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泰斗 寄哀思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忆泰斗 寄哀思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转载美文]忆泰斗 寄哀思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04 0

11月5日下午,得知欧阳中石先生逝世的消息,悲痛难抑,与先生生前交往的一幕幕,立即浮现在眼前。
28年前,我时任中国教育报社办公室主任。1993年春节前夕,为筹备纪念《中国教育报》创刊十周年活动,按照社领导的部置,我一方面起草敬请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本报题词的请示及参考稿,逐级上报;一方面和报社摄影部韩树民一起,先后拜访了启功、沈鹏、周怀民、孙大石、钟灵、阿老等著名书画家,恭请他们为本报庆典题字作画。
其间,我们如约来到位于首都师大院内的欧阳中石先生家中。那时,先生家的客厅比较狭小,高高的书架上装满了书籍和大大小小的卷轴字画,还有许多未装裱的书法作品,案头上摆放着文房四宝。落座后,我们说明来意,先生欣然允诺为本报创刊十周年题字。
仅仅过了两天,先生就打来电话说字写好了,叫我们去取。我和韩树民高兴地再次来到先生家中,只见他把案头的一张宣纸慢慢展开,我急忙帮他用双手一起托住,一幅精美的大字作品立即呈现在眼前:“点点凝甘露 行行注暖泉”。两行竖写的十个大字,遒劲俊秀,既道出了对本报采编人员辛勤工作的热情鼓励,又称赞了本报为宣传教育事业作出的宝贵贡献。先生的文学功力,可见一斑。先生的这幅题字,后来刊登在庆祝《中国教育报》创刊十周年专刊上,题字原件珍藏在中国教育报刊社档案室里,成为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
合影完毕,先生示意我们落座叙谈。先生给我们讲述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讲述他走上书法之路的经历,以及对传承书法艺术、加强书法人才培养的真知灼见。
听中石先生介绍才知道,原来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高才生,主攻逻辑学,爱好京剧和绘画,书法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改革开放后,全社会对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和实际需求日益提高。中石先生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先生敏锐地意识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大批多层次的书法艺术人才任重道远,理应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先生殷切地对我说:“其洲啊,你是国家教委(后改为教育部)的人,我想请你向主管高校工作的领导反映一下,我这里现在只能招收培养书法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们毕业后还要求继续深造,我想满足他们的迫切愿望,接着培养书法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这样,就可以形成从本科、硕士,再到博士多层次的书法人才培养格局,满足不同教学和科研单位的需求。但是,我不认识管设立博士点的领导,请你务必把我的意见反映给他们。”
带着先生的嘱托,我找到时任国家教委办公厅副主任的郭振有同志,他很快就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司(国务院学位办)的负责同志一起,登门拜访了中石先生,认真听取了先生关于在首师大设立书法研究方向博士点的建议和设想。经过有关部门的紧张工作,1993年内设在首都师大的全国第一个书法文化研究方向博士点的审批工作就顺利通过了。自此,欧阳中石先生成为我国第一位书法文化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
作为一位资深的教育家和著名学者,中石先生对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和书法教育非常关心。2007年8月我到中石先生家拜访时,他对我说,很想见见柳斌同志。柳斌同志是我们的老领导。我把中石先生的邀约向柳斌同志做了汇报,他很高兴。
8月29日上午,我把中石先生接到柳斌家附近的万寿宾馆。由于同在教育战线,又是老朋友,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一展开,就都兴奋起来。
因为柳斌同志是国家语委的老主任,中石先生首先谈了对简化汉字的一些意见。他说,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的来说,简化字是成功的,给学习和应用汉字,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有个别汉字,简化后使用起来就不是太妥当。比如,《岳阳楼记》中的“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用了简化字,变成了“淫雨霏霏”,和“卖淫嫖娼”的“淫”,用了同一个字,这显然不妥。
柳斌同志说:“您老人家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现在到了电脑时代,电脑里的字库都是固定的。如果国家改了一个字,全国所有电脑里的字库就要跟着改,加上手机等信息化工具,改的成本将不可估量。所以,简化字尽管有个别不够完善的地方,现在也不能轻易再改了,只能在今后找到适当的机会时才好再改。”先生听后笑了笑说:“那就只好暂时让这个不合理的字,还使用下去吧!”
接着,中石先生又对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提出意见。他说,现在电脑逐步普及了,开始不用手写字了,学生的写字问题堪忧。竟然连一些硕士、博士,文化、文艺界名人,写的字都很差劲儿,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写字,要从小抓起。建议要开设、上好写字课,抓紧培养大批的中小学写字课教师才行。
柳斌同志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成。他对先生说:“您是书法家,现在已经培养了一批书法方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应该在培养基础教育书法师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石先生接着又介绍了他近年来,领衔编写各类书法教材的情况。柳斌同志听了很高兴,赞赏先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午餐时,两位老人举杯互祝健康,我用相机记录了这美好的时刻。
我的老家在安徽省灵璧县,我县的“安徽省灵璧中学”“安徽省灵璧第一中学”“灵璧县实验小学”,这三所学校的校名,都是校长们通过我,先后敬请中石先生题写的。校长们都表示,要怎么感谢老先生才好?先生却对我说,为学校写字是自己的义务,免费。他们前来先生家里取字,也就是带来一小块灵璧石,作为礼物敬赠。先生总是喜在眉梢,愉快收下。他说:“我就是喜欢石头。你看,我的名字里不就有‘石’吗?”说后,大家都哈哈大笑。
此前,受我的老师、安徽著名文化学者孙淮滨先生之委托,将他撰写的《文化灵璧》一书转赠中石先生。2014年2月底,我再次拜访中石先生。先生兴奋地对我说:“你的老师送给我的那本书,我看了很有兴趣,你们灵璧县可真是地灵人杰啊!我想写一首诗来夸夸灵璧。可是,还没有想好呢。我先写幅字送给你吧。”说着,先生从书桌上拿起一张约四尺的作品,展现在我的面前。只见宣纸上写着“天厚灵璧”四个大字,苍劲秀美,令人赞叹。
多年来,我与中石先生的交往较多,他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怀、渊博知识、睿智思维、朴实作风、乐观精神,给我以深刻教育,令人由衷敬仰。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