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活在当下,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转载美文]活在当下,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楼层直达
管理员一手遮天

ZxID:77303279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24 0
活在当下,不畏将来,不念过去

人人艳羡采菊东篱,世外桃源的生活,于是有一部分人在心情坠落山谷时选择远行,去赶赴一场花事,戏游一江春水;

云崖水畔晓观天色,藕花深处醉看日暮。一路风尘,一路跌荡,试图寻觅心灵的桃花源。

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跋涉于浮沉的人生航道上,既有春风得意露华浓,亦有秋色萧条夜光寒。

在那些不能如愿以偿的日子,我总是徜徉在佛经的般若海里,寻找一叶扁舟,将自己放逐到莲花彼岸。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了群星”。

这句诗歌也同:“过去心不可得”相应。

过去已去。

遗憾也好、留恋也罢;是惆怅失意、又或是人生的高光时刻,都已经被时光贴上了封条,封存在并不牢靠的记忆中;

放它去罢,卸下思想的重担,以一个空杯的状态,才能承载更多。

未来未至。

我们习惯于规划蓝图,展望未来,今天得不到的,通通划分到“未来”里,仿佛当“未来”到了,我就成为我理想中的样子。

对工作、学习乃至生活确实应该有一些合理的规划,也可以适当的给未来一些期许,给自己一些信心和动力。

在设定目标之后,应该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活在当下。

当下,是我们最接近成功的刹那,如果被对过去的缅怀、对未来的憧憬,占据太多,那又如何腾出双手去打造人生。

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这当下一念心,安住这一念心。

所谓当下一念,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心念的转移,能够觉照自己每一个起心动念的当下。

一切的事情,世间法,出世间法,无不是从当下一念开始。

以智慧的观照力、觉悟力,来把握当下一念,我们的心念就会沿着觉悟的方向一直向前延伸。

所谓净化心灵,必须从把握当下一念开始。一念觉悟,念念觉悟;一念迷失,念念都迷失。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你是否常常感觉到孤独?

天际泛白时,你被闹钟无情的唤醒。

匆匆洗漱,吃一口便利店买来的简易早餐,穿戴好微笑的面具,投入熙攘的人海之中。

这一日同往日没什么区别,早高峰依然堵得让人想跳车狂奔;

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中,唯一会变的,就是老板阴晴不定的脸色;

偶尔不加班的傍晚想约上哥们、闺蜜喝一杯发发牢骚,却发现他们不是被家庭所拉扯,就是被工作所牵绊。

于是,你独自来到小酒馆,点两瓶啤酒,享受着花钱买来的短暂的自在,你唱着Eason的《孤独患者》,回顾酒馆里,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孤独客,他们都将烦恼闷在一口酒里,试图一觉醒来,就是充满惊喜的一天。

或许你说:因为单身,所以孤独,有了伴侣就不会如此了。

凡夫都有贪、嗔、痴、慢、疑,因此一定有各自的烦恼与执着。

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彻底地体谅、包容、怜惜对方,彼此也就不会敞开心扉的去倾诉。独处时感到孤独,朋友聚会同样如此。

我们习惯在微信评论留言:

改天约饭,真的到了改天,却又做起了低头族,上菜先供养手机的拍照功能,发完朋友圈方才动筷,饭间,不时的低头查看有几个赞,有谁留言,散场时拍张合影,凑成九宫格的仪式感。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两三。

娑婆世界,堪忍为性。忍受冷眼、忍受诋毁、忍受病痛、忍受平庸、忍受这一切都无人可诉的孤独。

曾看到一张评定孤独等级的照片,下面的评论里有很多人都到了满级。

人在世间,生活在爱欲之中,都是行色匆匆的追梦人,追逐风花雪月,追逐名闻利养;

似乎不将未来寄托在感情上,也得将安全感托付给金钱物质,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所依处。

实际上,轮回本就是孤独的,我们所执取的种种外在,大限来临之时,什么都带不走。

人孤独的来,也必定孤独的走,不论去向哪里,即将遭遇的一切,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承担。

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调整自己过分执着名利情爱的心,平息自己炽盛的欲望之火;

转变思维、享受生活中本会令我们感到孤独的瞬间,因为它会带给我们无限的创造力。

在孤独时看上一本书,总有一句话令自己醍醐灌顶;

在孤独时沐手焚香抄一卷经,总有一句经文,唤醒我们本具的灵性;

在孤独时静坐冥想,观照念头的起落,再任它生起,任它平息,体悟禅修的乐趣。

当孤独渐渐丰满起来,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慢慢强韧、有力、充满着自信的光芒。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从流浪千年的诗人到星光闪耀的歌星,他们的作品中,一个“情”字,必定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魂断彩蝶翩翩去;还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渔阳鼙鼓破霓裳;

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三生石畔还珠泪;亦或是孟姜女与杞梁的泪洒长城欲断肠;似乎这个“情”字,占了灵感大部分的篇幅。

这些“情”的背后,有过轰轰烈烈的绽放,但也都呈现给看客一个亘古不变的结局,那就是:

深情久伴,终抵不过无常侵吞。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情歌里唱的分手快乐,很多人一定也有经历过;

影视剧里演的生离死别,在我们的生命电量不足1%的时候,也定会上演。

顾城说:“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难不成因为害怕别离,害怕交织的爱恨,就拒绝开始,拒绝一切可能性吗?并非如此。

所有的爱恨都徜徉在缘起缘灭中,我们要在开始前就做好心理准备。

少年不知李宗盛,读懂已是曲中人:“我见过很多合久必分,没见过分久的合”。

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在自己的故事里,却跳不出轮回。

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拥有过也终会失去。

这不是消极、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常的真相。

当我们明白这个真相后,更要珍惜当下拥有,真诚对待,因为来日并不方长;

当我们明白这个真相后,才能在爱恨的浪涛中,平静的走出来。

我祝福你拥有爱,也愿你拥有承受失去的勇气,同时,也希望你在爱里:

值得被爱,学会去爱。

某一年春晚,一家四口唱的一口歌让我感到阵阵暖意:

“爱是不嫉妒,弟弟有啥我有啥...爱是忍耐家庭所有的繁杂...爱是付出,让家不缺乏...爱是感谢,不计任何代价...”

歌词唱出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夫妻之间的爱,不计较回报,只是一味的付出奉献,这样的爱充满了智慧。

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求众生皆离苦;

爱是将有前提、有界限的小爱,升华到对所有人、动物、草木、有情无情的众生都心怀慈悯,这份慈悯里,不夹杂丝毫利己的心,没有任何染污的成分,这是佛菩萨的精神。

摆渡红尘名利客,唤醒娑婆迷梦人。

闲云悠悠,流水淙淙,不求水月在手,不求花香满意。

唯愿倾情于佛法经卷之中,寻着时光的长河溯源而上,回到那灵山一会,参悟佛祖拈花一笑;

沿着丝绸之路,赞叹古德取经之难;学着诸佛菩萨发愿:摆渡红尘名利客,唤醒娑婆迷梦人。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0-08-24

 ๓优秀帖子๓[s:368]

管理员一手遮天

ZxID:77303279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8-24 0
一念觉悟,念念觉悟;一念迷失,念念都迷失。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8-24 0
卸下思想的重担,以一个空杯的状态,才能承载更多。

际遇之神

奖励

不小心在路边拣到一个信封, 发现里面原来有3DB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