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穷莫走亲,位卑莫劝人”,下半句更加经典,说透世间人性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奇闻&笑话俗语“人穷莫走亲,位卑莫劝人”,下半句更加经典,说透世间人性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经典转帖]俗语“人穷莫走亲,位卑莫劝人”,下半句更加经典,说透世间人性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1-29 0


抛却少年时候的青葱懵懂,我们往往会发现,现实比起理想,要骨感。世界上的人熙熙攘攘,但是炎凉百态,复杂万分。
从古开始,权势、声望、财帛,扣动人心,世人难能免俗。历史上二桃杀三士的计策,之所以能成功,不就是因为绕不开名利缠缚?

有句俗语“人穷莫走亲,位卑莫劝人”,就包含了古人对人心现实的看法。
人穷莫走亲,位卑莫劝人
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亲戚往来都是人情交际不可或缺的活动,同时也是最体现世间冷暖的事情。如果人处于困厄之中,最好就不要到处走亲戚,不然只会收获一堆白眼和奚落。
比如战国时候的苏秦,在发迹之前,落魄无成,经常被嫂子喝骂。然而在苏秦佩六国相印,锦衣回乡时,嫂子连抬头看苏秦都不敢,亲人朋友们对苏秦都敬畏而恭顺。此事还留下了前倨后恭这个成语。

名位不论古今,都是衡量一个人说话分量的东西。高官显爵说话,听上去始终比布衣说话要能够让人信服。同样的话,由名人来说,说服力就能够提高不少,在逻辑学上被称之为诉诸名人效应。
在历史上,这类事情不少,像汉初的时候的季布,乃是名望享誉四方的游侠,有“得千金不如季布一诺”的说法。比起千两金,人们更期望能够得到季布的一番承诺。
这俗语后面,其实还有下半句,更加经典,看透世间人性。

力微休负重,遭难莫寻亲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古话的意思就是能力和职位不相匹配的话,肯定会遭遇灾祸。扶摇觉得,实在是很有道理,一个人的能力不足,却硬要将他放在这个职位上,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对于整个体系,都是非常有害的。
比如说明朝的袁崇焕,志大才疏,夸口五年平辽。崇祯皇帝不明就里,信以为真,便委袁崇焕以重任,使其经略辽东,但是夸夸其谈的袁崇焕,最终反而使得满清建州女真之乱日益扩大。袁崇焕遭受凌迟而死,而因为辽东战事而产生的辽饷,成为了压死明朝财政的稻草。

世人都爱锦上添花,但是遭逢患难的时候,亲朋好友的成色就见分晓。平日里慷慨大气的亲戚,这时候能见到的可就没几个,来的人里面,不少可能还有谋夺你家产的心思。
《红楼梦》中,从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时候的判词,就能知道,王熙凤的女儿,巧姐,就是在贾家势败后,投奔舅兄不得,反而被狠舅奸兄给坑害,幸好被刘姥姥搭救。
这几句俗语,对于人性,确实看得通透。世人只看炊金馔玉的奢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媚上而凌下。成就事业者固然有过人之处,但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时候,他说的话会有人听信吗?不过收获一片嘲弄之声而已。

你认可这些俗语的观点吗?你还知道哪些经典的俗语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21-01-3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鹤皆

ZxID:570000

等级: 记者主编
配偶: 散照
爱生活 爱猴岛论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1-30 0
奇闻&笑话板块欢迎您(・ิϖ・ิ)っ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