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篇:祸起花灯夜
上一篇说贾雨村不择吉日进京就是曲指曹家盲目去结皇亲,结果请看原文: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甲戌侧批:妙!祸起也。此因事而命名。】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这段原文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中的甄士隐是曹家的代名词,请看“元霄佳节”是曹家在金陵被抄的日子,而甄士隐在元霄佳节之时“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后来不归,这就是暗写金陵曹家在被抄之前已经把郡主转移了。曹家人把这件事做得很周密,让家人抱着英莲一起走。那么英莲到底丢了没有呢?请各位读者放心,曹家人既然有本事把英莲从宫里偷抱出来,就有能力把英莲藏起来。原文说霍启“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就是说家人已经抱着英莲踏上了一家的门槛。据说家人和英莲都藏在一个庙里。再看之前甄士隐抱女儿遇见两个出家人,当时出家人要把小女孩化走,这也是幻写郡主的去向
但解读这段原文最关键的内容是第二层含义,在第二层含义里就要把甄士隐当成废太子胤礽,因为甄士隐是姓甄、名费、字士隐。这个“费”字的谐音可读为“废”,这就是在影射废太子胤礽。再让家人霍启影射在金陵“祸起”的曹家。请看“甄士隐”在元宵佳节“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这就是幻写当年废太子把女儿送给金陵曹家后,使金陵曹家遭遇了元宵节被抄之祸。详细情况请看下文:
早在康熙五十年间,金陵曹寅的长子生了长孙,曹寅就跟太子胤礽在暗中结了娃娃亲。目的是等将来太子登基,曹家就是驸马府了。当时太子答应日后妻妾中如果有女儿出生,就让金陵曹家人把女儿偷抱出宫。但到了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就病故了,又到了康熙五十二年,太子的林妃生了一个女儿,因为事先跟金陵曹家有约,太子胤礽就让曹家人来把小郡主偷抱出宫。而曹家把太子的女儿偷抱出宫就是“霍启抱走了主子的女儿”。但后来接替皇位的人并不是胤礽,却是雍正,而雍正这个皇位是有争议的,在人们的印象中,继承皇位呼声最高的是胤礽和弘皙父子,后来胤礽在雍正二年去世,这是雍正所害。虽然胤礽死了,但他的儿子弘晳仍有呼声竞争皇位。于是雍正就要削减废太子家的势力,凡是废太子家的亲属和关系密切的人都遭到了雍正的打击。后来雍正听说金陵曹家跟废太子家结过娃娃亲,就把金陵曹家当成废太子家的亲属打到了,并在雍正六年的正月十六日抄了金陵曹家,又把曹家人赶出了金陵,遣返回到北京。
实际上从“甄士隐叫霍起看花灯”这几个字来解读,就可以看出是暗写雍正六年的正月十六日金陵曹家被雍正抄家。因为霍启是在看花灯的后半夜闯祸的,这花灯节的后半夜就是正月十六日凌辰了。
在书中的表面上说:霍启把主子家的女儿弄丢了,因此闯祸。但曹家的真故事发生在霍启抱主子家的女儿闯祸的,这就是在曲指曹家因为偷抱了所谓的皇家主子胤礽的女儿,却引来了花灯节后被抄之祸。
看了以上的内容,再从新来看一看原文,就更容易看出这书中隐藏的真事。再来看一遍原文中的甄费让“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这就是在影射废太子当年把刚出生的女儿送给曹家。因为“英莲”可读为“婴连”,这就是说:曹家是被这个婴儿连累的!再看霍启抱主子家的女儿看社火花灯,其中的“火”有皇家子弟争斗的含义,这就是暗写曹家因偷抱废太子的女儿卷进了皇家争斗的是非之中。后来霍启抱丢了主子家的女儿失去了工作,这就是曲演曹家因为抱走了皇家女而丢了官! 在旁观者的眼里,废太子的女儿也真的失踪了,这是曹家在“祸起”之前把小郡主转移了。
再请看霍启在花灯节的半夜中把甄费的女儿放在一家门槛上,请注意,这个“门槛”就是暗指曹家把抱来的郡主当成迈进皇亲国戚的门槛,甄费的女儿丢了,就是曲指“门槛丢了”,就是暗写曹家失去了迈进皇亲国戚的门槛。表面上看来霍启因小解丟莲是疏忽大意,但“祸”已经跟上了曹家是防不胜防的。
再看霍启去找“英莲”就是影射曹家还有第二次结皇亲,想把失去的“门槛”找回来。但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也没有把主人的女儿找到。这就是说曹家第二次结皇亲也没有真正迈进皇亲国戚的“门槛”,连“门槛”的影子也没找到。再看霍启丢了甄费的女儿“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这就是曲指曹家遭遇了两次皇亲,再不敢接近皇家了。
再看霍启在丢女孩后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这也是暗写雍正抄家时搜查郡主的情况,结果是雍正一无所获。再看霍启弄丢了主子女孩后被迫离乡,而曹家是把郡主转移后,也被迫离开家园金陵。二者的起因有曲线形的的链接,但确是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