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当我们重新读到这些诗词、重新还原这些诗词特点的时候,才真正的感觉到《诗经》中一咏三叹的韵味。尤其是这篇文章所谈到的这首诗词,可谓是《诗经》中最为“低碳”的诗歌。整首古诗一共包括三章节,每章只改动了两个字。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这首古诗就是出自《诗经》的《国风·周南·樛木》,写的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歌。“
樛木”指的是一种下曲而高的树,诗歌中用来比喻男子的身材,也用来比喻男子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
葛藟”是一种草本植物,如同爬山虎一样有缠绕能力,诗歌中用来比喻女性。包括其形体特点,还有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

所以这首古诗继承了《诗经》当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以现实生活当中的一种树木和一种草本植物,来比喻新婚当中的夫妻关系。男子都是高大威猛,而女子则是柔情似水,犹如藤蔓一般作为男子的依附物而存在。
这首古诗分为三章,但是每一张只改动了两个字。在第一章当中,“
葛藟累之”,形象的说明这种草缠绕的树干之上,而君子“
福履绥之”,能够既来之则安之,起到安抚对方的作用。

在第二章当中,“
葛藟荒之”,说明这种草本植物全面覆盖在树干之上。而树干所起到的作用就是“
福履将之”,扶持这种草的继续蔓延和发展成长;第三章同样也只是变了两个字,“
葛藟萦之”,表达的意思和前两句相似,回旋缠绕在树干之上,君子则是“
福履成之”,用全力来帮助对方更好的成长。

作为一首祝贺新婚的诗词,这样的一首诗表达的主题也就不言自明,那就是希望新婚的夫妇能够相互扶持,互相帮助,共同撑起一个家,共同应对生活的挑战。诗歌当中对婚姻关系当中的男女地位和形象进行了形象的论述,尤其对于婚姻关系当中起主导的男子就更为重要的看待。

而在其中极力推高君子的地位,又不乏君子成人之美这种思想。三章都是在写明君子应该积极地帮助对方成长,帮助对方发展。这就是君子所为,这也是中国古代对君子的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