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https://hd.lanyin.net/11884/thumb/20/08/20/700_77303279_5b11a44236e5037.jpg)
任性如尖刺,既伤人也伤己。真正的个性是人的精神内核,是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任性是恣意的表现、强调个性,失去了约束,个性至上,不顾他人。
——题记
近些年,任性成了个热词,“任性一把”,成了很多人内心的一个小小冲动。
从“有钱就任性”、“有权就任性”、“有才就任性”、“有名就任性”、“有理就任性”、“我爹是李刚就任性”,到“我就是要任性”、诸如此类……
一桌人喝酒,气氛热闹。两个酒量好的朋友对上了,但一人喜欢喝快酒,一大杯一大杯的喝;一人喜欢喝慢酒,一小口一小口的呡。
两人谁也不将就,喝至中途,喝快酒的已几大杯下肚,慢的还在细斟慢酌高谈阔论。
不耐之下,快酒先生端起慢酒先生的酒,逼他快喝,对方坚决不从。
任性之下,快酒先生将酒从他头顶倒下……
结果可想而知,自己要为自己的任性买单。
当下是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任性往被当作独特、时尚、新锐、快意……
有些任性是无伤大雅的、甚至是可爱的。
男生留个长发,女生裤子上剪几个洞;
小孩子想要得到心爱的玩具、好的零食,哭闹一下;
年轻人偶尔打打游戏睡睡懒觉;
朋友们高兴,聚拢喝酒吹牛;
爱美的女子买了几大衣橱不穿的服装,随性消费些名牌奢侈品……
只要条件许可,不违背原则,并无多大不是。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里记了一则故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种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的任性,真是可爱!
宋苏轼《寄净慈本长老》诗云:“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这种任性又是何等洒脱!
陶渊明先生《归去来兮辞》中写道: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富贵非吾愿,帝乡不期……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柳先生抛却了名利的束缚,虽然田园中“草盛豆苗稀”,却憩息了身心。
这种任性,是透悟人生的智慧!
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看似十分任性,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这几位名士的文学作品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可期,作品却揭露和讽刺了司马氏朝廷的虚伪和血腥。
竹林七贤的任性,对抗的是黑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是文人的风骨,历来为后人称道、推崇!
在中国的文化里,对任性,有包容,但并不纵容。
三国时,陈思王曹植是曹操最宠爱的儿子,丰神俊朗,天资卓异,又任性放达,曹操心中早已暗暗许作接班人了。
谢灵运评价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
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
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
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后来曹植志不得展,郁郁而终,也可算是为自己的任性买了单。
隋炀帝杨广也有才,却以恶名传世。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指出:
“他(指隋炀帝)是一个极骄极贪的人,以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够的;因之,任性妄为,剥削不顾民众的死活,浪费只求本人的快意。”
帝王的任性,代价不只是自家性命,还有天下百姓的疾苦生死!
小孩的任性是一种天性,是儿时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
比如梁斌《播火记》中有:
“ 霜泗 说:‘伶俐倒是伶俐,就是太任性!要仨不能俩,要红的不能给白的。’”
父母总是在宝宝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过分的宠爱更助长了任性行为。
这类任性者,一旦走上社会,便会跟斗不断,自食苦果。
曾有报道:江西有一位老伯在网上买保健品被骗,接二连三地给骗子寄钱,发觉受骗后,不但不报警,反而继续寄,总共被骗数十万元。
老伯还语出惊人:“就是想看看他们究竟能骗我多少钱!”
有网友调侃:“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这种任性,虽是自己买单,似乎并无价值,反而助长骗子!
在生活中,一个人若是太过于个性,而且不懂得变通,在与人交往时就会很容易产生矛盾。
人总是会有一些棱角,但不能总是锋芒毕露,否则伤人伤己。
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寒冬,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
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任性,就好比身上那长长的刺,常常会刺痛他人,同时也给自己带来苦痛,伤了自己!
个性不同于任性,是精神的内核。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是一种独立的风格。
不趋同,敢挑战,叛逆、奇异又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敏锐的视角,超凡的见识,这是何等可贵!
个性是一种精神,是自我的尊严、生命的价值、不息的追求、摧不垮的意志。
个性是一种力量,让人从困境中自拔,从无奈中奋起,放飞思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成功的潜动力。
个性又是一种魅力,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昭示于人,受人称道!独特的人格魅力,总会感人至深。
个性的光芒,如钻石,美丽而永恒!
个性不是任性,自信不是狂妄,自尊必首先尊重他人!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扩展开来,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对人对己,心存尊重、敬畏﹑同情,对他人和世界才能欣赏与感恩,自然也就约束了任性。
敬重你的父母,是他们替你点燃了生命之火。
尊重你的爱人,她将与携手终生。
感念你的师长、朋友,直到你认识的每个人。人生不会重来,在生命的旅程,他们都是你的贵人……
名目繁多的任性,把任性当作了个性,模糊了个性和任性的区别,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苦果!
你的任性,本是一种伤害,你自己将要为之买单!
收敛了任性,个性才会放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