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石头的去向
在上一篇里解读了僧道向石头所陈述的红尘艰险,现在来看石头如何反应:
——这石凡心已炽,那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石头听了,喜不能禁,乃问:“不知赐了弟子那几件奇处,又不知携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问,日后自然明白的。”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请看石头执意要僧道把他带到红尘,就是暗写曹家人执意要结皇亲。因此二仙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就是说曹家本来是平静的,这一“动”(结皇亲)就是“无中生有”(没事找事)。二仙又说:“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其实后来的事也难以料到,所以石头就说:“自然,自然。”
再看那僧人又说:“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所谓“性灵”是指本来很精明的曹家人,而“质蠢”就是暗指精明的曹家人却在结皇亲办蠢事,“并更无奇贵之处”就是说曹家人没有富贵命。“只好踮脚而已”就是说曹家人本来够不上皇亲,但曹家人硬踮着脚往上攀。可以想象:一个人长期踮着脚走路该有多累?这就是暗写曹家人结皇亲结得很累!
再看那僧人又说:“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当然,曹家人还要感谢帮助曹家去结皇亲的人。所谓“待劫终之日”是预指曹家会有劫难,但“复还本质”是预指曹家人醒悟之后会从新站起。
后来僧人施法术将大石头变成扇坠大小的美玉,镌上数字,便袖了这石,飘然而去。之后这块美玉在书中经常出现,美玉的所见所闻都和曹家紧密相连。而僧人把大石头变小就是暗写曹家从兴旺走向衰败,其原因就是因为想走捷径来追求荣华富贵,结果这个捷径却越走越穷。书中说石头被变成扇坠大小,“扇”就是曲指曹家最终是亲属离散,“坠”就是曲指曹家偷抱的郡主后来上吊了。
再看僧人说要带石头“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所谓“邦”就是国,暗指皇家。“簪缨之族”就是指世代为官的曹家,“花柳”就是暗指曹家两次结皇亲,因为“花”有小女孩之意,暗指曹家和太子胤礽结娃娃亲,把胤礽家刚出生的郡主偷抱到金陵;再看“柳”是绿的感觉,暗指曹雪芹娶李凤公主而戴绿帽子的第二次皇亲。再看僧人最后所说的“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就是指曹家最后落户在乡村,“温柔富贵”,“安身乐业”就是指曹家最后的乡村生活是比较理想的。而僧人所说的“日后自然明白”就是预指曹家人日后会明白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