她希望爱人不要忘记她,甚至时时刻刻想着她。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是夫妻还是恋人,但我们确信,女子对男子的爱是极深的。她希望每一个春天,每看到那芳草萋萋,她的爱人都能想起她最爱穿的那条翠绿的裙子,想起念念不忘他的自己,想起他们那一往情深的爱情。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是女子送给即将远行的爱人的话。爱人远别,他们之间要说的话当然很多,而女子的话则更多。她是千般不舍,万般叮咛,无限的情意都凝聚在这两句上了——只要你还记得我爱穿的绿色罗裙,那就不管走到哪里,看到那翠绿色的连天芳草,就要想起我呀!正如《诗经》当中那位送丈夫上战场的女子,只说了坚定的十六个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生离死别之际,她对丈夫留下了山盟海誓:我一定等你回来,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到老。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如果你还记得我身上穿的绿色罗裙,那么,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对脚下的芳草留情,因为每一株小草都是我对你平凡的爱!都是我对你倔强的爱!都是我对你无止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