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震文
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文化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觉群书画院院长,
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原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
著作《乐震文画集》《怎样画树》《怎么画瀑布》《怎样写生山水》。
文/顾马
在宋代,文人尽得时代之幸,朝廷“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士大夫治天下”的文官制度,使得他们有极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宋朝的文人非常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可以念出一大串,那么我们回看宋代,什么是文人?
文人其实有点不好界定,说知识分子是文人吗,或学者是不是文人,好像有点能划上等号。可是又觉得文人的实际意义会更大些。像苏东坡、司马光、欧阳修,宋朝的那些文人除了读书,做文章、诗词是学者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上的品味,精神上的独立。他们心里有山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有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我曾自由行台湾,因友人的关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幸见到宋代的《竹林拨阮图》画,作者已经无可知晓,但是这幅画很好的反映了宋代文人生活里面一种美学风格最好的范例。
一位文人坐在家中榻上,手中拿着书卷,书童在为他倒茶,一种简单而又悠闲自在的家居生活。更值得在注意的是,他身后的屏风描绘的是江边景色,沙洲上高长着芦苇,芙蓉花下有一对鸳鸯,远处大雁振翅飞过,反应宋代文人向往山水,向往自然,山水自然是心中的品性。
前几年有幸上乐府拜访了震文先生。进门,乐震文先生就招呼我就坐品茶,聊天,说宋朝文人的生活状态。而今,我更通透了解乐震文先生的山水画作品蕴含着如此生活中清新、淡雅的品味。
山水画审美每一代人都有刷新 很多人看乐震文的山水画,能感觉到他的作品源自传统,却有着另一幅全然“刷新”过的面貌。
乐震文说,传统虽然经典,但毕竟是前人的东西,如今我们的社会发展了,身在其中,没有办法拥有当年那些画者的心境了,不妨用另一种眼光去观察,借传统山水之心,观当下的万千气象。山水画在中国历史悠久,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山水画套路,但画的标准历朝历代都被打破,而且一定会被打破,传统很容易模式化,后人面对的山山水水与传统绘画中的山山水水总有不同,更何况,作画人的情感也与前人不同。只有改变,才会有自己的现代味。
中国近现代绘画中,有很多老先生对山水画作出了个性化的诠释和革新,比如李可染、陆俨少、傅抱石等等,他们都很伟大。而作为我们现代人,信息量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得多,好处是能让我们看到太多东西,但也容易让我们自己六神无主。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从信息量的“暴饮暴食”中解脱出来,烧自己的“清粥小菜”。
乐震文认为一个绘画者,除了对历代绘画典籍的文本学习,还应该向大自然里学习。因此,写生就成为他每年都要进行的重要事情,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名山大川。乐震文是一位“山水知音”,他用画笔与大自然厮磨,“某一部分风景打动你的时候,把打动你的那部分画出来就行,写生中如果还不能体会,心中的山水就会沦为概念上的山水。”
现代的交通给写生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浏览式的写生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猎奇心理。真正的写生,应该要好好地驻扎在一座山里,吃透这座山,搞清当地的环境、人文和当地人对山水的感情。我们现代人看山水画,往往会觉得程式化,其实山和山真的不一样,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峨眉山的云杉多,黄山松树多,这和黄山的独特地质成分有关系。每座山的植物、建筑、道路,仔细研究的话,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往深里挖,你就会挖出更多不一样的山水。
中国传统山水色彩观最高境界大抵就是崇尚清雅。
乐震文山水传递一种生命态度 经过多年的临摹、写生、淬炼,他的山水画整体上多彩而不艳丽,而是清新且纯粹,明朗但不躁动,纯净但不呆滞。这与乐震文年轻时有段美好的时光是在大量临摹宋元作品中度过的。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特殊机缘。当年,他进入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下属技校,得以临摹到大量库藏的中国传统画作真迹。他废寝忘食,看画赏画临画,手摹心追文征明、傅抱石、新罗山人、张大千等大师名作,系统了解、梳理、领悟了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也由此打下了厚实的传统绘画根基。至今,乐震文还保留了不少当年的临摹之作,尤其是清代画家新罗山人的临摹之作几可乱真。后来,他又有机会看到更多古画,一路追寻到李唐、范宽,令他感慨于中国绘画传统的博大精深。后又东渡扶桑得以看到保存了完好的宋元古画的真迹。这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体认,能够以中外文化交流的新视角回视中国传统艺术,发现其精髓和弊端。
在乐震文大量的山水花鸟作品中,他善于营造单纯色彩里的丰富变化,在一种色系里恰到好处地营造出单纯曼妙的色彩幻境,仿佛《班瑞德》一曲轻快的钢琴曲,在纯净的色彩主题之下以丰富的色阶来感染听者;偶尔,在他的画面中会出现恰到好处的补色,正如音乐中出现的低音或高音,将画面的层次和节奏推向极致。这种色彩节奏感的营造,也是当下不少中国画家所望尘莫及的。除了色彩韵律,乐震文还极其擅长富有形式感的画面构成,这形成了他作品空间上的张力。乐震文的画作用笔细密紧致,营造出一种循环变化的节奏感,面对画面,你能感受到一种音乐般的韵律,轻松且悠远。他用了细密的皴染,却并未让画面就此变得更加沉重,这也是他的丰厚的内心精神特质赋予了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生命态度,静谧、沉着而乐观。 这也源于长时间沉浸在大量与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也由此形成了他今天山水画创作中丰富的人文思考和历史追索。
顾马
顾宝兴,别号:顾马,江苏启东籍人,生于上海,适园主人,汉唐精舍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