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称微信披露公号乱序逻辑,但这几点我们还是没太看懂](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0621/e9655add8f90416f8751963d6cc1bf96.png?imgsec=efFzwr_6tarNT3SP6a5Kag&imgexp=1739469600)
作者丨兴兴 来源丨流量公园
(llpark001)
今年起,微信对公众号进行了许多功能改版,尤其公众号乱序,引发一系列“自杀式”告别表演。
在诸多公众号花式求在看、星标、分享之外,未知的算法机制也给号主带来深深的焦虑。
据“传媒茶话会”今日发布的文章称,微信公众平台相关负责人对公众号文章采用的算法推荐机制后,大量公号求“星标”求“在看”的行为进行了回应。
划重点,传媒茶话会文章称,公众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
“星标”和“在看”对于排序没有影响,关键在于常读用户数。微信公众平台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星标”代表的是之前关注你的用户对你的认可,算法不会把过去固定的关系作为智能推荐的基准,其实是看一段时间内用户与公众号之间的关系。
另外,用户如果把很多的帐号全部都星标了,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都没有“ 星标”。![报道称微信披露公号乱序逻辑,但这几点我们还是没太看懂](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1.itc.cn/q_70/images03/20200621/d65b74d67b2a496385e52848a4036683.png?imgsec=efFzwr_6tarNT3SP6a5Kag&imgexp=1739469600)
来源:传媒茶话会
这样看来,此前以“青年大院”为首的一大批公众号发文求星标、求在看,并没有和乱序推荐靠前存在明显正相关。
相应的,后台数据分析也进行了调整,“ 用户分析”功能中,可以查看常读用户月净增、常读用户数、常读用户比例、常读用户数变化,以及常读用户的年龄、性别、城市、终端分布状况。
![报道称微信披露公号乱序逻辑,但这几点我们还是没太看懂](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0621/f7e905206ea443d4b99b097cb6b65dc2.png?imgsec=efFzwr_6tarNT3SP6a5Kag&imgexp=1739469600)
假设上述披露是真的,我们也并不能从常读和乱序中找到对应的关系,很多现象还是让人觉得玄之又玄。目前来看,这其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常读功能从2019年6月就已经上线,远远早于乱序。流量公园在使用初期的体验时发现,只要经常点开某公号的文章,该号就会自动进入订阅号顶部的“常读”横栏中,这里的阅读文章包括在订阅号列表中,也包括在聊天、群聊、朋友圈以及手动搜索点开文章。
常读与星标不同,有明显的数量限制。打开客户端可以发现,左右滑动“常读”栏,最多可以展示3横屏12个公号头像。此前有用户反映的个人关注订阅号达到上限,一般在900多个,可以全部加星标。900多个号挑选出最喜欢的12个,相差十分悬殊。
二,后台常读统计数据,也让人看不懂。对于常读用户,微信官方的解释即公号出现在订阅用户的常读栏里。但是后台统计数据也让人摸不到规律。
![报道称微信披露公号乱序逻辑,但这几点我们还是没太看懂](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2.itc.cn/q_70/images03/20200621/c2df349b800441a9a261213e87dd0168.png?imgsec=efFzwr_6tarNT3SP6a5Kag&imgexp=1739469600)
比如今年3月,我们的“常读用户”中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比例明显提高。是3月时候我们的文章更下沉,更受四线城市用户的欢迎吗?
![报道称微信披露公号乱序逻辑,但这几点我们还是没太看懂](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0621/38146262d3aa40b8bd7f32ab1d1f7845.png?imgsec=efFzwr_6tarNT3SP6a5Kag&imgexp=1739469600)
而打开“不常读用户”统计,发现并不是这样,3月同样出现了四线城市“不常读用户”比例异常高的情况。常读和不常读比例有同向变动的趋势,显然不是我们的文章的问题,是用户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这样的统计对于具体文章的调整来说,可能帮助不大。
三,大体上,常读用户多,常读率高,是有好处的。但是微信官方目前还没有明确“常读”与“推荐机制”的联系。比如,乱序推出来的也不一定是常读的。公号在常读栏内,如果更新文章会出现一个红点提示。比如作者的常读第一是流量公园,且显示有未读文章,我下滑到100篇开外,也没有看到推这篇文章。
四,在乱序与常读的组合赛中,胜出的依然是能够一天发文多次的机构大号,有更多次被推荐的机会,另外一些与用户联系较强的,名人IP,可读性强的公号能脱颖而出,登“常读”入“推荐”。号主们需要更精准地钻研用户兴趣,把公号做得更垂直,更匹配用户需要。
五,对于中小号来说,同一个公号不同文章,阅读量的波动会加大,这对创作者提出的要求就更多了。创作者不仅要斟酌每篇文章起一个好标题,还要让用户读完全文,读完以后还要关注、打赏、在看、星标、互动,并且提醒用户常读,花心思的地方比以前肯定是多了。
六,就算是知道常读重要,号主的焦虑也很难得到缓解。文章挺好,就是阅读量上不去,推荐机制就好像女朋友,摸不清楚哪句话惹她生气了,所以时刻不敢放松。
![报道称微信披露公号乱序逻辑,但这几点我们还是没太看懂](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0621/f469561d30774d609257a8971bd358ae.png?imgsec=efFzwr_6tarNT3SP6a5Kag&imgexp=1739469600)
流量公园注意到,
微信App内嵌的另一款产品,视频号,近期开放一批新用户,功能上也迎来改版。还没有视频号的用户,可以使用 IOS端申请开通视频号(安卓目前不行)。
视频号原本的主页全部基于推荐,改版后区分出“关注”“朋友”“热门”三个标签页,关注页以时间顺序展示全部关注的号主更新的内容,朋友页展示朋友点赞过的内容,类似于“看一看”,热门页是根据算法推荐的个性主页。
![报道称微信披露公号乱序逻辑,但这几点我们还是没太看懂](https://px.lanyin.net/image/http://p0.itc.cn/q_70/images03/20200621/7ac4a441c42a4c648c40b9166bd91e89.png?imgsec=efFzwr_6tarNT3SP6a5Kag&imgexp=1739469600)
另外加入了“附近”模块,采用双列瀑布流,用户可以浏览同城 10公里内的视频动态。能够看到,微信在视频领域,进行新一轮的流量发掘。
阅读更多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