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align=center]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12/25bc51148759474b859e61fe9af19a95.jpeg[/img]
▲影视截图
都知道,《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作品,人物也是曹雪芹杜撰。可近来,却有红楼梦人物“被穿越”了。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近日,厦门市寒江雪艺术馆负责人邱季端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将在时机成熟时将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某高校,并加赠8000件“战汉竹简”和近8000件“宋元明清的红楼梦人物瓷器”,以后专供文学院研究红楼梦之用。
[b]“宋元明红楼梦瓷器”很滑稽[/b]
消息一出,引发海量质疑:《红楼梦》成书于清朝,怎么会出现在更早的宋元明时期的瓷器上呢?
北大教授李鹏飞就表示:“《红楼梦》里的人物应当是取自雍正、乾隆时代作者曹雪芹的现实生活,而不是之前朝代的历史人物。”“宋元明的红楼梦人物瓷器”,听上去就像是号称明代出土的古物件印着现代图案一样,颇显滑稽。
耐人寻味的是,2016年该负责人就曾因疑似捐献赝品事件,引发舆论争议。从他公众号内容来看,当时他主动停止了捐献。
事隔几年之后,他将重启捐献——只不过,从声明来看,此次捐献应该尚未有实质性进展。
鉴于16年的赝品风波,当事人曾身陷舆论漩涡,而近几年来院校文物捐赠疑似涉假事件时有发生,受捐方显然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你可以捐,我未必能要”,加强对捐献物品的审核机制,避免赝品进入的闹剧发生。
[b]别让假得离奇的“文物”登堂入室[/b]
此次风波中,所谓“宋元明红楼梦人物瓷器”还没捐赠出去,涉事高校只是被Cue,还没到“你捐我收”的阶段。此时跟高校谈从严审核或许有些早,但这仍有必要——因为有些“赝品”捐赠者对高校捐赠,瞄准的就是其审核短板。
文物收藏圈子有句行话:真品往往是一眼货。意思就是:一件文物如果是真的,真正的专家看一眼后便能做到心中有数;反过来说,那些让业余爱好者看一眼就知道是假的,多半真的有问题。这也屡次得到印证。
但现实中,总有假得离奇的“文物”借由捐赠渠道“登堂入室”,进了某些场所被奉为真文物。
那些捐赠者钻的就是空子:有些受捐方并没有文物鉴定能力或有收藏经验,又不像网友一般具备“打假”精神,何况文物鉴定行业“隔品类如隔山”;有些被视作潜在接受方的博物馆,有的也是行政事务工作者,没有具有鉴定能力者。
在此语境中,就算受捐方没有专业鉴定人员,也不宜全盘接收,而应该严格规范捐献流程,“不以情辨真假”。即便补上技术、人才短板难,也该有文物鉴定资金请“外脑”,包括可请民间的传统实力派专家帮忙。
说到底,捐赠“穿越”的红楼梦人物瓷器,确实很荒唐,而受捐方就该用拒绝去戳破这重荒唐,而不是用“来者不拒”去延续那份荒唐。不然,曹雪芹真的要哭了。
[/align]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