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篇:僧道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上一篇解读到僧人冲着甄士隐念了四句言词,那么甄士隐听后又如何呢?请看原文说道: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
先来看原文的第一段话:“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这不光是甄士隐想知道一僧一道的来历,就是我们每一个读者都想知道这一僧一道是何许人,而作者就是在反复引起读者对僧道二人的重视。
再看甄士隐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这僧道二人分手的含义是因为二人背后的故事不是发生在一个年代,僧人代表曹家在雍正六年被雍正赶出金陵。请看僧人的光头是暗指金陵曹家被雍正抄光了家,两手空空的离开家园。再看道人是代表乾隆十五年,曹家再一次因结皇亲而被迫离开家园,而道人有头发的含义就是指这一次被迫离家还有一些财物,不算是两手空空。
再看道人又说:“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这“三劫”有脂批的解读,请看脂批说:“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在这里脂批点到了“九十春光”这就是指曹家从入驻金陵到落迫北京,又流放到岫岩,历经了九十来年,但以地点来论“三劫”就是指金陵一劫、北京一劫和辽东岫岩一劫。
再看道人约僧人在北邙山相会,这“北邙山”就是暗指曹家所居住过的金陵、北京和岫岩三地。请看“北”就是指北京;“山”就是指曹家最后落户在岫岩的大姑山下;而“邙”就是曲指江南金陵。因为“邙”是位于河南省的地名,而“河”与“江”同义,因此“河南”就是曲指“江南”的金陵。
再看僧道二人要“在北邙山会齐后同往太虚幻境销号”,这“太虚幻境”,中的“太”是最大的意思,这就是暗指曹家跟最大的皇家结亲,目的是借皇家的光来得富贵。而“虚幻”就是暗指曹家结皇亲只是一个虚幻的故事!最终的结果不但没有富贵,反而成了癞头跣脚的和尚和跛足蓬头的道人。但是僧道要在“太虚幻境销号”,这个“销号”就是暗写觉悟后的曹家远离“太虚幻境”了。那时曹家的日子过得如何呢?请看僧人又说:“最妙,最妙!”因此那时的曹家已经摆脱了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