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推荐】画家张万琪:中国画的写意性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画廊推荐】画家张万琪:中国画的写意性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图文分享]画廊推荐】画家张万琪:中国画的写意性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0


张万琪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名家画院副院长
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文艺家书画院上海分院院长
上海创作中心主任
中国佛教书画院高级院士、教授
近年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的融汇贯通,作品呈现自己新的面貌。荣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中国画的写意性
文|张万琪

▲ 《故园风日奏春光》180x98cm
大凡把传统中国画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或者再细分一些:工笔画,兼工带写,小写意和大写意,这样的分类是约定俗成的,千百年来也得到中国人们认可的,这没有错。但是这只是指中国传统绘画方法的分类,并没有涉及中国传统绘画精神方面的精髓。而我恰恰认为,中国画的“写意性”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立本所在。中国传统绘画之所以能够站立于世界绘画之颠,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光辉,就是因为中国画有其鲜明的区别于西画的写意精神。

▲ 《蒸蒸日上南国风》136x68cm
提及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很多人都会浮现出西画崇尚写实,中国画崇尚写意的概念。这概念大方向也没有错,但是也远远不够确切。因为这概念的基本立意还是着眼于形式和方法上,而不是作为艺术的根本——文化上。而且要是仅仅从作品形式上去这样分类中西绘画的区别,也显得荒谬和不切实际了。

▲ 《小溪三月花成荫》136×68cm
因为西方的绘画自从中世纪的宗教艺术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在艺术形式上早已冲破中世纪宗教精神对写实绘画的约束,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为标志开始,一路反叛,浩浩荡荡,形式更迭,花样百出,画派林立,主义翻新,连我们比较保守的中国国民还视为洪水猛兽的抽象现代主义绘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所以我们要讨论中西绘画的区别,光从形式方法上去论述是行不通的,甚至要犯错误和出笑话的。

▲ 《月色如洗》68x45cm
要论述其文化的根本要害,才是正确的选择。而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由于其文化的根基深深扎根在中国渊源流长的佛道释文化上,依附在中国民族文化的禅学上,因此也深深浸淫着“天人合一”,“任其自然”的哲学思想,使其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仍然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和加强着这个写意精神进行,不论多少朝代更迭。战乱频仍,还是外来文化的多重冲击,中国传统绘画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似与不似之间的形式尺码。它从来不以描模表面真实,几可乱真为技精。也不胡乱吹捧信手胡来,不知是鸟是燕的乱书胡画为上品。

▲ 《漩水湾》68x45cm
中国画崇尚于雅,提倡雅俗共赏,要求艺术家集创作激情于胸臆,真实真诚,情漫于心,如江河倾泻,一往深情于笔端。既情动于作者,更情动于受者。这就是集内容和形式为一体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也是我们要求永远遵奉,并且不断丰富创新发扬的中国画写意性。
作品赏析

▲ 《天上有个太阳》68×136cm

▲《春风自来》 68×136cm

▲ 《微雨》68×136cm

▲ 《春风三月下瀛洲》68×136cm

▲ 《风雪无惧》68×136cm

▲ 《春水不忘野人家》68×136cm

▲ 《秋飞处》60×60cm

▲ 《春耶秋矣》60×60cm

▲ 《醉花迷眼》68×68cm

▲ 《春归声声得自由》68×68cm
— END —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温馨提示:本平台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我们希望在资源共享的同时,与您共同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生态,谢谢。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8
DB+18 2020-12-31

优秀文章

海比天蓝

ZxID:99267

等级: 版主
配偶: 草莓
独自美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12-31 0
优秀文章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