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正在聆听的你,今天过得好吗?大家好,欢迎收听中安夜读,我是主播WL。近日,一名“勿需让座”的“硬核大爷”火了。不但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点名表扬,还成为了《央视周刊》的“一周人物”。他名叫刘增盛,今年76岁,当过三年兵。为避免地铁上被让座,他在去年夏天就网购了一块LED胸牌,“勿需让座”四个大字异常醒目。他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容易,而我站着也没问题。简单一句话,让无数人动容。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持戒。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的文章是
《有一种教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
01教养是根植于内心的善意曾在微博上看过一个视频短片。
字幕介绍说:这是当地最大的二十四小时营业超市,白天的人流量很大。
在凌晨三点多时,一位坐轮椅的老爷子突然出现在画面里。他要买农药,给自己家的菜园子杀虫用。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在凌晨三点多来买药?
老爷子说:白天来会打搅到别的客人啊。
想想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担心自己坐着轮椅、行动不便,影响其他客人买东西或结账,宁愿选择在凌晨三点多,独自一人,慢慢摇着轮椅来购物。
这不是流于表面的世故,而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体谅和周到。
这种
教养,和你什么年龄,什么出身,拥有什么学历……都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为别人多考虑一点。它不来自于外物的压力,只缘于本真的善意。
02教养是流露于言行的自律一位经常出差的朋友说,他有一个多年的习惯,每次离开酒店时,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房间的垃圾打包好,把散落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归位,让房间恢复成他进来时的样子。
他希望自己的举手之劳,能让负责保洁的阿姨,少一些辛劳。
我自己也有过一次亲身经历,深受触动。
那天路上堵车,我紧赶慢赶到了动车站,安检口的队伍已经排得老长。此时距离我票证上的发车时间很近了。
我寻思了一下,找到一位靠前排队的男生,向其说明了情况,希望他允许我站在他前面插个队。男生爽快地答应了。
可之后,他做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
他把原位置让给我,自己回到了队伍的最后面,重新排队。
买到票后我忍不住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要重新排?”
他脱口而出:“我不能多占用其他排队人的时间啊。”
我想,这就是对教养最好的诠释了吧。
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
自然流露、严己慎众的态度,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越是看不见的地方,越显可贵。它不是为了虚荣的赞誉,而是习惯性换位思考的自律。
03教养是内化于细节的涵养教养这个词,说起来大,做起来却很小。真正的高贵,都是细微处的教养。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剧中人物动辄鞠躬、道谢、道歉等诸多礼仪。
他们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往往轻声细语,甚至会捂着嘴,生怕影响到周围的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出门会随身携带塑料袋,尽量将自己的垃圾带回家;
他们开车路过水坑的时候,基本都会自觉减速,以防脏水溅到两边的路人;
甚至有醉酒的乘客,担心自己吐在车里给别人带来不便,宁愿吐在自己的手提包里
……
这些潜移默化的行为表现,都代表着一种理解和尊重的做人风度。
教养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信条,而是一份真诚由衷的感同和体恤。
主持人董卿曾在一次节目中和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对话。许老先生年事已高,坐在轮椅上。于是穿着高跟鞋和紧身裙的董卿,三分钟时间,三个问题,三次跪地。
腹有诗书气自华,身有教养品自高。
有教养的人,一举一动都有温度,举手投足都让人感觉舒服。不刻意为之,不经意间自然流露。朴素无华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芒。04你的脸,就是你的人生美国著名旅行作家凯鲁亚克说:教养是一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
它是一个人最精致的内在。深入到骨子里,装也装不出,藏也藏不住。
愿你我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眼里有光,心底有爱。
今天我们的夜读就到这里,假如你有好的夜读文章推荐,欢迎您关注中安在线的微信公众号给我们留言或者跟我们发邮件互动。如果你也喜欢朗读并且能独立把文章内容录制成声音,请你录制好并注明文章的来源和作者的授权证明电子版一起发送到我们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下一期听到的有可能就是你的声音哦。今晚我们就即将要说再见啦,明天晚上十点,我们和您相约。再一次感谢您的聆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