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不太喜欢青花的。
或者说,在审视过程无法与其产生愉悦的连接。
但在今年的春来续续,却逐渐可以感受到这个时节与青花的合宜之处。
在物的使用上,日用器给予人的乍见之欢和长久愉悦,往往并不是处于很平衡的状态,伸手买过很多器皿,有时候,在将得到和得到时是开心的,之后便不曾怎样使用。
而有些器皿,则有着日渐生出的吸引力。
其中,可能有些与器物本身有关,但使用者自身的变化或许才是决定因素,经历及环境的影响,都使得器物与人的长久中存有不小幅度的善变。
春夏尝新绿,是每年必做的功课。胃口形成了习惯,在春日来临时候,便时不时旁敲侧击。
恰巧手中有青花茶器,随手用来,搭配绿茶。
新下绿茶,往往是属嫩绿,其中带有日光可透的微微柔黄,在搭配青花器皿时,猛然加入一份跳跃活泼的清亮。
青花,为瓷器的一种装饰手法,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不同纹饰,再罩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烧成,色泽呈蓝色,古时以青带蓝色多种,称于青花也是合理。
青花料不同,发色不同,再加之配合胎釉不同,装饰技法又有异,最终呈现效果各种。
例如,与大面积类康熙山水的高古茶碗搭配中,有种庄重老到感,这样的茶器和茶的娇小鲜活,相互补充中又相互滋养。其中青花山水的绘画技法中,还可看到西方绘画中的透视观念和高光原则,尤以康熙时期的"白头山水"最为典型。
若是与文人器类的内敛持中的风格搭配,则是淡淡悠悠,清雅之中带有一种稳妥的力量。
文人类审美,常常借诗书画意置于日用器上,在茶与器的大体氛围中,反映出较高的接受程度。
有学者曾说,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中,审美性和功能性的统一,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文人的参与,纯艺术和日常的结合,就曾在明式家具及紫砂中典型呈现,而今瓷器传统褪去繁复的装饰技法,取意其中,也是当下人们对于茶器的反向诉求。
器型上,盖碗是春日绿茶通常的搭配,或以各种碗泡,除了实用上的考量,视觉上,一眼望去,尽是疏朗意。
而今年也意外发现握手小壶的妙处,选用一只仿古类瓷面小壶,略灰而朴素状态下,两者的搭配则显出一种旧时光中家常檐下氤氲出的安然,怀有几分难得的意味,仿佛绿意钻出,做苔石状的幽静,同时,保有持久的生动。
茶与器的搭配,除去实用性和单纯的茶席视觉审美,当两者真正接触到的时候,生气和共鸣逐渐显露。
作者:拙不锦 |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排版编辑✎ 兮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