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生周刊人人都知道自信的重要性。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固然是好事,可当自信过了度,变成了盲目自信,自信就成了自负。自信与自负,只一字之差,却悖文甚远。
越没能力,越容易高估自己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越是聪明的人,越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之处。能力越低的人,由于自我认识不足,越容易过度自信,错误高估自己。
盲目自信,往往是由于缺少自知之明,因而自以为是。自作多情,就是太高估自己,有时候就会自取其辱。
古时有一个读书人,书法很差,却喜欢到处给人题字。
有一次,他参加“雅集”,就是古代读书人的聚会。在人群中,他忽然发现有一个人正手拿一把打开的扇子,扇面洁白干净,而那个人和他很熟。他大喜,急忙拿起旁边桌子上的一支笔,跑过去,一下子把扇子抢过来,就要题字。对方定睛一看,大惊失色,立刻扑通一声跪下了。
他兴高采烈地说:“不过写几个字,区区小事,何必行此大礼?”对方说道:“我不是求你写,我是求你千万不要写!”
生活之中,切忌太高估自己,多一点自知之明,少一点自作多情。自信满满的本质上是自己的盲目认知、错误认知,也是一个人裹足不前、止步于成功的开始。有自知之明,才能量力而行“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
自知之明出自《老子》:“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生活中许多人都容易高估自己,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只不过是碰到了好的机遇或是得到了伯乐的赏识,要知道无论是运气还是赏识都需要实力。
陈寿在《三国志》中用一句话概括诸葛亮领兵北伐,“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北伐失利虽不能归咎于诸葛亮一人,但陈寿认为诸葛亮对此有很大责任。
据《汉晋春秋》记载,孔明首出祁山兵败后,有人劝他再次发兵,诸葛亮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说蜀军在祁山和箕谷,都比魏军多,可是还是不能击败敌军,却被敌军打败,原因不是因为兵少,责任只在一个人身上。后面还有一段话:“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於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意思是说,现在要精简兵将,处罚有过失的人,总结教训,改变策略为将来做准备,如果不这样,兵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是他在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在一人耳”此一人为谁?孔明自己是也,可以理解成诸葛亮在做自我批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争取了解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正确定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也别高估自己。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对未知的敬畏,是最好的自尊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观察和见识。
因此,学会聆听别人的观点,就相当于在借别人的眼睛观察世界,也包括审视自我,于是才能周全、有高度和格局,才是完善自我、事业进阶的必由之路。康熙一生功绩显赫,轻徭薄赋,肃清政治,内平叛乱,外退强敌,开疆拓土。不过康熙并没有自满,没有自负,而是始终保持一颗虚怀若谷的心。
据史书《正教奉褒》记载:康熙亲自召见外国传教士中明白自然科学的徐日升、张诚、白进、安多等人,请他们轮流到内廷养心殿讲学。
讲学内容有:量法、测算、天文、历法、物理诸学。就是外出巡视,也邀请张诚等人随行,每天工作空闲的时候,到处求学。
康熙还在《庭训格言》告诫后代:“朕从不敢轻量人,谓其无知。凡人各有识见。常与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合乎理,朕即嘉纳”。意思是,“我从来不敢轻视人,说人家无知。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识。我经常和各位大臣说,你们但凡知道什么、见到什么,都可以进奏,让我知晓;对于那些合理的意见,我将赞许并乐于采纳”。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层次越高的人越谦虚越开放;越是固执无知的人也就越“自信”。《易经·谦卦》有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卑以自牧”就是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大吉。谦卑就是对万事万物,不管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怀一颗敬畏之心。
对未知的敬畏,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主播:小武
拥有着有趣灵魂的播音系学姐
可以不光芒万丈,但不能停止自己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