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花青韵皆自在 ——说说吴宇华的画(节选)
文/范扬
吴宇华 《澄观》 48×69.5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吴宇华 《茶禅一味》 35.3×34.6cm 纸本设色 2019年
本科毕业进高校工作五六年后,宇华又到北京来学习和进修。那时候北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地下挖出来的土方中常常夹杂着老瓷片,他发现后收集了近一年的时间,都是明清的青花碎瓷片。那期间我来北京,就看到他拿出整箱整箱的瓷片,恐怕有上万片的瓷片。那时我就跟吴宇华说,你这个捡瓷片有认识青花瓷的乐趣在里面,有那种朝花夕拾的精神享受。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慢慢的渗透进去,青花瓷里人物、山水、花鸟、吉祥图案、文字,什么都有,从题材到手法,这里面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人民大众的审美取向和爱好。而且它来自民间,大多出于民间画工之手,它的笔法生动、新鲜、活泼,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你何不从中汲取养料来注入自己的创作呢!
吴宇华 《光风霁月》 40.6×31.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吴宇华 《何如》 42.3× 42.4cm 纸本设色 2019年
第二年他就拿了上百幅作品给我看,就是用青花手法做的描绘。看得出他很勤奋,出手也快。之后他选取其中的精品,写下自己的认识心得,出了一本独立的画册。我觉得很有意思!从我们的前辈来说,就有从民间瓷绘里走出来的,比如林风眠先生,他用笔很流畅、爽利,虽然跟传统的用笔思路有距离,但是他确实注入了一个新意。宇华也是从中国画传统出发,结合民间这一路,尤其是青花瓷画这一路慢慢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青花瓷画的韵味就是出自于水墨,然后他又从青花回到水墨。对宇华而言,这样一个轮回,其艺术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循环往复不断上升而又回归的一个过程,也是起到一个返祖归本的作用吧。从水墨中来转换成了青花,又从青花中回归到水墨,宇华的选择完成了这么一个链条的连接,他没有掉链子,他是接上了这一环这一链。
吴宇华《柳荫吟咏》45.3×4.7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吴宇华 《高士图》 44×44cm 纸本设色 2020年
过了这么多年再看宇华的画,我觉得有很多他个人的审美趣味在里面,那么一种优雅,那种悠游林下的感觉,跟当时对青花的学习,对瓷片上面绘画的吸收是分不开的,其向度正好也基本贯穿了元明清一直到现在。这里面有一条传承的路线是很清晰的,我们能看到这里面的一个脉络。应该说宇华在这里面又取了比较雅的一段脉动。所以一个事物可以有多方面的渗透空间和多方面的审美内涵。很多人——文人也好,技师也好,撷取传统艺术的审美注入到各自的创作中,形成新的态势。那么宇华应该说汲取的是偏文、偏雅这么一路,所以他的笔下大都是一些高人雅士、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等等,这些内容和形式跟传统整个是接气的,也跟大众审美是接气的。既接了天气又接了地气又有了人气,这也是三才在宇华作品中的体现,我觉得这是一条很不错的路子。他走的正好!他会走的越来越好!
吴宇华 《静照忘求》 32.2×32.2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吴宇华 《九嶷声远》 35.3×34.6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吴宇华 《溪畔高隐》 32.2×32.2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吴宇华 《水流无声 花开有香》 42.1×70cm 纸本设色 2020年观宇华的画
文/五岳
认识吴宇华多年了,其画一如其人。他在作品中显现出的清逸意象就是他的生活态度,是他自己真实性情的高度凝练。
吴宇华《永乐宫壁画线描》228.5×153cm 纸本设色 1985年
吴宇华《临永乐宫壁画》126×64.5cm 纸本设色 1992年
宇华长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教学和创作,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的他受过良好的正规训练,求学期间,除了学习西画,更多的是研习传统的人物、山水、花鸟;此外,他还把眼光投向敦煌、永乐宫等壁画。八十年代中后期他所临摹的《永乐宫壁画》及《夏河》等创作,都可以看出他以民间艺术融入中国画的初步尝试。这些作品线条流畅朴素,赋彩制形,准确生动。九十年代中叶,他画了一批工笔系列,如《韶光》和《春》、《夏》、《秋》、《冬》四条屏等,格体精微,笔无妄下,线条遒健,巧变韵雅。可以代表他师承传统绘画的一种风貌。此后,他在传统文人画笔墨趣味基础之上,又大胆吸收民间美术中具有写意性绘画的元素,以率意简练的笔触表达他对传统文化的体悟和理解,其作品简雅而天真,质朴而生动,简远的意境中传达出活泼的天机逸趣。他用笔简括,勾勒形貌,约略成像,意到便止,具有优雅的文人气质和醇厚的古典意味。但是作为当代画家,显然他有自己的立场,所以又与古典传统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使他的作品升发出一种单纯、简洁的现代美感。
吴宇华《夏河》100×200cm 纸本设色 1988年
吴宇华《韶光》60×48cm 纸本设色 2000年
江南水乡的无锡,山脉逶迤多姿;太湖浩荡展阔,显现出独特的韵致。观赏宇华的画,有一种清新又丰润香馨的味道,整体画面与无锡山水格调有着高度的和谐,在他营造的艺术氛围和境界里,观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山水人文的原质之美。在绘画观念上,他能自出机抒,追求自然的流露。在笔墨的运用上,他有着与传统绘画既相承继又不尽一致的逻辑。他大胆运用视觉艺术中的图底关系,让虚实互生妙境,在单纯与质朴中透现出文人画家一贯追求的雅趣和深层内蕴,别具一种超跋逸远的韵致。这些特点的形成应该归因于他对人文精神和写意绘画传统的积极融合。
吴宇华《荷花》90×5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吴宇华《宋韵晋言》 26.4x12.7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宇华的人物写生作品秉承了他一贯的精神面貌,画得从容不迫,意态安祥,有着一种神清气爽的味道。他一方面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现,另一方面则着意于笔墨之间独特意境的营造,在清明、亲和中自有一个审美的定力和取向。对绘画形式独到的理解,使得吴宇华的绘画具有鲜明的美感特点;又因为这种美感特点是他直接源承于中国书法、文人绘画和民间艺术的缘故,使他的作品涵容了较为丰富的传统美学元素,这是我们今天对国画艺术进行品鉴时尤为关注和欣赏的。
吴宇华《梨云梦冷》 48.5×66.3cm 纸本设色 2019年
吴宇华《清芬》 49×45.7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吴宇华《真色》 27×24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吴宇华 《高士图》 33.8×33.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吴宇华 《和天不流》34.9×39.1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吴宇华1961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8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太湖画派”研究会副秘书长,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墨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作家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