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三大错:“错睡一人,错用一人,错失一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刘备一生三大错:“错睡一人,错用一人,错失一人”!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刘备一生三大错:“错睡一人,错用一人,错失一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05 0
刘备一生三大错:“错睡一人,错用一人,错失一人”!

[paragraph][table=100%,#fdeada,#ff0000,3][tr][td][font=impact][size=2][color=#0c0c0c]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一生可谓是坎坷不断,颠沛流离半生,从一个落魄的所谓汉室皇族到与曹魏与东吴三分天下的枭雄,刘备这一生可谓是传奇,刘备能从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与他的很多优点分不开的,像在识人用人方面的眼光,对待百姓宽厚仁德,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等,但在刘备坎坷的道路上也犯了一些令其遗憾终生的错误。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0430c6ff868a423da24042c01e217e7d.jpeg[/img]
首先便是在迎娶东吴孙夫人的问题上,为了巩固当时的孙刘联盟联合抗曹的主张,刘备迎娶了当时的讨虏将军孙权的妹妹,据记载当时孙夫人仗着自己是孙权的妹妹行事十分跋扈,她带来的吴国官兵也是大都不遵守法度,后来刘备在荆州市公安城西的孱建了一座城,让孙夫人和她的侍卫住在这里不与刘备同住。可能刘备也在防备着孙夫人,怀疑她是东吴派来的间谍,或者随行人员中有东吴细作。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1ab42b7d773e4f33a9c347f17dfa9323.jpeg[/img]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可见当时刘备与孙夫人感情并不怎么样,刘备又在荆州问题上与东吴发生不快。在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派人迎接妹妹回吴孙夫人当时还想把刘备唯一的儿子带走,从嫁给刘备到回吴,期间两人仅做了三年夫妻,但孙夫人却搞得刘备焦头烂额,以至于法正劝刘备远离孙夫人。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463c4569bc1c44cea23b9aee40543446.jpeg[/img]
第二个错误便是错用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刚刚在益州站稳脚跟,关羽便带兵孤军北伐曹魏,水淹七军,兵围樊城,一时间威震华夏,但后来吕子明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杀,刘备失去荆州,关羽镇守荆州期间与东吴关系不快,在威震华夏之后,更是不把东吴放在眼中,骄兵必败无奈败走麦城,后来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又夷陵大败,蜀汉国力大减,关羽确实有能力镇守荆州,但他却不适合,他适合做刀不适合为盾。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a4ace3c0be954da3a6e2236380ffcb86.jpeg[/img]
这第三错便是刘备曾在徐州期间失去了一位大才,此人便是田豫,田豫是渔阳雍奴,他早年便投身刘备身边后来跟随刘备前去徐州救援陶谦,救援完徐州后刘备被陶谦上表为豫州牧,便依附陶谦不再回北边公孙瓒出,这时田豫以不愿离开故土,父母年老为理由离开刘备,去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自焚后又加入曹操。田豫可是一位大才,多年为曹魏镇守边疆,北征代郡乌桓,斩其大将骨进,破轲比能,可谓是威震北疆,这样一位大才倘若当年没有离开刘备,对刘备的帮助也是不可估量的。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314/eced5e68ae634850a52a3e7af5afad0f.jpeg[/img]
刘备虽然一直是用仁义来闻名天下的,一提到刘皇叔大家想到的都是贤德,在这一点上刘备与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尤其是在抛弃妻子上,还有作为三分天下的枭雄他比任何人都能忍,百折不挠,虽一生坎坷,现在又多被让人讴病,但亦不失枭雄本色。

[/color][/size][/font]
[/td][/tr][/table]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04-06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4-06 0
   ˆˆ韶华包包﹤﹤﹤﹤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