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在没有历经山河之前,或许,我们可以在醉酒后的刹那捕捉到。

朦胧的山水意境
苏轼在杭州的时候,留下了许多的诗词名作,其中有一组诗,明确了时间和地点,甚至是苏轼自己当时的状态,便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一组诗。北宋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坐船游历杭州西湖,到望湖楼上,凭栏醉酒,观景写诗。而其中最为出名,流传最广泛的便是其中的第一首。

苏轼画像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全文
乌云好似墨水泼出一样,在空中散开,不过还没有完全遮挡住山峦;大雨滂沱,滴落在船缘上,反弹起的白珠胡乱地飞溅进入船内。忽然间,一阵狂风卷地而来,将乌云和暴雨全部吹散,宁静的西湖恰如一面镜子,倒影着天空的景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境图
这首诗,就如同它的标题一样,是苏轼喝醉之后所写,当时的苏轼到底喝醉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无法得知,我估计,多半是似醉非醉,要醉不醉之间,至少是苏轼自己知道自己喝多了,要醉了的状态吧,知道自己是趁着一头的酒劲,借着三分的醉意写下了这组诗。

电视剧中的苏轼
而其中的这第一首,上面两句写的狂风暴雨的情景,从空间的角度出发,由上而下,从天上写到水中,就好像摄像机镜头先是对准了天上的翻滚的乌云,而后又顺着乌云中落下的雨水从天上移动到西湖上的船上。

望湖楼暴雨
而这两句之中,点睛之笔,在我个人看来,一个在“未”字上面,一个在“乱”字上面。前面写天空景色,甚至还有远山的景色,把翻滚的乌云比喻成黑墨水,这个其实很常见,但是一个“未”字,让翻滚字墨水活了,让我看到了墨水正在荡漾开来的感觉,就好像一滴墨,滴入了一盆水中,一点一点的散开,但在其完全散开之前,这盆水中字花纹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让。而这里的“未”字,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瞬间,就好像我们看到了翻滚的乌云正在一点一点在散开,遮住我们远望的视线。

影视中的苏轼
而“乱”字,则是同理,让我们切实的感觉到了暴雨之大,水滴之所以乱,没有规则,正是因为反弹的水滴,落下的雨水,互相的撞击,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水滴四溅,就好像白色的跳珠,跳来蹦去,无法掌控,无法预期。

漂泊的苏轼
而诗的后面两句,我的感觉则是,似乎证实了苏轼的醉酒,前一刻他眼前的风景还是狂风暴雨,一阵大风吹过,狂风暴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实当然是不可能,但是诗词中却是可以,对于苏轼而言,一阵风吹来,醉了,等自己迷迷糊糊的醒过来了,风已经带走了乌云,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当然了,在诗词之中,一阵风就把乌云和暴雨刮走了,似乎显得更加的浪漫,有诗意,但这种诗意,我们还是需要和已经喝醉酒了的苏轼保持在同一个频道才能去感受。最后一句点题之句,则是写了西湖的静态之美。没有风,没有雨,甚至没有云,风平浪静的西湖,倒影着万里晴空,当然是水天一色,就好像天落入了水中一般,这样的美丽景色,就光是想象,就能感受到那种舒适,惬意,满足,欣慰。

苏轼的人生也成就了他独特的视角
而且,要是顺着苏轼醉酒后的思维来看,这风景就更有意思了,本来是乌云蔽日,暴雨如注的,一阵狂风之后,这些都卷走了,在我们眼前展现了水天一色,湖光滟潋,如此造物主的美景呈现在眼前,是不是会有一种莫名的穿越感,仿佛自己穿越了时空,从一个空间进入到了另外一个空间。

苏轼
当然了,这样别致的景色和感受,还得是以苏轼醉酒后的思维状态去感受,去体验,但是这样的感受,我个人以为,非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