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石夫,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 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上造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鸟画,博综集粹,渊源广大, 由近现代之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朱屺瞻诸巨匠,追溯扬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阳, 悉为己用,蔚为一家。其画风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礴而不染犷悍之习,洒脱而内具坚贞 之质。凡一花片叶、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备极情态,而未尝于“创新”的旗号下堕入 流滑狂怪一格,实为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域树立一代典范。郭石夫先生现为中国美术 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日本现代中国美术 馆名誉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曾创建北京第一个画会——百花画会(北京花鸟画研究会 前身)及中国水墨联盟。出版有大型画集及《中国书画名家技法》光盘系列。
进入新的世纪,当文化自觉成为 更多人的关注点时,郭石夫的学术地 位被更多人所关注,日显其隆。在我 们能够看到他对于齐白石、李苦禅、 潘天寿绘画风格研究的同时,也看到 鲜明的吴昌硕、陈半丁的神意。而且, 以此上溯,我们还能发现他对徐渭、 赵之谦、陈淳、林良乃至钱选等人的 绘画风格的继承,更看到了他在中国 文化根脉的基础上,依循自我悟性的 创造与发生。
现代语境中的绘画审美呈现,体 现了中国绘画的文化根基与内涵,强 调文化是绘画的一种本体性证据。写 意,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是一种无 法之法的艺术形式,是超越技法形式 的一种直指心性的文化审美表达。作 为一个具有文化担当与艺术追求的艺 术家,勇于做文化的担当者与传承者 是一种使命。
1997 年,郭石夫在画集(人民美 术出版社出版的《郭石夫画集》)的 自序前言中讲道:“这本画集正当我 五十岁的时候得以编辑出版,这也是 我出版的第一本自己的画集。几年来, 对于传统花鸟画如何创造出新的形式, 如何加强它的视觉效果,同时又不失 去它的审美内蕴,既保持民族传统, 又强化它的时代精神,始终是我思考 和追求的目的。但是艺术的变革实非 一日之功,所以这本集子里收入的作 品都应算是过去的东西,如果说有一 点可取之处,那也应看作是我在前人 的基础上,多少有一点源于自己的想 法而取得的成绩。就这一点而言,也 是用了我几十年的时间,艺术之旅的 艰辛真如大海行舟……” 这段表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继 承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家的艰辛求索 过程。
对郭石夫来说,正是因为在童蒙之时,他就已然通过 环境陶染和日课临古知道了中西视觉文化之间存在着如 王国维所说的“本质上差异”,明了王国维所说的中西文 化中蕴涵的“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这句话的内 在道理。因此,并不保守的郭石夫在贯穿整个 20世纪愈 演愈烈的西学大潮中,在他所生活过的那个特殊时代,在 艺术实践中有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了解与高水准的实践 验证,并在艺术上坚守了民族传统的国粹本位。
郭石夫的画,笔墨酣畅,境界高妙,张挂于墙,能令满 室生辉。他的艺术风格可以归位于传统型中国画学术文 脉之中,而这个学术文脉导源于两宋工笔院画与明清写意 花鸟画。中国传统花鸟画兴盛于两宋,在明清时期达到了 古典时期的美学顶峰,在近百年的中西融合中又出现了许 多不同的流派和各领风骚的高手,至 20世纪 80年代,又因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思潮的影响而使主流趋势发生了较大 的样式变革。郭石夫正是在这一特定的变革潮流中,在传 统中国画处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艰难发展之时,因 长期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对两宋、明清传统的坚守并取得了 非凡的成就而显示出其特殊的文化睿智。
纵观郭石夫的画作,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韵致高、骨气峻、 格调雅,达其心而以笔法胜。因为,他的画是《老子》“少则得,多则 惑”思想指导下的某种特定的文化精神的视觉图像显现,目的是突出中 国画的抽象意味,以抽象的形式、意味来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本质真 实。从这个意义上说,郭石夫是通过画面笔墨的表达,把魏晋、盛唐、 两宋以降玄奥、高妙、空灵的难以言说的中国文化思维,用极为凝练的 笔墨造型在“瞬间”表达了出来。
看着他那些熠熠生辉的画作,都相当 准确地表现了他一贯的心路历程。他以“仰怀古意”的方式,令我们看 到他的画的刹那间,就能神思欲飞,思接千载,被画面蕴涵的古典精神 内涵的现代阐释所感染。 郭石夫以立足古法而不失现代性的构成形式,淡化了绘画题材的 “故事情节”特征,转化了再现性的造型形态,而强化了笔墨的精神格 调以及风骨气韵的表达,从而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以新颖的形式语 言,在现象学意义上复活或说是还原了现代人心灵极为需要的一种中国 文化中固有的但现在业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文化精神。他的画,画面明 净如水洗,恣肆、淋漓,令人观之心灵会不自觉地遨游于他画面所拓展 开来的天地。于是,由他画中花鸟草木所构成的画面,也就有了比肩古 代经典绘画的意境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