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经济日报
雪绘天地画,梅开愈益香
21日18时02分迎来冬至节气冬至者,日南至,日短之至
这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
也代表着隆冬时节的到来
冬至也称“亚岁”、“小年”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12月21日18时02分,迎冬至节气
《冬至:迎福践长》作者/宋英杰
出自《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冬至,不仅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
最古老的节气,也曾经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冬至大如年”。
对于冬至节的规格,各个朝代、各个地区,说法各有不同。唐宋时期,公共假期多与节气相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放假三天。
而冬至的节日氛围最浓厚,放假七天(过年也是七天),也算是一个“黄金周”了。但总体而言,冬至节,往往是南方热闹,北方冷清。
冬至在唐宋时期是重大节日,在明清时期已沦为普通节日。北方民间甚至已经不再把冬至当做一个节日,冬至的时候吃碗馄饨,已经是冬至习俗唯一的存在感了。
但在南方,人们还几乎像欢度除夕一样,欢度冬至夜,依然保持着“冬至大如年”的规格。
冬至有三层含义,一是阴极之至,阴气最盛的时候;二是阳气始至,阳气萌生的时候;三是日行南至,阳光直射点最南的时候。
从全国平均气温来看,冬至仅次于小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冷的节气。冬至到了,万物都在闭藏、休眠,大家相互之间最好能够做到“静而无扰”。
似乎冬至时节,好好在屋里待着,便是一种美德。既是呵护自己,也是爱护“别人”。从前进入冬至,人们开始数九。
一天天数着日子,可见是最难熬的日子。
从前,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们心性的季节。农耕社会,春播、夏管、秋收,繁忙劳碌,人们往往无暇品味时光。只有冬季,是一段长而闲的时光。在寂寞的自处中,人们才有着一份气定神闲的状态。
画九、数九,其实是冬日里情趣盎然的休闲生活。
数九,主要有九九歌谣与九九消寒图两种。
至今仍在广泛流传的华北版本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是民间流传至今的 “九九消寒歌”
讲述了冬至到春分之间的物候
冬至后即开始“数九”
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
进入第一个九天为“进九”
过了九个“九”为“出九”
各地有画九、打花棍灯等民俗活动
有一种九九消寒图,像九宫格一样,每个格子里有九个圆圈儿。每天涂一个圆圈儿,相当于在圆圈儿记录当天的天气实况。
这种消寒图,在迎候春的过程中,也算是随手涂抹的一份过冬日记吧。还有一种九九消寒图,是画上一枝素梅,再画出八十一个梅花瓣儿,
每天用彩笔染一瓣梅花,都染完后,春天就来了。数九,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种数日子的“游戏”。这81天,统称“数九寒天”。
苦寒的年代,人们希望以这种雅致和闲适的方式,捱过漫长的冬季。
很想把无趣过成有趣,把难受变成享受。好在,数着数着,可以等到奇迹,寒尽春归。冬至一候
蚯蚓结。地气趋于寒冷时,蚯蚓身体向下。进入冬至时节,蚯蚓头开始转而向上,蚯蚓身体像打了结的绳子。冬至二候
麋角解。麋,俗称四不像。古人认为麋鹿属阴,冬至一阳生,麋鹿角脱落,这是阳气萌生,阴气衰退的迹象。冬至三候
水泉动。冬至过后,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这或许是在提醒人们,天寒地冻之时,不要忽略阳气的渐渐萌生。
宋英杰趣解冬至三候
今年的冬至有个特殊的天象
“土木相合”将现身天空土星和木星将“挨”在一起
这种距离的“同框”现象实属罕见
本次天象在我国各地都可以看到
可观测时间足有4天之多
天文学家建议可在日落后观测
专家说下次这种机会要等到2080年
冬至|诗意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辛酉冬至宋·陆游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陆游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
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
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
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
参差又欲领春来。
《至后》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
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
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
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
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
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
疑是松窗雪打声。
《雪晴》杨凝式
春来冰未泮,
冬至雪初晴。
为报方袍客,
丰年瑞已成。
冬至|民俗吃饺子吃汤圆冬至一个普遍的风俗,是吃饺子。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数九民间冬至日开始数九,每一时段为9天,并依次定名为头九、二九、三九……九九,共81天,俗称“冬九九”,表示“数九寒天”中各时段气候由凉到寒,再由寒到暖的变化情况。
祭祖在民间,冬至前后几天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冬至祭祖的方式和内容存在地域间的差异性,带有浓郁地方色彩。我国一些地方,在祭祖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外出谋生的人,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表示年终有归宿。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是极致,也意味着相反的变化趋势
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逐渐回升古人认为,这是时来运转,值得庆贺
其实,从科学看,虽太阳高度角渐渐增高
但散失的热量仍大于接收的热量
冬至在民间和官方都有存在感
历朝历代都对冬至非常重视
商周秦代将冬至作为岁首
汉代定冬至为“冬节”
官府举行“贺冬”仪式
宋代定为法定节日,例行放假
明清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说
“气始于冬至”,养生正当时
从冬季开始,人体静动调转
应早睡晚起,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不为琐事劳神,避免长期劳累
饮食宜多样,搭配粮果肉蔬
可以红豆、芡实、薏仁等做粥
多吃高钙食品,适当进食羊肉
天地间银装素裹,纯洁而美好
唯有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
人生亦应如此,不畏寒不惧冷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下一个节气将在明年一月
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冬日里
总结当年的收获,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