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享受人生,大家好,我是安远。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注意观察那些事业做得比较大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总是有很多的朋友,而且是各种各样的朋友,三教九流的,高矮胖瘦的,都和他们有来有往。
他们还有个特点,就是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他们都是一样的客气对待,一样的心平气和。
这就是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什么样的人他们都能看在眼里,什么样的事他们都能坦然面对。
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样的人际关系,是因为他们避开了两个为人处世的忌讳,就是好丑心和贤愚心都不要太分明,具体怎么说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下古人给我们讲的这其中的道理。
《小窗幽记》里的一个章节叫:
相反可相成,相得必益彰。
原文这样写道: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人如果判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判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
人的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这个世间的美和丑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如何选择都取决于个人的喜好。但如果对事物的美和丑太过挑剔,则世上就没有几件事是我们能够完全接受得了。
美和丑都是相对的,如果我们只执着于选择自己认为美的,那我们就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己舒服的小圈子里,与外界格格不入,失去很多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机会。
社会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个人的能力也不同,如果我们只喜欢和聪明的人打交道,而看不起天性愚钝的人,那我们就是把自己的人脉关系给限制住了,人会显得没有亲和力,一般的普通人很难靠近你。
这个世上非常聪明的人毕竟占少数,大部分都是才智平庸的人,我们要做成一番事业,只和聪明的人打交道是很难做成的。
《资治通鉴》里讲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许今天你认为愚钝的人,没准明天人家就通过自己的努力飞黄腾达了。
所以,给他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只有机会多了,我们才做事更容易成功。就像我在前面讲到的那些事业有成的人,他们就是在处处给自己创造机会。
为人处世我们还需要做到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对美好与丑陋的事都能接纳认可;对聪明与愚钝的人平等对待,共同分享合作带来的好处;这才是一个能成事的人应有的品德和气量。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心胸宽广,懂得包容与合作的人。
每天分享读书智慧和人生感悟。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您点赞关注我。
同时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谢谢您的支持。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