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抗美援朝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抗美援朝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4 0

新华社沈阳10月24日电(记者于力 包昱涵 高爽)照片,是定格的;历史,是流动的。这些年来,有关抗美援朝的照片,常常被人提起,甚至被媒体转发。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你的脑海中,可能有这样一幅画面。
鸭绿江面上白雪皑皑,巨龙般的志愿军队伍正徒步通过架设在冰凌上的简易浮桥,夕阳将战士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队伍的前端已经步入朝鲜,后端还连接着祖国大地。

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华社发)
近70年间,这张照片频繁出现在报纸、杂志、电视上,成为抗美援朝留给世人的深刻印记。
照片上的浮桥就是抗美援朝期间著名的“马市浮桥”,位于丹东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村。
“现在看不到有桥的影子了。”93岁的志愿军老兵王万经手指向江面,“那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多数浮桥是以数以百计的木制帆船相连,然后在帆船上铺上很厚的木板。志愿军经常夜里过江,浮桥也多是傍晚搭建、次日凌晨拆除。”
时值隆冬,水位下降,志愿军在封冻的冰面上铺上土石、木板,车辆便得以通行。“除了是战士过江的便道,浮桥还是为前线战士运输军需物资的重要通道。”
镜头一转,来到马市浮桥的下游。木结构打底、和平鸽饰柱、“凯旋门”三个大字书于门梁正中——1958年,在如今悬挂着“中朝友谊桥”青铜匾额的鸭绿江大桥桥头处,曾架起过一座象征胜利的“凯旋门”。
当年3月16日,首批满载着归国志愿军的列车轰隆隆驶过凯旋门,一时之间,锣鼓喧天、欢呼似浪,沸腾的人群被鲜花与彩旗淹没,江畔桥头尽欢歌——欢迎!欢迎!欢迎我们最可爱的人!

1958年10月26日,列车驶过鸭绿江畔的凯旋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回到祖国怀抱。(新华社发)
喜相逢、团圆饭、尽情跳、鱼水情、惜握别——时任安东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副科长的程源泉记录,当年的欢迎活动前前后后持续了8个月,每一趟列车到站都要经过这5道欢迎程序。
“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挥舞着自己用红纸做的小旗,志愿军一直向我们挥手。”今年84岁的许衍珍回忆说。
“我回国时已经是夜里两点多了,但火车站仍是灯火通明,欢迎的队伍载歌载舞。”第二批撤军回国的志愿军王忠云说,“这种时刻会让人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无上荣光。”
送君行、迎君归的场景激动人心。定格的照片,记录流动的历史。抗美援朝的硝烟散去,70年斗转星移,老照片中的景观在变。不变的,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的初心和坚强意志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0-10-26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言卿 

ZxID:288889

等级: 督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0-26 0
校园青春ღ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