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民间故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民间故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9-09 0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话是这样说的: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这里的无后不是没有后代的意思,而是事亲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能尽后代的责任、赡养父母这是最大的不孝。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男人,当父母和妻子同时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先救谁呢?在《聊斋志异》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无后为大”。

明朝万历年间,徐州人董生,喜欢击剑,自负武艺高强,幻想一日成为游历天下的侠客,除暴安良,成为保国安民的忠臣。
这日,他外出游历,偶然路上遇见一个客人,骑着驴子和他一块走。董生和他交谈,发现此人谈吐不凡,确有豪爽气概。便问他的姓名,客人说:“辽阳人,姓佟,我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刚从海外归来。”
董生问:“你游历四海,认识的人很多,可曾听说过什么异能之士吗?”佟客问:“你认为什么算异能之士?”董生说:“御剑飞行,杀敌于无形的人,才算异能之士。”并对自己没有得到异能之士的传授而感到遗憾。
佟客说:“异能之士到处都有?只是深藏不漏罢了,但他们要教的人必须是忠臣孝子,异能之士才肯把武艺传授给他们,要不就会遗祸世间。”董生信誓旦旦保证自己是忠臣孝子,并取出剑,弹剑而歌,挥舞了几下,一下子就把路旁的一棵胳膊粗的小树儿砍断了。

佟客捋着胡子微笑不语,把董生的佩剑借过来看看。从衣服底襟取出一尺来长的一把短剑,用它去削董生的剑,就像切木头一样,手起剑落,把董生的剑削为三截。董生非常吃惊,便把佟客邀请到家里,坚持留佟客住几天。他谦恭地向佟客请教剑术,佟客说真的不懂。董生便在佟客面前高谈阔论,佟客只是洗耳恭听,一言不发。
到了夜深人静,忽然听到隔壁院里发出吵吵嚷嚷的声音。董生的父母就住在隔壁。董生又惊又怕,把耳朵贴在墙壁上仔细倾听。听到盗匪大声呵斥道:“快把你儿子交出来受死,就放了你!”过了一会儿,似乎开始拷打自己的父母,呻吟声不断。
董生拿起剑想过去,佟客拦住他说:“盗匪指名道姓要找你算账,你过去恐怕就活不成了,先去和你的妻儿告别吧!”董生答应了,进去把情况告诉了妻子。妻子拉着他的衣襟哭泣,不放他走。董生舍身救父的念头一下子打消了。便打算和老婆找个屋子先藏起来。正在仓皇间,听见佟客在房檐上笑着说:“不要再藏了,盗匪已经走了。”董生点起蜡烛往房上一照,佟客已经不见了。畏畏缩缩出门查看,哪里有什么盗匪,父母睡得正香。只是看到院里有几个纸人而已。这才知道佟客就是自己要找的异能之士,这一切都是佟客施法术导演出来的,目的是测验自己是不是孝子,不禁后悔不已。

俗话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乱党奸贼留骂名。”意思是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得到天下人敬仰。而对父母不孝,对君主不忠的人,却要遗臭万年。故事中,董生因为不能舍身救自己的父母,缠绵于儿女私情,而错过了得到异能之士传授的机会,这些都是因为不孝的缘故呀。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9-09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微信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9-09 0
๓活动奖励 ๓ 咖啡聊天、纪念馆、校园青春、微信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