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互相把对方催眠了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互相把对方催眠了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互相把对方催眠了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7-24 0


夏夜
我感到,除了我的被窝,
世上万物都被雨水浇泼。
屋顶喧腾,芭蕉叶噗突响,
竹林在风中呼啸,小水坝怒吼般轰鸣,
然后,所有的声音密集地拥挤着,
汇聚成一种声音,
让我的听觉渐渐模糊,
意识的光点渐渐在漆黑中熄灭,
身体如一枚羽毛,轻盈地坠入深渊。
再次醒来时,听见夜深晴朗,
整个田野响彻着亿万只青蛙的齐鸣。
2019.7.22
罗佐欧


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互相把对方催眠了
阿根廷的塞萨尔·艾拉,据说被以为是博尔赫斯的传人,嫡系的那种。拉美文学爆炸把略萨与马尔克斯、科塔萨尔,包括一向深居简出的博尔赫斯,知名度更高的帕斯与聂鲁达,他们几乎都在巴黎伦敦纽约等等,以文学之名活色生香。
自由想象的愉悦,文学多少都有点啰嗦,至少不能是提纲式的,《追忆似水年华》就有点精致的啰嗦,博尔赫斯也有。塞萨尔·艾拉呢?在他冗长的写作中,他更享受这种啰里啰嗦的行文方式。
居住于平原丘陵地带,遂无限向往,山丘的深远,间有起伏不定的故事情节。很早以前,早到什么时间说不准,就迷上了用文字不厌其烦地描述心中的忐忑,感受自然界的惴惴不安,倒不是那些人群的嘈嘈,是人群之外,静默之外的其他。

写过一只蝴蝶,折戟的一只,夹在博尔赫斯的神秘花园。后来是一群,停下的一群,它们翅膀上的金粉闪烁,甚至中午的阳光屏住了呼吸,它们暗黑纹路脉络,疏忽凝滞了。有的时间一动不动,我们和它们漫不经心的安于这一刻的长生不老。
如今重视这些类似的情绪,有些幼稚可笑,若是放在塞萨尔·艾拉的某一篇短章里,文学的文字,无所谓成熟幼稚,魔幻抑或现实,我们可笑的东西,就是我们自身,还有哪些被忽视的古怪。
生活的波澜不惊,在于阅读者奇特的心绪,这些都靠缘分,遇见兴趣盎然的人,遇见兴趣盎然的书,像《我如何成为修女》,事实上,还有手气。六岁的小女孩叙述她千奇百怪的童年,直至最后六岁的死亡,除了惋惜,这倒没多大的浪花。

更重要的是《我如何成为修女》开端,回溯漠然拍了下惊堂木的那种,“我的故事,关于‘我如何成为修女’的故事,起始于我生命的早期;那时我刚满六岁。”有点拗口,大抵意思是自己在叙述自己匪夷所思的死亡。
若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如何如何大谈她急促的死亡,犀利与细腻,类似五六十岁的老媪,细节可能有趣魔幻,更有可能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童年定型的几乎不存在记忆。
通常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咖啡馆写作不是太长小说的塞萨尔·艾拉,固执的荒诞,高产的中篇顺着自己的意识流动,接近短篇居多,这样的旮旯,记录时代,不按常理讲述,换几种意想不到的打开方式,不过一个人再也难以与自己和解。

波拉尼奥曾说,“一旦读了埃拉的小说,你就停不下来,还想读更多。”更多的意味,其实可能是更多的想法。晦涩不清有点姿色的女人,会更加吸引男人们的趣味,文学就是那个略有姿色的女人,想看清她的身段,只好读下去。
这时读小说于自己便是胡思乱想,头脑摆脱羁绊的速度仿佛远远超过了作家本人,面对桌上通体冰凉咖啡的发怔,年轻的老灵魂,一整天的时间,阅读算是生活的常态,随之而来是愈多的困惑,陷入了作家钩织的圈套。
很多没有答案的文字,被塞萨尔·艾拉荡涤回来,他就会升起让你陌生熟悉的奇妙,但是不会很长,剩下的余味开始分岔,小说本身开始疯狂,不知走向何处,类似加斯·略萨《绿房子》里的雷吉娜,几乎都无法遇到真爱。

【 绘画:塞萨尔·艾拉 】

《艺展中国》拓变·艺术的跋涉之路——徐茂平的纸本作品(第二辑)
2019-07-24 15:46


徐茂平简介
徐茂平,男,一九五五年生,上海市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赴日本东京留学。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会员、上海市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常务理事等。
作品曾入选:
日本东京留学生美术大展、在日中国美术家作品展、日中联合展、庆香港回归国际华人美术精品展、沪澳二地美术家作品联展、亚细亚国际水彩画展、中国-意大利油画名家十二人展、中国-意大利抽象画家四人展、香港“海港城”美术馆开馆邀请展“中美艺术家双人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全国美术作品展(上海展区)、上海美术大展、上海市海归艺术家“归思展”丶中国艺术家国际巡迴交流展一一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展等。作品曾获一等奖、优秀奖、佳作奖、二等奖等。
主要的个人画展为:
曰本东京举办过四次个人画展、香港“虚与实一一徐茂平绘画展”、上海“梦縈水乡一一徐茂平水乡创作的心路历程”展、“魂系长城一一徐茂平长城作品展”、“徐茂平现代作品展”、“传承.交融.拓变一一徐茂平的绘画艺术展”、"徐徐回眸——徐茂平从艺四十年回顾展"等。
诸多作品被美国、英国丶意大利、日本、荷兰及香港、台湾等国内外收藏家或友人收藏。

当今的艺术越发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各种艺术流派、艺术样式争奇斗艳,精彩纷呈。绘画领域也不外如此。艺术家们为求得自己的艺术个性殚精竭力,苦苦探求,但真正能找到自己的个性语言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故这些艺术的忠实信徒们在这条不归路上前赴后继,辛勤跋涉,壮心不泯,精神可嘉。茂平亦同当代的有自己追求的艺术家们一样,数十年来在绘画上艰苦耕耘,上下求索,摸索着走出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
一一摘自:龚心瀚《传承.交融.拓变》

《都市之韵之一》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二》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三》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四》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五》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六》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七》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八》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九》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十》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徐茂平的个人风格已经形成并日渐成熟。画家跨越具象、意向探入抽象绘画的曲折路径,以心灵而不是大脑捕捉自然与生命的韵律,体味老子所谓“道”的神秘和哲人们并非从现世习得的智慧。在他结体坚实、色彩考究、笔触不徐不急的画面上,可以读到深邃中的典雅,浓郁中的淡然,如果将画家的抽象实践依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那么可以明显看出他对光影对比,色彩的互补性,以及抽象与表现的关系,理解的越来越深刻了,处理的也越来越娴熟了。
一一摘自:尹荣《那丝绵长蕴籍的意味》

《都市之韵之十一》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十二》 纸本.综合材料 11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十三》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十四》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十五》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都市之韵之十六》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上海石庫門》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水鄉之一》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水鄉之二》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水鄉之三》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水鄉之四》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艺术是需要一种感染力的。只有具备了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才能真正打动观者的心扉。绘画作品亦然。也只有那种风格鲜明、个性独特的作品,方能牢牢抓住人们的心灵,展现出艺术作品这种独有的魅力。显然,此绝非是一件容易之事。但唯有如此,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显明的个性符号,才能显示出一种艺术的生命力,并越显其内在之魅力,而不至于喧哗一时,昙花一现。读徐茂平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是做出了艰苦努力的。徐茂平的作品,正是以这种较为鲜明的绘画语言和个性符号,使读者在作品中感受到了一种特有的意蕴内涵,给人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一一摘自:夏葆元《艺术个性的魅力》

《水鄉之五》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农舍》 纸本.综合材料 55x75cm 2001年

《花卉》 纸本.综合材料 70x90cm 2001年

《村舍》 纸本.综合材料 80x100cm 2001年

《乐园》 纸本.综合材料 80x110cm 2001年

《抽象之一》 纸本.综合材料 75x55cm 2001年

《抽象之二》 纸本.综合材料 75x55cm 2001年

《抽象之三》 纸本.综合材料 75x55cm 2001年

《抽象之四》 纸本.综合材料 75x55cm 2001年

《自画像》 纸本.综合材料 75x55cm 2001年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7-25

(๑•̀ㅂ•́)و✧   辣辣包包و  ღ

TiKo.

ZxID:13021344

等级: 大元帅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7-25 0
(๑•̀ㅂ•́)و✧   辣辣包包و  ღ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