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读张爱玲?”读张爱玲,无论男女 | 张爱玲诞辰百年特辑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女人不读张爱玲?”读张爱玲,无论男女 | 张爱玲诞辰百年特辑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经典转帖]“女人不读张爱玲?”读张爱玲,无论男女 | 张爱玲诞辰百年特辑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02 0




昨日,张爱玲百年诞辰。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朋友圈被“张爱玲”这一名字刷屏。
但在我们狂欢的过程中,有一位不太了解张爱玲的朋友问搜狐文化,张爱玲写的不都是给女人看的东西吗?为什么大家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去纪念她?
对于张爱玲作品的误解,还有网上流传的“女人不读张爱玲”一说,持此观点的读者认为,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观、人生观过于悲观,可能会扭曲不成熟的读者的观念。
🔺知乎某网友评论 截图自网络
但张爱玲,一个在半个世纪前就具有现代性的作家,她的作品其实值得细读、重读。今天我们所困惑、所焦虑的东西,在她的作品中已然出现。她冷静、犀利地剖析小说人物,甚至自己,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
是的,张爱玲的所有作品都不是恋爱童话,这可能会让很多抱着看爱情小说心态的读者失望。也因为这份真实,让许多人觉得女性不该读她,以免丧失对爱情、生活的希望。但也正因为这样,张爱玲的作品才能跨越时空,无论男女,只要对生活、人性、感情存有疑虑,都可以从中找到共鸣。
接下来格非老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凭借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止庵老师(传记、随笔作家,曾编辑简体版《张爱玲全集》)、张悦然老师(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曾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为我们解读,张爱玲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意义在哪?
对当代女性的种种问题的回应
张悦然:
张爱玲的小说里面女性有两种,早期的小说里面,她塑造的多数人都在寻求活下来的凭借,一个立身的根本。比如白流苏立身根本是我得结婚,抓住一段婚姻。曹七巧得抓住钱财,抓住她手里的权力,蹉跎了半辈子赢得的权力。
所以都有一些凭借,小说整个就是关于我如何抓住这个东西的,当有人撼动它的时候,我如何抓住它的故事。
早期小说里面这个凭借相对来说是世俗化的,它是可见的。单从这个层面说,张爱玲依然可以和今天大多数女性对话,因为这个根本没有变,无论是婚姻,曹七巧也可以当成是一个事业,他们和今天大多数女性没有差别,就是我要抓住一个立身之根本,不然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席之地,这是张爱玲早年的人物。
后期的人物,女性会更精神化一些。比如在《小团圆》里面盛九莉,她的凭借主要还是爱,当然也包括恨。这个小说里面恨是爱的变种,它是爱的一部分。《小团圆》里面提到盛九莉要的是无条件的爱,这个凭借已经比早年物质的凭借更虚化一些。《色戒》也是,我不觉得《色戒》最后的转折是因为鸽子蛋式的戒指,其实还是因为内心对爱的确认,就是这个人是爱我的,这个确认使他整个信仰崩塌。所以后期这些人物更精神性。

张爱玲已经涵盖女性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而且这么多年没有变过,在追求爱的人依然还在追求爱,还在信仰爱。为了物质去挣扎、为了生计去拼搏的人,也依然像张爱玲笔下的女性那样在生存和努力,所以张爱玲回应了当代女性的种种问题。
对男性充分的理解和共情
止庵:
我觉得作为一个男性作者,如果读张爱玲,假如读完之后有那么一点怜悯之心,能勾起大家一点点的怜悯之心,不光是对异性,包括对同性,对我们这个世界来讲,可能所求就这么多。
这是我作为一个男性读者的一个基本想法,包括我后来读到《小团圆》讲到盛九莉第一次见到邵之雍的时候,她把抽的烟头都收藏起来,类似这种地方,其实和我刚才讲的《花调》里面的郑川嫦是一样的,他们对情感的要求是一样的。假如我们能够把握到人世间这么微妙的一点点的要求,给予和接受的关系,可能对我们这个世界稍微能够好一点点。
虽然这个完全是误读,完全是张爱玲自己最看不上的一个误读,因为她是很冷酷的,但是我觉得冷酷之下,最冷酷的东西就是最温暖的东西,如果你写出冷酷之后,你就是得到温暖。最大的负能量就是最大的正能量,最大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
张悦然: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首先她对女性也有非常强烈的批判,她对男性也有强烈的批判,所以不会觉得特别有差异。
我不觉得张爱玲挖掘到这个深刻的面会让男性反感,也不会让女性反感,其实只会更同情人的本质。张爱玲笔下的男性人物,比如易先生,她对男性还是有充分的理解和共情的。
我们还处在复杂和诡异的人际关系当中
格非:
张爱玲的时代里面出现现代性的这种孤决的个体,这个个体肯定需要在一个大家庭里,衣食无忧才有余力去考虑这些问题。
出现张爱玲这样的人需要有非常多的条件,它造成了自我意识的突然苏醒。这种苏醒从西方文学史来讲是非常清晰的变化,包括在日本文学史里面,明治维新以后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作家,一直到后来出现的三岛由纪夫这些人,基本追随的是这么一个足迹。
可是我们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看,张爱玲这样的人非常非常少,她可能是一个代表。我们从年轻时代的鲁迅身上也能看到这种东西。张爱玲的写作,她的写作方式,实际上是现代性社会的出现后一个孤决个体的出现。
张爱玲有没有意义,或者说今天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们今天可能面临着张爱玲同样的状况。这个状况是什么呢?
我把它称之为个人和他者的相互从属。我属于一个他者的群体,他者也属于我的群体,我和一帮人形成特殊的关联。存在主义当年说的非常简单的道理,他人即地狱。我的生命是否有价值需要,由他人来评判。你必须从他人那里获得某种认定,反过来这个光打回来,你才知道自己生存是否有意义。
今天社会里面,每个人感觉无比痛苦的一个事实,而且人际交往的这种网络在今天越来越严密,而且我们原子化的个人的生存,它的触目惊心的程度,已经不是张爱玲时代所能比。
所以我觉得只要这个时代这样发展下去,张爱玲当然有价值,我们不一定采取张爱玲那样的文化态度,但是张爱玲对自身情感的,特别是隐秘情感的揭示,我相信今天读者一定会感同身受,有很多地方会引起共鸣,这就说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还处在这样一个个人和他者、和群体越来越复杂和诡异的人际关系当中。
止庵:
第一,我很关注张爱玲跟她所在的文学传统的关系。张爱玲在五四以后,到她写作的时候,左翼已经基本一统天下,大家基本按照一个模式来写作。比如每个人物都是阶级的一员,他的问题的解决是通过这个阶级本身地位的解决来解决,所有作家基本都是这样写的。但是张爱玲完全不在这个传统里。
她所有的人物都是个人,都是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悦然提到的白流苏,她是靠她一个人解决,没有任何人帮她,只有战争最后帮她。所以像曹七巧也好,或者其他人也好,都是一个一个个人,这一点是到现在为止张爱玲作品继续活着的最重要的原因。
她的同时代人或者前面、后面一两代人,他们的作品大家现在都不读了,不读的很大原因是他们基本的意识我们现在不认同,比如现在有什么问题必须自己解决,没人帮你。
这些道理在她之前或者之后的作家忽略了,而且完全走不下去,好像大家可以一起解决问题,其实大家一起只能把你的问题搞得更坏,没有人能帮你,这个道理永远存在,就是以后还是这个问题,所以张爱玲的作品最大的恒久性就在这。
再有一点,她并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者。
当她写到这些人物的时候,她有一幅天的眼光和人的眼光。站在人的眼光看出每个人努力的意义,站在天的眼光,站在自然眼光,看出这个人努力的无意义。所以张爱玲笔下所有人都是徒劳的。
这是特别有意义的,在新文学里面很少见这样的作家,大家都是在人的角度去看人,每个人如果努力之后他就变成绝对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者,就是一个个人膨胀的个人主义者。张爱玲笔下谁都膨胀不起,你想膨胀马上有雷把他打死。这一点是她特别出众的地方,也是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民族意义,甚至可以超越民族以外的意义。
最后一点,张爱玲跟她的时代的关系。
张爱玲一生只有两年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剩下漫长的一生都是想写什么不让写什么,一直到她死为止。
她是一个备受摧残的天才,她一生都是被限制的天才。
所以我关心的是,当一个时代这么限制一个人,而这种限制在当时的时代人人都面临的,一个人怎么样能够确认自己的价值。张爱玲怎么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活下来。
现在我们看到她的作品都是才华的残余品,她的最大才华都浪费掉了,剩下那一点我们现在觉得不得了,这是最不得了的事。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0-10-03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朴实、

ZxID:46412345

等级: 一代君主
朴实qq7000077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0-02 0
张爱玲
朴实qq7000077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10-03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