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年前就曾来过辛集,那时的辛集就有了中国皮都的美誉。如今,再次走进辛集,这座历史悠久的小城,日新月异,皇冠梨和皮货依旧是这座城的两张名片——那么,皮都的皮贴画你了解多少呢?
随朋友走进了皮贴画的非遗传人张杰的工作室,满室的人物、花鸟皮贴画形象生动、色泽浓郁,如果不仔细看,谁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些画作就是出自非遗传人张杰之手。他告诉我,早在明清时期,伴随着皮革业的发展,毛皮、革皮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勤劳智慧的辛集人就开始用灵巧的双手将皮革应用在了生活工艺品的制作上。先是在鞋面装饰皮制的花瓣花叶等,后制作成五颜六色的皮具、包裹等。民间艺人用五颜六色的皮革边角料,经过巧妙的拼接,精心制作成栩栩如生题材各异的精美艺术品,这就是最初的皮贴画作品。这项民间艺术流传到现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他是传承母亲邢敬品的皮贴画的制作技艺,皮贴画作品一律为手工制作,集绘画、雕塑、刺绣、剪纸等多种工艺特点为一体。画面色彩绚丽、细腻逼真,既有民间的古朴风格,又有近代的浮雕效果。每一幅作品中的人、景、物都表现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从零件加工工人,到裁缝、再到皮革商人,非遗传人……张杰曾有很多身份,而现在,他身上唯一的标签便是辛集皮贴画的传承人。得益于母亲邢敬品对这项百年手艺的传承、研究、创作和发展,张杰接了母亲的衣钵,将初具规模的皮贴画逐步发扬光大。
从小在父母的艺术熏陶下,张杰对绘画的感知、分析能力格外出众。在辛集市文化宫工作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国家著名书画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各种书画的知识,这更为张杰后来制作皮贴画奠定了基础。
走进他的工作室的二楼,我正在集中精力做一幅荷图,其实,皮贴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从选图、改图、到打样板、再到画皮、剪皮、包海绵、包皮革,尤其是上色更需要一定的工序和时间,一幅画的最终完成不能缺少组装和封框,这是制作皮贴画的基本步骤。这些步骤之中最难、最耗时间的是哪一部分?他说,是选图和改图。是的,纯色皮革由于缺少过渡,总让皮贴画在美感中微带着一丝生硬。颜色的问题甚至限制了皮贴画的题材,“很多的山水画都做不了,就是因为没有过渡色,展现不出来神韵。”
皮革不吸水,上色非常困难。哪种颜色好看?哪种鲜艳持久?哪种防水防潮?他买遍了市场上所有的颜料、染料、画笔、刷子、喷木仓,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攻克了皮革过渡上色的方法。
说起文化传承,他告诉我,现在民间许多老手艺都失传了,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大都走出来家乡,不愿意学习和继承枯燥的老手工艺,因此,随着有些老的手艺人去世之后,手艺这一脉就断了,如果守艺?这让张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传承、发展,这是皮贴画发展起来后,张杰一直琢磨的一件大事。什么样的传承人才是合格的?在他看来,人品才是最重要的。“首先人品得好,皮贴画是一门手艺,要想传承需要把人品和手艺都传承给他。作画如做人,如果人都做不好,那么画一定做不好。
机械工艺是时代的进步,但是机械的产品不能全部代替手工生产。“手工的才是最传统的,才是最有看头的。”
那么,非遗的真皮画是怎么制作的呢?真皮画就是充分利用真皮边脚料经过剪贴、雕刻等技艺手法,制成的手工艺品。真皮画主要分为:皮贴画和皮刻画。
多年来,张杰的皮贴画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展览中获奖,他制作的《金陵十二钗》、《教子图》等几十幅作品分别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等权威机构收藏。2009年在抢救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中业绩突出,被省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授予先进工作者,并被列入非物质遗产,2013年1月他的皮贴画作品荣获第六届河北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9月在首届中国北方旅游文化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在张杰手中,辛集皮贴画创新的不仅是颜色和制作工艺。从2017年开始,现代特色的皮贴画成了他的主攻方向。抽象的线条、可塑性更强的材质,夸张的颜色和搭配,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时而传统、时而现代的皮贴画也成功帮助张杰打开了海外市场,成为远销阿联酋、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热门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