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对于写景最有研究的古诗,我们都会想到王维。这个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诗中有画,对景色的描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另外一个方面,他在诗歌当中浸透的对于人生、对于哲学生命的特别关照,对于今天我们的人生选择也有很大的帮助。

今天我们谈论的这首唐诗,可以说是王维唐诗300首中的经典之作,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诗中如画。而且其中时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诗仙的文学夸张不相上下。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这首唐诗就是王维《终南山》,是王维入选唐诗300首当中的经典名篇。题目当中是终南山,也就是当年王维的隐居之地。他在当地隐居,对于这一座山上的美丽景色,也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所以谈到这一片山林的时候,他心中的骄傲也是不言而喻的。“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太乙其实也就是钟南山,终南山紧挨着长安城,非常宏伟壮阔,连绵不绝,一直延伸的海边。

这显然是王维运用了夸张,终南山确实是非常大,但是还不至于延伸到海边。王维的这种夸张和李白还是有几分相像的。李白动辄“燕山雪花大如席”,王维的这种唐诗也明显借鉴了那种夸张手法。
接下来的景色依然是对于此地景色的描绘,表达出了王维对于山林景色的特有心得。“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山下的白云滚滚的连成一片,而且因为山林实在是太过于幽深迷茫,进入山中以后什么都看不到了。

王维就是在这里隐居的,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非常深刻的情感,也是心生向往。而今山雾缭绕,什么都看不见,这种独特的意境之美,也最适合王维在此地潜心修佛。
接下来的诗句依然是对于山风的描写。“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中央主峰把终南山东西劈开,山谷景色迥异,阴晴多变,波澜壮阔的形象,就用这十个字概括出来。王维笔下的功夫可见一斑。

当年杜甫写泰山“阴阳割昏晓”,其实就是有这种写作手法,极力夸赞山脉之高,宏伟之广阔。
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如此宏伟,如此波澜壮阔。王维的内心更是充满向往,穷极一生的力量去探讨自然的奥秘。“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虽然已经领略了此地的景色之美,但是还没有看够,还想要在此地居住,所以才会问在此地来往的樵夫说哪里地方有可以居住的。

我们读这首古诗,其实就想象诗人把钟南山搬到了我们眼前,让我们可以感受这里美丽的景色。诗中有画,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情感,都是可以在我们脑海中反映出对诗人带来感触的诗句。想象出立体的画面,呈现出景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