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并且历史发展的趋势必定会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代在颠覆一个旧政权,建立一个新政权的过程中,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特别是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许多功臣并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在王朝建立起来后死于“安定”。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与帝王只可共苦,而不能同甘,尤其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帝王,他们更加害怕权力的丧失,于是将矛头直指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仰天长叹,说出一句肺腑之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8.itc.cn/images01/20200523/787efc8338224b93aa860ec15ed57202.JPG?imgsec=_lDOv4UoTLc0kCVmxjqArQ&imgexp=1739728800)
在刘邦麾下曾有非常多的能人,可当他们帮助刘邦建立起王朝后,下场几乎都不是很好,大部分人难逃一死。
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封韩信为楚王,当时有一个名叫钟离昧的人,他原本是项羽帐下的大将,后来在项羽战败后投奔韩信,二人之前本就是好友,韩信能够接纳钟离昧也是正常,可刘邦却不是这样想。钟离昧是项羽的旧部,曾多次给刘邦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损失,刘邦对他可是恨之入骨,于是铁了心要处死钟离昧。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仰天长叹,说出一句肺腑之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4.itc.cn/images01/20200523/52ad05cce17342c79e4b02a7d798e533.JPG?imgsec=_lDOv4UoTLc0kCVmxjqArQ&imgexp=1739728800)
公元前201年,韩信又被人举报有谋反的嫌疑,刘邦便以游玩云梦泽的理由袭击韩信,并让韩信处死钟离昧,最终韩信还是选择不造反,被刘邦抓捕后韩信喊出:“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此时韩信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结局,就算现在不死,以后也难逃一死。
刘邦之所以对韩信下手,并不是因为韩信与钟离昧的交往,也不是因人举报的造反嫌疑,而是韩信手中的军队,这才是对刘邦最大的威胁,历代帝王对此也是非常忌惮。为了巩固中央,加强皇权,韩信必须要除,历朝历代有无数个“韩信”,很多都没能有好下场。韩信曾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用威震天下一词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了。刘邦在抓住韩信后,并没有什么理由将其处死,并且韩信也遵照了刘邦的意思把钟离昧处死,最终在刘邦的权衡之下,选择以降职的方式来压制韩信。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仰天长叹,说出一句肺腑之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6.itc.cn/images01/20200523/ecc086385fe44d24bc180cb4466e4255.JPG?imgsec=_lDOv4UoTLc0kCVmxjqArQ&imgexp=1739728800)
韩信最终成为了淮阴侯,他在军事上对中央朝廷的威胁几乎被消除,本以为韩信也因此善终,可他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刘邦的行为无异于“杀功臣”,韩信也不会坐以待毙。当年自己可以作壁上观看楚汉之争然后趁机夺取天下,可他感念刘邦的恩情,始终不忍心自立门户,可现如今,自己成为一个小小的淮阴侯,如同刘邦案板上的鱼肉,如果还不懂得反抗,最终等待自己的只有一死。当陈豨被任命为钜鹿太守时,韩信便开始了他的反抗计划。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仰天长叹,说出一句肺腑之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0.itc.cn/images01/20200523/0aed75ea66004eb1a5e805e92074552c.JPG?imgsec=_lDOv4UoTLc0kCVmxjqArQ&imgexp=1739728800)
韩信告诉陈豨:“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此时韩信已经有了谋反之心,只需等待陈豨起事即可。
公元前197年,陈豨果然起兵生事,刘邦只能御驾亲征,当时韩信称病未能一同出征,为的是能够与陈豨里应外合,乘机夺取天下。可韩信的全盘计划皆因一个小人物而破坏,他的一个家仆因为得罪韩信而被下狱,家仆趁机逃了出去,并且向吕后告发了此事,吕后急忙叫来萧何商讨对策,最终使韩信的计划落空。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仰天长叹,说出一句肺腑之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9.itc.cn/images01/20200523/1f80a0e303674c5081dab203205a2411.JPG?imgsec=_lDOv4UoTLc0kCVmxjqArQ&imgexp=1739728800)
在吕后看来,直接将韩信骗至宫中杀害即可,但这个计划有些不妥,如果逼急了韩信,最终难以收场。于是萧何出一计策,假称刘邦已经平定叛乱,并将凯旋而归,让群臣入朝祝贺,韩信本将信将疑,但因为是萧何说的话,他还是比较相信的,毕竟萧何当年有恩于自己,可这一回韩信没有想到最终会栽在萧何手中。等到韩信一进宫,吕后便令武士将韩信捆住,最终斩杀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不禁仰天长叹,终于说出了肺腑之言:“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韩信威胁到了朝廷,萧何也只能杀了他,否则天下苍生又要受到战乱之苦,这也再一次应证了君臣甘苦之理。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仰天长叹,说出一句肺腑之言](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4.itc.cn/images01/20200523/91b41127167e46b2aefbe385f51af870.JPG?imgsec=_lDOv4UoTLc0kCVmxjqArQ&imgexp=1739728800)
想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成就一段美谈,可以说韩信能够一代名将,是萧何给了他舞台,可最终却死于萧何之计,于是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也是萧何一生的污点。萧何成就了韩信,韩信成就了刘氏天下,同时萧何也毁了韩信,却保住了刘氏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