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寄语:“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今天的笔者寄语来自于17岁时候的张爱玲所说过的这句话,我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是事实,但总觉得“虱子”缠身,这里恐怕对那些不熟悉张爱玲的读者来说便有些困惑了。
一代风华亮丽的女作家,就算晚年生活过得极其凄凉,也不至于沦落到“虱子缠身”吧!既然读者都不相信的事情,那么又怎么可能会发生在张爱玲的身上呢?细心的读者或许早就发现了,“虱子”这个名词原来是附加着双引号的。
熟读张爱玲文学作品的那些人,或许都对张爱玲的生平有过一定的了解,活着的张爱玲是她母亲的身影,由生至死,张爱玲在属于她的命运当中,始终没有摆脱掉母亲的影子——年轻时的轰轰烈烈、晚年时的孤独终老。
这不仅仅是张爱玲一个人的标签,同样也是她那风华绝代的母亲的生命标签。我所说的这句话,其实是非常局限的,这种命运不只是放在了张爱玲母女身上,更多的,还有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女性身上,这种情况是相当普遍的。
母亲黄逸梵和女儿张爱玲似乎并不相像
终年贪图享乐的父亲,常年在外漂泊的母亲,让张爱玲从小就变得性格淡漠,因为少了父母疼爱呵护的孩子,不论是从性格上还是从生活上,始终都要依靠自己,因为“没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奔跑”。张爱玲从小就养成一种“从来不对任何人抱期待,当然也不会牵挂任何人”的僻冷性格。
但母亲和姑妈对她的影响,又从很大程度上超过了父亲对她的影响,这位名叫黄逸梵的女性,是一位在旧时代追求自我的“倡新女性”。
当年,28岁的黄逸梵借口逃离了丈夫,留下了四岁女儿张爱玲和三岁儿子张子静,毅然决然开始了她一生的漂泊,如果没有嫁给张爱玲的父亲,或许黄逸梵的命运不会发生如此大的巨差。其实在我看来,相比于女儿张爱玲,黄逸梵的晚年其实并不显得孤独终老。只是因为逃离丈夫的那一刻,她便永久地失去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丈夫儿女,因为她始终没有选择回国,最终的结局也只是客死他乡。
你如果了解这双母女,大概你就能看出当二人在面对各自命运时候的不同抉择了,张爱玲的母亲似乎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生活的痛苦让她从来没有学会屈服,倒是愈战愈勇;反观张爱玲,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果真还有半分求生的欲望嘛?恐怕张爱玲早已屈服了吧!
频繁搬家却难以摆脱“虱子”
没有读过张爱玲作品的人,能够理解张爱玲吗?这个答案不言而喻,恐怕就算读过张爱玲作品的人,读完张爱玲作品的人,把张爱玲作品读过好几遍的人,都不能够保证能够理解张爱玲。因为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张爱玲所经历过的现实,不能感同身受,又怎么可能谈及理解。
童年缺爱的张爱玲最终在少年时代一举成名,所爱非良人的张爱玲面临着丈夫的早逝,此后现实向他发出了百般刁难,一连串的、令人猝不及防的磨难让她逐渐学会了“不动声色”和“低头屈服”。紧接着,就是她那落寞的晚年生活和已经陷入绝望的精神思想。
何为“行尸走肉”,何为“没有精神只有肉体的一具躯壳”?你可以去尝试着触碰一下张爱玲的晚年,一个连机票都买不起、连母亲去世前的最后一面都见不上的张爱玲。
毫不夸张的说,晚年的张爱玲曾因“虱子”搬家180余次,那我就在这里揭晓“虱子”的含义了,这就是张爱玲自身的精神疾病,不是那种生物模样的、贴身衣物上爬满着的虱子,
所谓的虱子,只不过是他幻想出来的罢了
。如果是说父亲和母亲给张爱玲留下了童年挥之不掉的伤疤,那么之后胡兰成对她的爱情背叛和赖雅的突然猝世,则是将对生活重新燃起渴望和希望的张爱玲,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十八层地狱。
当然,这里的“万劫不复”,不是因为张爱玲自身的罪孽而造成的,而是因为在外来人和事物的无情接踵的打击下造成的。谁人能够挽救张爱玲,无人能够挽救张爱玲。
亮郎说
“最初的家里面,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
这是张爱玲在
《私语》
中写到的一句话,可见在张爱玲的童年脑海中,母亲对她的伤害最为深刻。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黄逸梵女士真的很优秀,只是在担任母亲的这件事情上,确实很不称职。
1957年的八月,张爱玲得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但尽管当时的张爱玲心急如焚,她却连一张飞去伦敦的机票钱都没有,大家能够想象到当时张爱玲的窘况生活吗?张爱玲是真的讨厌母亲,但对于女儿来说,愈是讨厌就愈是渴望母爱。
十几年之后的张爱玲,活出了母亲的模样,尽管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在才华上是,在性格和遭遇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