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微信隐私分险第一课:微信风险大揭秘之什么不能晒?

出门晒日程,吃饭晒美食,生日晒祝福......但孰知朋友圈已变成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为了不成为黑客、骗子、小偷的“业务对象”,晒朋友圈的时候要克制、再克制。
一、出生日期要少晒

虽然在生日当天收到许多朋友们的祝福是一种享受,但发布在朋友圈上的出生日期可能会成为骗子实施不法行为所需的关键信息。
二、外出行程要保密

外出发布状态更新时要谨慎,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更是不要泄露,一旦被不法分子捕获,极有可能造成家中失窃、等后果。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不要“晒”。
三、孩子的照片要小心

骗子能够通过朋友圈里晒出的孩子姓名、照片、地理位置等,或者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成功获取到孩子的详细信息。如果特别想“晒孩子”,也要关闭微信中“附近的人”设置,删除地理位置信息,同时避免在照片的标签或描述中使用孩子的真实姓名。
四、真实电话不要晒

虽然公布真实电话会更方便朋友间联络,但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特定软件,缩小你的位置范围,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实施诈骗。
五、负面情绪、情感问题要少晒

负面情绪、牢骚抱怨缺乏正能量、影响人际关系,但更多人从未想到晒情绪也会带来安全问题。在朋友圈晒情绪也会带来安全问题。在朋友圈晒出个人情感状况、生活困惑、工作难题,容易引起不怀好意的人注意,以此为借口接近施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