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第八篇: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第八篇: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楼层直达
南兮 

ZxID:22322

等级: 大元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21 0


  请继续来看“回前凡例”的下一段原文: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
  原文中的“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就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穷困潦倒生活。但这样的处境是由“风晨月夕”和“阶柳庭花”引来的。其中的“月”是太子胤礽的代称,这就是暗指曹家是和太子结娃娃亲而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因此引来了“风晨”,这个“风晨”就是暗指金陵曹家在雍正六年正月十六日的早晨被抄。还有“庭花”是暗指宫廷里的女子,实际上是暗写乾隆十五年前后,曹雪芹娶宫女李凤的事。“柳”是“绿”的提示,这是暗写曹雪芹在戴绿帽子,因为李凤明嫁雪芹,实跟永璜,而“阶柳”的意思就是暗指穷书生曹雪芹为了迈上富贵的台阶,情愿戴这个绿帽子!但事情暴露后又一贫如洗,仍去过那“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日子。
  再看原文说:“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这就是暗指曹家人没有在艰苦的生活中倒下,而且作者还要拿起笔把他的感受写出来,从而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再看原文说:“何为不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这是指作者在书中是用“假语村言”来暗写自己的经历。请看书中的贾府虽然富贵,但收支很不平衡,银子出的多,进的少,而且很多的支出纯属浪费,因此潜伏着危机。这就是作者在描写从前曹家真实的情况,而作者自己的从前就向书中的宝玉那样成天无所事事,过着无聊单调的生活,而且长辈没有规范宝玉的学习,这就是从眼前的危机写到了将来的危机。还有宝玉身边的女子非常多,但几乎都是一个面孔,这又是暗写曹家人在择亲问题上只盯着一个方向,就是皇家的女子。其实真正的曹家女子很少,女子最多的地方就是皇家。因为曹家人的眼里只有皇家女,而作者在宝玉身边写了一群女子,但这些女子都是一个面孔,把众女子合为一人就能看出曹家的媳妇来自美女如云的皇家。这就是作者用黑话来写曹家故事,因为涉及到皇家的事不能明说。为了进一步提醒阅读《红楼梦》的人,作者在书中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名叫贾雨村的人物,这“贾雨村”就是用来提示“假语村言”。而原文的下一句“以悦人之耳目”就是作者要用曹家的遭遇来警示他人。
  再看原文的下一句:“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而《红楼梦》第一回的回目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前一句话在之前已经简单介绍过,现在来看“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表面的故事讲的是穷书生贾雨村看好了甄士隐家的一个丫鬟,后来因此结缘。但如果把甄士隐家临时影射一下皇宫,这就能看出甄士隐家的丫鬟就是皇家女子,但这是“假语”里面隐藏着曹家的真故事,其中“甄士隐”的名字就提示了“有真事隐藏”。
  再看这段原文后边的几句话:“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这段话意是说:《红楼梦》就是在讲曹家的闺友闺情,并不是对现实不满,虽然有时涉及到世态,那是因为世态牵连到曹家而不得不说,但这不是《红楼梦》的本旨。其实《红楼梦》的本旨就是写曹家人没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娶皇家女就是把命运掌握在他人(皇家)手里,这样就会任凭世态变化的摆布了。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8-21

 ๓优秀帖子๓[s:368]

章!!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8-21 0
做点事实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