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通透的人,遇事都“看得开”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活得通透的人,遇事都“看得开”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活得通透的人,遇事都“看得开”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14 0

知乎上曾有个问答:什么样的人生可以称之为活得通透?
网友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的认为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的认为是“什么事都知道,看破不说破”等等。
这些网友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最喜欢的是网友@美姑9个字的回答: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
何谓“看得开”?
我的理解是:遇事习惯换个角度看问题,不纠结,不钻牛角尖,以一颗乐观、淡然的心态为人处世。
遇事只有首先看得开,才能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才算真正活得通透。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收获到不同的东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个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看得开是一种生活智慧
俄国作家契科夫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曾这样说:
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着火了,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
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以此类推……
照我说的去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
这段话富有辩证思维,启人心智。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与其抱怨烦恼,不如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视角。
这时候,你会发现,所谓的不如意远非那么糟糕,反而蕴藏着些许美好,让人感到庆幸。

我的邻居小冯就是受了这番话的启发,成功平息了全家的一次“吐槽大战”。
那是去年冬天的事,那天晚上,小冯上小学的儿子在家洗澡时不小心滑倒,把左胳膊摔成骨折。
从医院治疗回来,小冯的儿子和妻子禁不住唠叨起来。
他的儿子一个劲地自责:“哎,我怎么这么不小心呀!3个星期才能长好,可我还有4天就要考试了!”
小冯的妻子埋怨儿子说:“我说帮你洗洗吧,你偏不让,凭空遭这么一个灾!”
小冯站在一旁,听着儿子和妻子的唠叨心里乱糟糟的。
难道这一夜我们就这样在吐槽中度过?
他灵机一动,对正在唉声叹气的妻子说:
“不要埋怨不休了,虽然儿子左胳膊出现了骨折,但我们还是应该感到庆幸!”
听到他的话,儿子和妻子都惊讶地望着他。
小冯微笑着说:“幸亏儿子骨折的是左胳膊而不是右胳膊,要不吃饭、写作业一定不习惯。”
“嗨,听你这么一说,儿子的左胳膊骨折还真值得庆幸!”
小冯的妻子忍不住笑起来,“我看还可以加一句,幸亏儿子骨折的是一只胳膊而不是两只胳膊。”
受爸妈情绪的感染,小冯的儿子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我也加一句,幸亏骨折的是我的胳膊而不是脑袋,要不恐怕更糟糕了。”
夫妻俩一听乐了:这小子悟性还挺高!
刚才还阴云密布的家,顿时“多云转晴”。
当时听到这件事时,我禁不住为邻居小冯一家竖起大拇指。
是啊,既然改变不了事实,那就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和心态,否则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遇事看得开,的确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生活一定会减少许多烦恼。


看不开的人活得不快乐
日剧《厕所女神》有这样一段台词:
“同一件事,从这个角度看令人痛苦,换个角度看就能让人开怀。
那么,可以一直从积极角度看问题的人生,就赚到了。”

深以为然。
看得开的人,面对不愉快的人和事,总是习惯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会发现事情也有好的一面,因此就会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而看不开的人,面对不如意的人和事,总是钻牛角尖,只看到糟糕的一面,看不到好的一面,因此体验到的只有烦恼和忧伤。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姓杜的女士,在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上与婆婆产生分歧。
她说过几次,虽然婆婆口头上答应,可扭头还是按她的想法去做。
时间长了,杜女士和婆婆产生了矛盾。
虽然老公从中调和,可婆婆仍然固执己见。她为此满腹委屈,烦恼不已。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杜女士遇到要好的一个高中同学,说起这个烦恼。
同学说:
“家有老人是个宝。有人帮你带孩子,你应该谢天谢地。
我嫁的老公父母去得早,我生的孩子都是自己带的。
最困难的时候,是孩子1岁时,我要去上班,只能让妹妹帮忙带。
每天中午,我都要从公司赶回家喂孩子,又急冲冲回去上班。”

一语惊醒梦中人!
自己只看到与婆婆在带孩子上的分歧,没有看到婆婆帮助照顾孩子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原来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杜女士看开了、想通了,从此对婆婆的态度也从抱怨转为感恩,慢慢地婆媳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恐怕连杜女士都没有料到,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竟然会带来这样好的效果。
陈毓洁的歌曲《看不开》中有这样几句歌词:
“我不知道,如何看得开,你走后的阴霾,世界瞬间变得苍白,曾有过,那么多期待,我给你的信赖,现在只剩,忧伤将我,来掩埋。”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不快乐,甚至抑郁、自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事看不开。
只看到生活“阴霾、苍白、忧伤”等消极的一面,看不到问题好的一面。
其实,只要看得开,一切都会变得云淡风轻,矛盾远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事情远没有到无法解决的程度。


看得开的人更容易知足
最近看了一本书《人生没有假如》,作者遭遇挫折看得开的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作者王甲1983年出生于吉林白城的一个普通家庭,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
2006年夏,尚在实习期的王甲凭借着出众的才华和不俗的实力,被中国印刷总公司聘为平面设计师。
在常人眼里,这名“北漂”无疑交上了好运。
然而,在一年半之后,年仅24岁的王甲以十万分之四的罕有概率被确诊为“渐冻人症”,这是与艾滋病、癌症并称的绝症。
面对人生的变故,面对全身瘫痪、只能靠轮椅行动的残酷现实。

王甲没有消沉绝望,而是看得开、放得下,在他的书里我看到了他的知足和感恩。
他感恩,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父母的悉心照顾和许许多多陌生人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他感恩,他还有一根能动的手指和双眼,能够坚持自己的设计梦想。
多年来,他完成了百余幅公益海报的设计,将设计所得全部捐给灾区和慈善基金会,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了一份力。
他感恩,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得以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创建了王甲渐冻人关爱基金,这样就能唤起更多的人给渐冻人群体以关爱。
从王甲看得开的心态,我想到北宋诗人林逋的一句话:“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看得开的人,不去想自己失去了多少,而是看自己拥有了多少,因此会懂得感恩、活好当下、知足常乐。
而看不开的人,总喜欢与别人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拥有的多,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遇到挫折,总是抱怨自己倒霉,而不去想如何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
所以,知足与不知足,快乐与不快乐,只差一个“看得开”的距离。


余生做一个看得开的人
换个角度看,天地别样宽。
看得开的人,遇事不钻牛角尖,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
看得开的人,懂得“与其抱怨,不如改变”的道理。
改变不了现实,就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心态,去接纳世界的不完美和自己的不完美。
看得开的人,懂得珍惜当下、知足常乐,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
看不开,活着会很烦恼、很痛苦、很疲惫;
看开了,生活将多乐事、多福气、多欢喜。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你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
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
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
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
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
烦恼的时候,换个思维去排解;
抱怨的时候,换个方法看问题;
自卑的时候,换个想法去对待。
这段话揭示了看得开的智慧,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才会活得通透、活得洒脱、活得自在!
没有真正幸福的人,只有遇事比较看得开的人。
人生那么短,别与自己过不去,愿我们都做一个看得开、活得通透的人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8-15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15 0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QQ飞车、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